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xx 发表于 2008-8-9 14:29:52

班主任要妙用“粗心术”

时下,人们一提到班主任素养,谈及最多的就是爱心、关心、信心、耐心、细心等。的确,班主任工作离不开这“几心”。但笔者认为,有些时候班主任“粗心”一点,工作起来反倒更为顺利。

学生偶尔犯了错误,班主任就没必要引经据典,喋喋不休地分析后果,强调其严重性;更没必要以偏概念,将学生批得一无是处。此时,班主任完全可以假装没发现,而内心却时刻留意其动向。因为这类学生一般情况下还是能够自我约束的;强烈的自尊心会促使其警戒自我,从而避免类似错误出现。

学生犯了些小错误,班主任就没必要上纲上线,使其扩大化;也没必要一通数落再加一通唠叨训斥。正确的做法是不把它当作大事,仅以眼光暗示一下即可。再不,就用一个笑话、故事劝谕一下。

学生今天犯了错误,在教育时就只能就事论事,绝不要前勾后连,翻老本算旧帐。将新旧错误放在一块处理,或以原先的错误证明学生的品行差,那都是极其危险的。

因此,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要灵活处理问题。该是视力不好时,就不要看得过于清楚;该是装聋作哑时,就不要显得过于聪明;该是遗忘时就一定要健忘,甚至别人有意提及都想不起。这就是班主任工作中的“粗心”艺术。其实,所谓粗心,并不是真正的马大哈,而是一种工作方式,类似于管理中的“糊涂经”。给人的感觉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表面粗心,实质细心。而且从美学的角度理解,这又好似一种“朦胧美”。所以在学生管理中,事必躬亲,事事说尽或许会使学生及时明了事理,可也使学生失去了自我警醒的机会,同时这反反复复的言辞举动也必使学生逐步产生厌烦心理,逆反情绪。一旦如此,其教育效果肯定会越来越差。这也正是我们一些班主任出力不讨好,整天辛苦劳碌口干舌燥,操透心思而却被学生反感的原因所在。

其实,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运用“粗心术”的地方很多。教课时,讲得过精过细,自然会剥夺学生的思维权力,使其最终成为被动接受的容器。活动时,安排得过于全面、具体,学生就不会再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就会停滞。在这些时候,“粗心大意”“粗放经营”就成了最好的教育管理方式。粗心,也就显得弥足珍贵。

由此可见,一定意义上,粗心与细心同等重要。(

烟水茫茫 发表于 2008-8-9 16:20:02

粗心与细心同等重要

郭卫海 发表于 2008-8-9 18:14:57

:victory: :victory:

xiaoxiami 发表于 2008-8-9 18:49:27

要有魅力

ycxsh 发表于 2008-8-11 08:14:12

我们还缺少一双智慧的眼睛:handshake :lol

徐友萍 发表于 2008-8-11 12:08:16

教课时,讲得过精过细,自然会剥夺学生的思维权力,使其最终成为被动接受的容器。活动时,安排得过于全面、具体,学生就不会再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就会停滞。
:)

一介村夫 发表于 2008-8-22 16:24:05

有道理!支持

雪无痕 发表于 2008-8-24 11:27:41

粗心大意”“粗放经营”也是最好的教育管理方式。

jsjfxx 发表于 2008-9-16 09:37:18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一介村夫 发表于 2008-9-20 16:46:54

有道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班主任要妙用“粗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