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xsh 发表于 2008-9-27 22:32:43

深度内幕————职评手记

题记:上个月,我被市教研室借去评阅职称考试的试卷,本不想将其过程写下来,但忍不住还是在键盘上将其敲了出来,由于不便深入,有些地方我还说得较为隐讳,我甚至有点担心有人会认出我来。但不论如何,我现将其贴上来,希望那些在职称考试中落马的老师看到此帖后,千万不要只顾着骂我,同时,也要进行反思,因为,我贴本帖的意思就是想让那些落马的老师反思一下,你有晋级的水平吗?
            阅卷小记

  星期五深夜,市教研室××科的A主任打电话给我,让我下周日到市教研室去一趟。我问有什么事,他说你来了再说吧!我不便多问,便挂了电话。但我也觉得有点怪,因为A主任向来打电话给我时,一般都会将要办的事情大致地说上一遍,象这样不说事由地现象几乎没有过,联想到明天(周六)全市老师的职称考试,我似乎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星期天下午,A主任又打电话给我,让向学校请三天假,然后直接去××宾馆。不用说,我的猜测被肯定了,去评阅教师职称考试的试卷。

  说到教师的职称考试,也不知组织人事部门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本市从99年开始,凡是小学晋升高级,中学晋升一级或高级的教师,都必须参加所谓的“职称考试”。通过考试,将有一部分教师失去晋升的机会,至于有多大的比例,从未对外公布过,反正通过的皆大欢喜,没有通过的也不好意思去打听什么,明年再来。我由于从96年就开始跑调动,97年不经原单位同意便到新单位上了班,经过多方努力,98年底才正式将人事关系从原单位转过来,这样一来,便错过了正常晋级的机会,99年晋级时,便赶上了职称考试,所以,我对职称考试还是比较熟悉的。对于职称考场内的情况,作为对学生考试要求极为严格的我来说,是不大好意思说出口的,说隐讳一点:只要胆子大一点,没有什么抄不了的。但有一点,我是敢夸口的,整个考试中,我是没有抄他人的。

  等我将课上完(我们学校星期天也上课),通过电话向分管年级的校长请过假,与本班的几位老师调换了一下课,向班长安排了一下班级的工作,再从学校赶到宾馆,已是晚餐的时间了。

  晚上7 时30分,29个学科所有参加阅卷的老师都集中开会。会上,几方面的领导说明了一下职称考试的情况,都强调了阅卷的重要性,当然大多是一些场面上的话,倒是那位负责人事方面的一位处长的讲话让我明白一点,原来这职称考试原本就没有比例限制,小学高级及中学一级根据各区当年晋升的名额,再根据考试情况,确定相应的名额;而中学高级则根据市里的指标情况而定。再就是一位负责阅卷技术方面的一位领导的讲话,明确指出,在阅卷过程中,虽然各科试卷都有统一的标准,但招待起来要注意到弹性,不可死抠标准,总而言之,最后的结果分数是不能太低。今年全市参加职称考试的大约七千人,阅卷时间为四天,可提前结束,不得拖延。会议时间30分钟。

  参加我所在的学科阅卷的一共只有四人,除我以外,另外三人都是市教研室的学科教研员,其中B教研员是本市本学科的德高望重的前辈,是中学特级教师,虽然已经退休,但仍被教研室聘用;而C则是刚调到教研室的一位年轻的教师。

  是夜,我们在A主任的主持下讨论了一下试卷,试卷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教材教法,基本上是学科教学大约上的内容;一部分为学科知识。但一张试卷上却分成了四个部分,初中与高中的教材教法与学科知识均被分开,以便老师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取。

  由于试题是由A与B共同命题,所以讨论实际上是商量如何保证教师们的分数不至于过低,这显然只能在教材教法方面多做手脚,所以,最后确定不论是教材教法部分还是学科知识部分,只要卷面上内容不至于偏得太远,都必须想尽办法给分。最后确定我来评阅晋升高级的学科知识部分。

  第二天,阅卷正式开始,虽然我预料老师们的水平要低于他们应有的水平,但当我在批阅他们的试卷时,我才真正意识到老师们的水平低到了什么程度, 当时的感觉是,这那里是在批阅老师们的试卷哟。面对那些毫无规范可言、错误率极高的试卷,心想,如果是我的学生的试卷,我早就将其扔进了垃圾桶。因为在我看来,那些试题是再基本不过的题目呀!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有人说:有些教师确实为教育做出了一些贡献,但他们的最大贡献也许就是从此不再教书了。

  我与C教研员(他评阅晋升一级教师的学科知识部分)在一个房间里阅卷,时不时有一些特别的试卷被我们挑出来“欣赏”,其中有一份试卷印象特深,那是一份晋升中一的试卷,整个试卷的答题部分教师空白,在试卷的卷首写着这样的一段类似于打油诗这类的东西:

“本人出生1942年8月:

头上白如霜,
脸上浪打浪;
中一没有上,
叫我怎么办?

辛勤耕耘四十个春秋,
担任班主任工作二十几年,
当过校长十几年,
高中××教过几年,
工作做到计划落实、工作扎实、效果求实,
十几年获县、镇先进工作者,
73年获县劳动模范,
98年获镇防洪模范,
由于自己向上反映学校不正之风,
现在落得这个下场,
请上级领导看着办。”

  一推算,此人已超过了退休的年龄,至今还未评上一级,从卷面上的留言能看出他此时的心情,而我们面对空白的试卷,也只能表示遗憾。我们猜测,这位老师看来今生只能生活在遗憾中了,他肯定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也许是农村一般中学老年老师的一个缩影吧。

  在晋升高级的试卷中,有一份试卷除了字体写得叫人无法认清外,内容部分除了选择题得了几分外,非选择题虽然每道题后面都写有文字,但没有能得分的内容,几近得零分。我与C教研员感叹,这样的老师怎么还好意思申请高级,怎么还能教书(然而,正是这份试卷后来被B教研员挑了出来,七加八加地让他过了及格线,这当然是后话),说实在的,我作为本学科的老师都为之脸红。

  还有一位晋升高级的老师在试卷上写着:本人教初中多年,高中的知识忘了,请阅卷老师高抬贵手。想想也是,于是在他写有公式的地方也送他几分。但愿他能过线。

  本学科的试卷不足400份,到晚餐前,基本评阅完毕。剩下就是复查了。晚餐过后,教研室不同学科的教研员不停地在房间里穿梭,不停地有人给几位教研员打招呼其言谈显然是想找一下试卷,A主任不冷不热地招呼着,同时,A主任的电话也不停地在响着,一听,显然都是在说明试卷上的有关记号的问题,其公开程度,让我第一次意味着的人目瞪口呆。

  第二天一早,A 主任将我们喊到一起,简要地说明一下各方面的招呼情况,要求帮助查找一下几份具有特征的试卷,同时也问我们有没有要求查找的,B和C当然也有,而我无备而来,但考虑到我校的一位女老师晋升高级可能存在问题,也说看能不能一同查找一下。整个上午的复查,实际上就是查找那些有记号的试卷,几份记号明显的很快便被找了出来,剩下的则是用钥匙扣刁开试卷的密封线,进行查找,分数可以的,则无需改动,而那些分数极差的,则就想方设法为其加分了,让他们有一个及格线,前面所说的那份试卷就是B教研员从试卷中挑出来的,至于做了什么样的记号,我不好问。

  在这中途,有一位区学科教研员打进电话,要求A主任帮忙,A主任也只好答应。事后,A主任说,这位教研员已连考三年了,都是考试不合格,也不知他是怎么当上教研员的,前两年要求帮忙都被他推掉了,已经三年了,就让他过吧!果然,根据他提供的记号,很快便找到了那份试卷,一看分数,肯定不可能过线,加分吧!

  我的那位同事也被C教研员用钥匙扣刁了出来,正如我所料,其分数较低,于是,也给他加了一个保险分数,过关没有问题。B教研员开玩笑地说:她的运气还真好。

  是日午餐前,所有的试卷“复查”完毕,等着上交,我看到无事可做了,午餐过后,跟几位教研员打过招呼,推说学校有课,逃也般地离去,回校上班了,同事问我干什么去了,我推说家里有点小事,我是不敢说我去阅卷了的。

jsjfxx 发表于 2008-9-28 15:47:29

这是位有良知的评委,向他致敬!

imp7186 发表于 2008-9-28 20:45:21

悲哀的考试~我觉得应该建立信息化系统,各人所有档案均记录在内~ 到了条件自动就上~

飞扬 发表于 2008-9-28 20:58:23

本来就这样啊,现在有多少事情是公平的呀!

ycxsh 发表于 2008-9-28 21:11:41

原帖由 imp7186 于 2008-9-28 20:45 发表 http://www.ycjslm.cn/images/common/back.gif
悲哀的考试~我觉得应该建立信息化系统,各人所有档案均记录在内~ 到了条件自动就上~


可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度内幕————职评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