心在新上 发表于 2011-7-15 22:44:19

教师必读书目《有效教学方法》简答100题及答案

51.课堂纪律是实施有效管理的保证。91  在教学中,课堂纪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不得不面对各种干扰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课堂违纪行为。因此,加强课堂纪律管理,使有效维持良好教学秩序的必要手段,忽视课堂纪律管理必然造成课堂混乱。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课前做好的准备、教学过程中的组织都将不可能有效的实施。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的规则,更需要学生的自治与自律。因此,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来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暗示、提问、幽默、创设情境等都是这方面行之有效的方法。52.创建一种对学习负责任的环境是有效管理的出发点。(92)  学习过程是既有痛苦又有快乐的,学习结果也是如此,成功带来喜悦,失败带来忧伤。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就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让学生确立学习是自我责任的态度,无论是学习成功之时还是失败的时候,都要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要想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就必须营造一种积极的课堂管理环境,从而激发课堂活力,促进课堂生长,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合作。53.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降低学生的焦虑。(92)  适度的焦虑可以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因而是十分重要的;但焦虑过度则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导致问题行为。有效的管理应该帮助学生在焦虑过度而尚未形成问题行为前降低焦虑的强度。调控学生交流强度的办法有两种:一是通过谈话了解、诊断焦虑的原因,然后又到学生把焦虑的原因宣泄出来;二是针对交流的烟瘾适当调整教学情景。54.规则必须具体,切实可行。(94)  规则要有可操作性,否则,就会形同虚设。规则必须有可行性,内容必须具体而详细。因此,在课堂管理中需要有选择性的制定规则,让这些规则很明确。从而使学生知晓什么可以被接受,什么不可以被接受,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明确违反规则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这样,通过师生共同制定的课堂规则,就会逐渐的使学生把规则视为一种自觉行为,达到优控制到自控的管理目的。55.学生座位的合理布置。(95)  在分配学生座位时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要求,使得每个学习小组好、中、查搭配,不同小组大致平衡。这样安排不仅有利于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且有利于小组间展开公平合理的竞赛。总之,教师合理的分配和调整学生之间的座位,会有助于维持课堂学习纪律,也便于处理纪律问题。56.班主任是有效管理中心。(95)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核心。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都远远高于一般的学科教师。因此,班主任必须对学生在校学习的各个方面加以极大的关注,并及时调解和解决学生在学校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班主任只有加强与学科教师的协调与配合,统一要求,统一行动,才能促使管理真正有效。57.对课堂行为的处理必须分清轻重缓急。(95)  什麼样的行为需要在课堂上处理,什麽样的课堂行为秩序在课后处理,有效的课堂管理一次对问题行为的处理分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容易被觉察的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教学活动的外向型问题行为的处理,教师必须果断迅速地加以制止,以防蔓延。其二,对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白日做梦、发呆等注意力涣散行为,教师需要运用比较隐蔽的方法,实行无痕迹管理,让学生在某种暗示中自动遵守课堂纪律,笔意在课堂上当众批评。58.教师应当从“独奏者”角色过度到“伴奏者”角色。(96)  一个高明的教师,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来就不是墨守成规,她总是像常规挑战,大胆创新,努力探索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途径,通过不同凡响的艺术处理,激发起学生心中智慧的火花与强烈的求知欲。59.教师的威信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96)  教师的威信需要自己树立,而不是靠家长、班主任、学校德育处或教导处。教师要树立威信必须长期一贯的按照既定的规则和要求办事,在学生面前,不能做到的就不能承诺,否则,教师的威信就会与日俱下,教师的威信是在长期与学生交往中形成的,加强修养、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等,都是一个教师树立威信所必须的。60.课堂作业必须难易适度。(100)  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因为太难的作业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妨碍其进步,而且会出现课堂管理问题;同样,太医的课堂作业不仅会是比较聪明的学生觉得乏味或引起捣乱行为,而且未给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61.家庭作业应遵循的原则。(100)  第一,目的明确。因为家庭作业的目的应是诊断教学中的问题,了解学生对课内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深化课内所学内容,发展创造性,而不是测验学生,也不是约束学生遵守课堂纪律。  第二,数量适当。超过了一定量的家庭作业非但不与学生成绩改善相关,反而还会造成不良后果。  第三,与课内教学相关。家庭作业时课内教学的继续,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深化,教师不知的家庭作业就必须与课内教学相关。  第四,有趣。  第五,难度适中。难度适中的家庭作业因为学生通过努力即可完成,他们会感到有趣,能体验到完成后的成功和满足,不会因不能完成而沮丧和失望。  第六,必做和选做相结合。考虑个别差异的适应性教学才是最有效的。62.家庭作业必须与课内教学相联系。(101)  家庭作业是课内教学的继续,使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深化,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就应该与课内教学相关,意味着布置的家庭作业既可以是巩固课内教学内容的,也可以是扩展、深化课内教学内容的,还可以是创造性的拓展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或者是为学习新课做准备的。63.“开放-活动型”练习设计的特征。(108)  (1)鼓励学生参加实践,让学生动手、动脑,回到生活中去;  (2)提倡功能转换,即从书本回到生活,从课堂回到现实;  (3)强调促进个性发展,作业内容的开放式学生能够各取所需;  (4)重视学生兴趣需要;  (5)重视挖掘学生潜能。64.趣味性练习设计应体现在哪几方面?(111)    (1) 趣首先体现在内容上。作业从学生中来,贴近生活,语言儿童化,尽量丰富多彩。   (2) 趣还要体现在形式上。作业设计可设计求同练习和求异练习,顺向练习逆向练习,操作练习等,还可以设计猜谜语、讲故事、摘取智慧星、做游戏、各类小竞赛等喜闻乐见的形式。   (3) 趣还要体现在结论上。针对以往只求一解的模式,作业设计老吕学生个性,尽量允许有多元的答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不盲目求同。65.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智力水平选择或运用教学模式。(121)  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等要求不同,应该学年则那些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模式。例如,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和探究-研讨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要有一定的旧知识基础,并掌握初步的自学方法和思维方法,如果盲目的将它们搬到小学低年级,就不一定适合。66.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或运用教学模式。(121)  教学目标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相应不同,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更好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采用自学——指导教学模式;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就可以采用示范-模仿教学模式。67. 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选择或运用教学模式。(121)  不同的学科,或相同学科的不同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采用情境——陶冶就相对比较适当;物理、数学等结构比较严谨、逻辑性强的学科,就可以采用结构——发现模式。68.简述根据教学的物质条件选择或运用教学模式。(122)  教学的物质条件包括学校所能提供的仪器、图书、设备、设施等。超越现有的教学物质条件,选择运用一种不适当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加重师生负担,降低教学模式原有的价值。此外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还应考虑实践的花费。概而言之,教学模式的选择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应全面的、综合的考虑这些因素,权衡利弊,择善从之。69.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来选择教学模式。(122)  教学模式的选择总是要通过具体的教师来实现,每个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都要考虑自身的学识、能力、性格及身体等诸方面条件,尽量能扬长避短,选择那种最能展现自己才华、施展自己聪明才智的教学模式。如,一个语文教师,若他具有较好的嗓音、相当强的朗读能力,他就可以采用情境-陶冶教学模式,充分会气朗的技巧的感染力量,以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如果他具有较为深厚的学识和启发、点拨、引导能力,他就可以采用自学-辅导模式。70.自主学习。(61)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追求的是学生思维的活跃,主动地参与,而不是表面上形式上的活动和参与。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明指向、巧点拨、善诱导、严要求、会调控。促进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地而不是被动的,是实质地而不是形式的,是全员地而不是少数的。

一介村夫 发表于 2011-7-16 08:22:54

辛苦了,谢谢

刘祥 发表于 2011-7-16 08:41:00

质量不错有价值

imp7186 发表于 2011-7-16 10:42:40

好像有人发过了吧

hhp260820 发表于 2011-7-17 12:43:54

辛苦了,谢谢

刘祥 发表于 2011-7-18 07:43:24

谢谢

dt-lgl 发表于 2011-7-18 17:22:58

quanlema?

周广忠 发表于 2011-7-20 06:02:10

xx

巧克力 发表于 2011-7-21 07:06:10

谢谢,不全啊!!

吴斯琴 发表于 2011-7-22 13:54:42

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师必读书目《有效教学方法》简答100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