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学期期中考试题
二○一四年春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调研一、拼音向前冲——读准拼音写对字。(12分)
1、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模(múmó)样 提供(gōnggòng) 矿藏(cángzàng)
喝(hē hè)彩 宝藏(zàngcáng) 蒙(mēngméng)骗
2、看拼音写词语。(6分)
大地yùncáng( )着丰富的资源,它kāngkǎi( )地给予人类很多,但欲念的zhòuyǔ( )一直掌控着人类,他们肆意破坏大地,让大地做出xīshēng( ),结果是给自己造成了很多zhàngài( )和wēixié(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珍惜所有的资源。
二、词句向前冲——调动积累遣词造句。(28分)
1、根据语境,将画线的部分,换上下列合适的成语填在括号里。(6分)
家喻户晓 除恶务尽 卓有成效 明察秋毫不避艰险毫不介意
宋朝,有一位目光敏锐,观察细致入微( )的法官,他曾说:铲除贪官污吏必须要彻底( )。在办案过程中,他不躲避任何艰难险阻( ),勇往直前。有人骂他六亲不认,没有人情味,但他丝毫不在意( )别人的说法。他在惩治贪官方面,有非常突出的成绩( ),使得天地变得越来越明朗,他就是家家户户都晓得( )的包青天。
2、体会”死“的不同含义。(2分)
(1)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这句话中“死”的含义是
(2)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这句话中“死”的含义是
3、用“/”划去每组中不是一类的词语,再在后面补一个同类的词语。(4分)
(1)流金铄石 烈日炎炎 硕果累累 汗流浃背 ( )
(2)牙膏 筷子 脸盆 象棋 ( )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4分)
(1)“童孙未解供耕织”中的“耕”与农具锄头有关。 ( )
(2)“子弹倾泻内洞漆黑形态各异微波涌起”搭配完全正确。 ( )
(3)“我们班无一人不敬佩李老师。”换一种说法是:“我们班无人敬佩李老师。”( )
(4)嫣然一笑、回眸一笑让人愉悦,笑里藏刀、皮笑肉不笑让人厌恶。( )
5、下列句中的成语用得不正确的是( )。(1分)
A、这时,那位妇女手持木棍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
B、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有始有终。
C、课外活动时,我们玩得人仰马翻。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1分)
A、斜风细雨不须(不一定要)归。
B、我鲜(新鲜)有同龄的伙伴,只好独自玩耍。
C、我生活在城市的一隅(角落),住在一个小小的院落里。
7、下列加点词语品析正确的是( )。(多选)(2分)
A、“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这句话中的“似乎”是危机已经真的过去了。
B、“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
这句话中的“生怕”说明人们正在全神贯注地欣赏着落日之美。
C、“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这句话中加点词语说明
敌人足智多谋,想出奇制胜。
D、“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加点的
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孔隙的狭窄。
8、根据情境填上合适的贤文、名言或者诗句。(5分)
(1)“ , 。”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即使是那些不好听的话,因为这样对我们是有好处的。
(2)看到蚂蚁齐力搬食物的景象,我不由想起“ ”这句名言。
(3)垂钓也饱含了不同的情调。《渔歌子》中“ ,
”显示了诗人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江雪》中的
“ , 。”表现了诗人逆境中傲然倔强的态度;《题秋江独钓图》中的“ ,
”则表现了诗人春风得意的傲气。
9、下面三条广告分别对应哪个内容?请你动手连一连。(3分)
①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A、天气预报广告
②分享阳光,分担风雨。 B、义务献血公益广告
③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 C、电视频道广告
三、课文向前冲——理解感悟写出心得。(11分)
1、《长江之歌》中的“你”指的是 ,长江发源于 ,我是从 这一诗句中得知的;长江最终流入 ,我是从 这一诗句中得知的。
2、《如梦令》是我国 代女词人李清照写的,我们还学了她的一首诗
《 》。“常记溪亭日暮, 。兴尽晚回舟,
。”那次游玩使李清照回味无穷。
3、书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歌德曾说:“ 。”我知道的读书名言还有:“ 。”
四、综合向前冲——活跃思维各抒己见。(10分)
1、曹雪芹写的《 》被称为“百科全书”。《水浒传》是
写的,里面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比如及时雨宋江、 、
等。读罗贯中写的《 》,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动荡不安、战火纷飞的年代。在三国人物中,我认为 能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因为 。(7分)
2、人们常把弱不禁风的漂亮女孩比作《 》中的林黛玉,把智慧超群的人比作《 》中的 ,把险恶善变的坏女人比作《 》的 。(3分)
五、阅读向前冲——千头万绪条分缕析。(19分)
(一)螳螂捕蝉(节选)(8分)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的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恍然大悟”的意思是 ,文中的吴王恍然大悟到了什么? (2分)
2、用“ ”画出少年告诉我们的道理。(1分)
3、蝉眼前的利益是 ,身后的祸患是 ,螳螂眼前的利益是 ,身后的隐患是 ,黄雀眼前的利益是 ,身后的祸患是 。蝉、螳螂、黄雀的共同点是只顾 ,不顾 。(4分)
4、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主要告诉吴王什么?(1分)
(二)卢沟桥烽火(11分)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官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1、“万籁俱寂”的意思是 。形容安静的词语还有 、 、 等。(4分)
2、双引号的作用有:A、表示直接引用。B、表示特殊含义。C、表示着重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双引号的作用分别是(2分)
(1)大声喝道:“谁,口令!” ( )
(2)……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 ( )
3、文中的“无理要求”指的是 。(1分)敌人提出这样的“无理要求”目的是 。(1分)
4、从哪些地方看出了敌军真的是“蓄谋已久”,用“ ”画出来。(2分)
5、从“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你读出了什么?(1分)
六、习作向前冲——文从字顺语言优美。(20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情,请你试着选择一件写一写,注意将“有趣”的地方写具体。题目自拟。
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