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三册美术全册教案
夏日印象(1~3)课时:三课时
目标:
1、让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并学会观察夏天、寻找夏天。
2、学会用独特的色彩作品表现夏天(可以是绘画形式,也可以是贴画等形式)
3、通过学习,能应用收集的信息,解决绘画主题的确立,处理好画面效果。
重点:学会用别具一格的的作品表现夏天。
难点:能应用收集的信息,归一整理,处理画面。
准备:教师:录音机、磁带、白纸、色纸、各种落叶、水粉画工具、国画工具、油画棒、碎
布片、泥工、各种边废材料、剪刀、浆糊等。
学生:油画棒、剪刀、浆糊、各种边废料、落叶、泥土、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学生进美术教室时,让其自由组合、自由建组、自由坐位。
2、并以4—6位同学围坐的形式,进行学习小组的编排。
二、导入:
1、继续放音乐,渲染课堂气氛。以一曲《夏日印象》为背景音乐。)
2、教室里一种浓浓的夏的气息,它是大自然的缩影。你们感觉到了吗?
3、这种感觉毋须语言,毋须动作。我们可以很自由的离开座位,置身于教室的四周,用心体会周围的一切。
4、鼓励学生走下位置观察、体会周围的一切。也通过看“寻找夏天”的主题版面,得到更多的有关“夏天的信息”。便于课中的创作。
三、揭题、讨论:
1、如何表现“夏日印象”?
(1)(学生回复原位)今天,我们要以“夏日印象”一题来展开并创作一幅画。你会怎样设计这幅画?以小组的形式,大家交换一下看法。
(2)学生讨论
(3)每一小组选派1—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讨论内容。
2、用什么形式表现“夏日印象”?
(1)同学们的想法很精彩,但你们想过用什么工具来表现“夏日印象”吗?
(2)我以一片树叶为例,介绍几种表现方法吧!(教师示范,树叶形状各不相同。背
景音乐《夏日印象》)
(3)主要介绍:树叶贴印(黑卡纸上完成)、水粉表现树叶(棕色纸上完成)、拓印
树叶(白纸上完成)、油画棒表现树叶(黑卡纸上完成)、水墨表现树叶(宣纸上
完成)、剪纸或布贴表现树叶(橙色纸上完)、泥工表现树叶(蓝色纸上完成)、
指纹表现树叶(黄色纸上完成)
(4)老师一下子向大家介绍了八种树叶的表现方法,你有比我更好的方法吗?看看
自己所带的工具,好好思考一下。(以组内共同创作为主)
3、利用自己所带工具,如何创设独特的画面——“夏日印象”。
(1) 以小组形式再次展开讨论,交流如何利用自己所带工具,搞好画面创作。
(2) 继而大组进行交流,让学生汲取更多的信息。〈以组内共同创作为主〉)
四、欣赏: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中外画家及少儿作品——关于夏天的画。以背景音乐
《夏日私语》衬托。
2、跟随着屏幕,我们不妨欣赏一下大师及我们同年龄学生的作品。
3、让这些作品再一次在我们心中勾画夏的影子……看,夏天给枫林抹上胭红,夏天在
哪里?它在这里,也在这里,夏日在触模你的秀发,唤起了我们许多的遐想……(欣赏完毕)
4、从中学到了些什么?你又最喜欢哪张作品?(背景音乐延续,学生各抒已见)
五、学生作业:
1、以“夏日印象”命题,创作一幅色彩画。以3—4人为一组进行小组创作。
2、学生作业期间,加放背景音乐——《夏日私语》。以组为单位,可走下位置看其他组
同学作业,也可组内相互观看。以此拓宽思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巡回指导:
1、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2、对个别组的学生进行主题引导或对他们进行画面的技法表现及一些特殊效果的处理。
3、选拔有意义的作品让学生欣赏。点拨一部分学生作业,让其有成功信念。
4、适当之时给一部分学生绘画资料籍以参考。
5、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七、展示作业:
1、展评学生作品。
2、说明创作意图、评价自己组或他人组的绘画作品。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交流
1、就学生的半成品,让其解说自己的创意及成品将出现的效果。
2、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画面。三、学生作业
四、巡回指导
1、面观察学生作业。
2、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对个别学生进行画面的技巧表现辅导及一些特殊效果的处理。
五、小结
1、自己评价作品并介绍。
2、谈谈一节课后的收获!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继续完成上节课内容(作业完成稿)
三、讨论
1、如何把你的作业装饰得更美?
2、有什么想法?
四、欣赏
1、例举各种画面的装饰手法。(边框法、花边法、衬底法……)
2、你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吗?
五、学生作业
1、学生装裱。
2、注意方法运用。
六、巡回指导
1、使用小刀、剪刀时注意安全。
2、和一部分同学商讨,如何把画面装饰得更好、更美……
七、小结
1、自己评价作品并介绍。
2、装饰、布置于教室一角。
梦中的另一个我(4~5)
课时:二课时
目标:
1、想想我们做过怎样奇异的梦?并相互介绍。
2、用画面表现自己在梦里是什么模样,表现手法不限。
3、观察生活,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画面内容。
重点:用画面表现自己在梦里是什么模样,表现手法不限。
难点:每个小朋友的梦都是不同的,不要去模仿别人。
准备:教师:欣赏作品数件
学生:准备好各种绘画工具
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你梦见过自己吗?在梦里,有的小朋友飞起来了,有的小朋友变成了别的东西……
2、想想我们还做过怎样奇异的梦,自己在梦里是什么模样呢?
1、画出来一定很有趣。
三、欣赏(书中作品)
1、你认为哪张作品表现的主题最好?
2、欣赏作品中都用了什么工具和材料?
3、你从这些作品中学到了什么?
4、你能表现的比他们更好吗?
5、你准备如何表现?
四、学生作业
1、把想法变成画面。
2、作业期间以小组形式相互交流非成品。
五、巡回指导
1、面观察学生作业。
2、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4、对个别学生进行画面构图指导。
六、小结
1、展示作品,并请小作者自由评说。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交流
1、就学生的半成品,让其解说自己的创意及成品将出现的效果。
2、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画面。
三、介绍一些特殊技法
1、蜡笔水彩法。
2、水粉肌理法。
3、油彩分离法。
四、学生作业
五、巡回指导
1、面观察学生作业。
2、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对个别学生进行画面的技巧表现辅导及一些特殊效果的处理。
六、小结
1、自己评价作品并介绍。
1、谈谈一节课后的收获!
水墨游戏(6~8)
课时:三课时
目标:
1、初步领略中国传统画种——水墨画的美。
2、注意用墨用水多少和用笔轻重快慢产生的不同效果。
3、通过学习,能用点、线、墨块、色块合理表达画面。
难点:注意用墨用水多少和用笔轻重快慢产生的不同效果,用水墨画形式表现画面。
重点:作画过程中能合理运用点、线、墨块、色块。
准备:教师:欣赏画片、宣纸、毛笔、墨汁、水、调色盘。
学生:宣纸、垫布、毛笔、墨汁、水、调色盘。
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讨论
1、毛笔和其他笔有什么不同?
2、宣纸和其他纸有什么不同?
三、小练习(水墨练习)
1、毛笔蘸满了水和墨,在宣纸上重重地点一笔,快看:出现了什么变化?
2、然后第二笔、第三笔,又出现了怎样的情况?
3、因为用笔的方法不同,画出的痕迹也个不相同。还能画出更多的变化吗?
4、试一试看谁变的最多?
四、欣赏
1、欣赏画家及学生的作品,看看他们的作品中运用了那些手法?
2、学生针对问题,分组进行讨论。
五、学生作业
1、练习一张水墨画,用你喜欢的表现方法。
六、巡回指导
1、指导部分学生的执笔姿势。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现画面。
3、以组的形式相互交流。
七、小结
1、展示作品,并请小作者自由评说。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小练习(水墨练习)
1、你能画几种线条?这些线条可以用来表现什么?
2、把笔侧过来,你能画些什么?你能联想着画点什么?
3、试用干笔点于纸上,它的效果是怎么样的?这些点象什么?
4、试用湿笔点于纸上,它的效果是怎么样的?这些点象什么?
5、分别用大笔和小笔在纸上试一下,又能画些什么?
三、欣赏
1、欣赏画家及学生的作品,看看他们的作品中运用了那些手法?
2、学生针对问题,分组进行讨论。
四、学生作业
1、练习一张水墨画,用你喜欢的表现方法。
五、巡回指导
1、指导部分学生的执笔姿势。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现画面。
3、以组的形式相互交流。
六、小结
1、展示作品,并请小作者自由评说。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师生同画,相互间的用笔、用墨、水分的掌握能得以交流)
1、笔竖着能画出些什么?
2、笔侧着能画出些什么?
1、笔上得水份多些能画出什么效果?
2、笔上得水份少些能画出什么效果?
3、墨多些水少些会出现什么效果?
4、水少些墨多些会出现什么效果?
5、相应介绍水墨画的点、皴、擦等。
三、讨论
1、点点滴滴,点出了星星漫天,点出了大雪纷飞。小雨点淅淅沥沥,小花儿开满草地。
2、或者别管是什么,这满纸的点,也一样有趣。
四、学生作业
1、用水墨画的形式,画一幅以“点”为题材的水墨画作品。画面有自己的想法。
1、学生作业同时,教师以一幅学生的写生作品为题材,在黑板上示范,以试在画风上
与学生作品进行交流。
五、巡回指导
1、选拔有意义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2、点拨一部分学生作业,让其有成功信念。
六、小结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并介绍作品意图。
包(9)
课时:一课时
目标:
1、培养学生默画、记忆画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3、鼓励学生大胆作画,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重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难点:鼓励学生大胆作画,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准备:教师:实物、欣赏作品数件
学生:准备好各种绘画工具
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语言导入
1、我们生活中的包,越来越新奇美观了。
2、回忆一下到商店观赏的各种各样的包,说说它们的外形、色彩、质地和图案。
三、欣赏、讨论
1、你最喜欢书本上哪一幅作品?
2、根据特征、外形、用途来讲明自己的观点。
四、学生作业
1、画出你看见过的包或你最喜欢的包。
2、表现的角度、方法、材料别具一格。
五 、巡回指导
1、小组间交流作品,指导一部分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表现。
3、指导学生调整画面的整体性。
4、鼓励学生画出精彩作品。
六、小结
1、展评学生作品,自己说明创作意图。
2、评价自己或他人绘画作品。
我设计的包(10~11)
课时:二课时
目标:
1、在上节课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综合多种材料设计或制作“我设计的包”。
2、欣赏作品,同时感受自己制作作品的美。
3、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充分发挥想象,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重点:学生能综合多种材料设计或制作“我设计的包”。
难点: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准备:教师:范图、教师和学生作品、废旧物品、剪刀、胶水等
学生:水彩笔、颜料、毛笔、水、调色盘、蜡笔、彩色铅笔、废旧物品、剪刀、胶水
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讨论、欣赏
1、如果让你设计“我设计的包”,你该设计怎样的?
2、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设计?
3、以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并欣赏作品。
4、看完作品,你有新的想法吗?
(1)用画面表现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2)用手工表现的同学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3)以次相互得到启发。
5、教师引导学生具体欣赏作品
(1) 绘画作品:
(a) 构思新颖在什么地方?它应用了那些工具?效果如何?
(b) 如果你要画你还会应用那些工具?出现那些效果?
(2)手工作品:
(a) 运用的材质是否合理?
(b) 如果你做会用些什么材料?(学生例举多例)
(c) 此创作的新意何在?
三、学生作业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设计制作“我设计的包”。它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的,还可以是
想象中的。展开你们的想象吧!
四、巡回指导
1、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2、对个别学生进行初稿的辅导。
五、小结
1、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作一简单介绍。
2、布置下一节课所带工具。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一部分是现实的作品,一部分是想象的作品)
2、但这些作品都是用平面来表现的,鼓励学生用立体的手法来表现。
三、继续上节课作业
1、完成你设计的“我设计的包”,加进自己的想象。
2、表现的角度、方法、材料别具一格。
3、大胆展开想象,不拘泥。
四、巡回指导
1、小组间交流作品,指导一部分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综合各种工具表现,鼓励学生制作出精彩的作品。
五、小结
1、展评学生作品。
2、自己说明创作意图、评价自己或他人绘画作品。
单形拼图(12)
课时:一课时
目标:
1、选择一种单形拼贴组合成一副图案。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3、鼓励学生大胆拼贴组合,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重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难点:鼓励学生大胆拼贴组合,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准备:教师:实物、欣赏作品数件
学生:准备好各种制作工具
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语言导入
1、半圆又半圆,用它拼图案,移移位、翻翻面,我拼一朵花,你拼一条船。
三、欣赏、讨论
1、欣赏:《图形》——马克斯比尔、被面图案、学生作品。
2、你最喜欢书本上哪一幅作品?
3、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讲明自己的观点。
四、学生作业
1、选择一种单形拼贴组合成一副图案。
2、拼贴时不要将单形重叠在一起。
3、可以将图案图上颜色。
五 、巡回指导
1、小组间交流作品,指导一部分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表现。
3、指导学生调整画面的整体性。
4、鼓励学生制作出精彩作品。
六、小结
1、展评学生作品,自己说明创作意图。
2、评价自己或他人绘画作品。
灯(13)
课时:一课时
目标:
1、培养学生默画、记忆画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3、鼓励学生大胆作画,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重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难点:鼓励学生大胆作画,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准备:教师:实物、欣赏作品数件
学生:准备好各种绘画工具
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语言导入
1、灯是夜晚开放的鲜花,给我们带来光明和美丽。古今中外,千姿百态的灯,显示了人类创造美的无限能力。
2、回忆一下参观灯具商店,讨论一下:各种灯的功能、形状、色彩有什么特点?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灯?为什么?
三、欣赏、讨论
1、欣赏:“中国古代走马灯”、“中国古代鸟形青铜灯”。
2、你最喜欢书本上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根据特征、外形、用途来讲明自己的观点。
四、学生作业
1、画出你看见过的灯或你最喜欢的灯。
2、表现的角度、方法、材料别具一格。
五 、巡回指导
1、小组间交流作品,指导一部分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表现。
3、指导学生调整画面的整体性。
4、鼓励学生画出精彩作品。
六、小结
1、展评学生作品,自己说明创作意图。
2、评价自己或他人绘画作品。
我设计的灯(14~15)
课时:二课时
目标:
1、在上节课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综合多种材料设计或制作“我设计的灯”。
2、欣赏作品,同时感受自己制作作品的美。
3、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充分发挥想象,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重点:学生能综合多种材料设计或制作”我设计的灯”。
难点: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准备:教师:范图、教师和学生作品、废旧物品、剪刀、胶水等
学生:水彩笔、颜料、毛笔、水、调色盘、蜡笔、彩色铅笔、废旧物品、剪刀、胶水
等。
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讨论、欣赏
1、如果让你设计“我设计的灯”,你该设计怎样的?
2、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设计?
3、以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并欣赏作品。
4、看完作品,你有新的想法吗?
(1)用画面表现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2)用手工表现的同学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3)以次相互得到启发。
5、教师引导学生具体欣赏作品
(1) 绘画作品:
(a) 构思新颖在什么地方?它应用了那些工具?效果如何?
(b) 如果你要画你还会应用那些工具?出现那些效果?
(2)手工作品:
(a) 运用的材质是否合理?
(b) 如果你做会用些什么材料?(学生例举多例)
(c) 此创作的新意何在?
三、学生作业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设计制作“我设计的灯”。
2、它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的,还可以是想象中的。展开你们的想象吧!
四、巡回指导
1、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2、对个别学生进行初稿的辅导。
五、小结
1、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作一简单介绍。
2、布置下一节课所带工具。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一部分是现实的作品,一部分是想象的作品)
2、但这些作品都是用平面来表现的,鼓励学生用立体的手法来表现。
三、继续上节课作业
1、完成你设计的“我设计的灯”,加进自己的想象。
2、表现的角度、方法、材料别具一格。
3、大胆展开想象,不拘泥。
四、巡回指导
1、小组间交流作品,指导一部分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综合各种工具表现,鼓励学生制作出精彩的作品。
五、小结
1、展评学生作品。
2、自己说明创作意图、评价自己或他人绘画作品。
动物朋友(16)
课时:一课时
目标:
1、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
2、欣赏课文中画面,回忆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并用画面表现出来。
3、培养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重点:欣赏课文中画面,回忆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并用画面表现出来。
难点:观察生活,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画面内容,并用多种工具表达。
准备:教师:各种图片、挂图。
学生:水彩、水粉颜料、毛笔、水、调色盒、水彩笔、彩色铅笔……
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授
1、可爱的动物朋友,他们的特征都很明显。身体是胖还是瘦?脖子是长还是短?脸是方还是圆?鼻子是尖还是扁?耳朵是大还是小?四肢是粗还是细?……
2、你一定有自己的新发现吧?
三、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有所新发现)
1、把你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的知识告诉大家。
2、大组间相互交流信息。
四、欣赏(书本上的画面、挂图)
1、书本上的画面都画了些什么内容?
2、这些画是如何表达主题的?
3、你最喜欢那一张作品?它用的工具是哪些?
4、你从这些作品中能学到什么?
5、你准备如何画?如何表现?
五、学生作业
1、用你喜欢的方式,画一幅“动物朋友”的画面。
2、画面是不是能比书本上更精彩、更幽默、更有趣?
六、巡回指导
1、巡视全班学生作业。
2、辅导个别学生,引导其作业紧紧围绕主题。
3、适当之时给其绘画资料借以参考。
4、鼓励学生画出独特的作品。
5、分学生讲明创意,为其他学生拓宽思路。
七、小 结
1、对自己的作品及他人的作品的欣赏,并加以评价。
2、用自己的作品布置教室的一角。
3、讲一讲自己两节课的收获。
怪兽奇想(17)
课时:一课时
目标:
1、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画面表现“怪兽奇想”。
2、鼓励学生若是做到不仅形象奇特,而且整个作品的气氛也很奇异,就更好了。
3、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充分发挥想象,能画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重点: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画面表现“怪兽奇想”。
难点: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充分发挥想象,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并用多种工具表达。
准备:教师:各种图片、挂图。
学生:水彩、水粉颜料、毛笔、水、调色盒、水彩笔、彩色铅笔……
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授
1、中国人最熟悉的怪兽是龙,它长着鹿的角、鳄鱼的嘴巴蛇的身体、鹰的爪子……这是多么奇特的想象呀!
2、如果让你来创造一个怪兽形象,能不能让大家更惊奇?
三、小组讨论
1、把你所知道的有关的“怪兽形象”告诉大家。
2、大组间相互交流信息。
四、欣赏(书本上的画面、挂图)
1、书本上的画面都画了些什么内容?
2、这些画是如何表达主题的?
3、你最喜欢那一张作品?它用的工具是哪些?
4、你从这些作品中能学到什么?
5、你准备如何画?如何表现?
五、介绍一些特殊技法。
1、蜡笔水彩法。
2、水粉肌理法。
3、油彩分离法。
……
六、学生作业
1、用你喜欢的方式,画一幅“怪兽奇想”的画面。
2、画面是不是能比书本上更精彩、更幽默、更有趣?
七、巡回指导
1、巡视全班学生作业。
2、辅导个别学生,引导其作业紧紧围绕主题。
3、适当之时给其绘画资料借以参考。
4、鼓励学生画出独特的作品。
5、分学生讲明创意,为其他学生拓宽思路。
八、小 结
1、对自己的作品及他人的作品的欣赏,并加以评价。
2、用自己的作品布置教室的一角。
3、讲一讲自己两节课的收获。
心灵手巧——动物朋友(18~19)
课时:二课时
目标:
1、大自然,热爱小动物。
1、养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造形概括能力,运用自己已学过的各种方法,来完成小动物的制作。
4、作品的巧妙构思、别出心裁。
重点:运用自己已学过的各种方法,来完成昆虫的制作。
难点:作品的巧妙构思、别出心裁。
准备:教师:欣赏作品、实物照片数件
学生:准备好各种制作工具
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讨论
1、书本上的设计制作有何特点?看后有何感想?给你什么启示?
2、如果让你设计,你该设计怎样的?
3、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设计?谈谈你的看法。
三、分组讨论
1、1~4人组成一组,把所带工具放一起,讨论如何利用这些工具?
2、试一试,还有更巧妙的方法吗?
3、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4、观察、分析书本与示范的作品,感悟原理。
四、学生作业
1、制作形式、材料不限。
2、鼓励学生制作大胆,作品的巧妙构思、别出心裁。
3、走下位置,相互学习、相互切磋。
五、巡回指导
1、为一部分组出谋划策。
2、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3、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六、小结
1、展示作品,并请小作者自由评说。
2、学生间相互欣赏作品。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交流
1、就学生的半成品,让其解说自己的创意及成品将出现的效果。
2、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画面。
三、继续上节课作业
1、完成你设计的小动物,加进自己的想象。
2、表现小动物的角度、材料、方法别具一格。
四、巡回指导
1、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2、运用自己已学过的各种方法,来完成小动物的制作。
3、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精彩的作品。
六、小结
1、以小组为单位发表作品的设计意图。
2、展评学生作品,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画感觉(20)
课时:一课时
目标:
1、能用一定的形式画出冷、热、闷、湿、凉爽、安静、痛、痒等感觉。
2、了解点、线、面在画面中的运用。
3、试用点、线、面及色彩,表现出冷、热、闷……等特定的感觉,并让人一眼能感受到。
重点:能用一定的形式画出冷、热、闷、湿、凉爽、安静、痛、痒等感觉。
难点:表现的感觉要让人一眼就能感觉到。
准备:教师:各种图片、挂图。
学生:水彩、水粉颜料、毛笔、水、调色盒、水彩笔、彩色铅笔……
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谈冷色和暖色与感觉,点、线、面与感觉的联系;
1、感觉是看不见的,它们是心中的图像。
2、但是鲜艳的色彩或灰暗的色彩,轻盈的点或沉重的点;松弛的线或强劲的线;规整的形或怪异的形……都能唤起我们不同的感觉。
三、讨论、分析
1、学生作业:《手麻的感觉》、《寂寞孤独感》、《温馨》、《打针时疼痛感》、《烦闷压抑》、《冷的感觉》、《静》、《空气清新》等。
2、哪些点线和形状,可对应哪些感觉?
3、电、线、形状可表达什么特定的感觉?
4、色彩可表达什么特定的感觉?
四、示范
1、老师即时画一张表达自己感觉的画面,让学生体会。
2、用手随意画一些线,点一些笔触,都可以是内心感觉的“心电图”。平静还是烦躁;温馨还是压抑;热还是冷都可用点、线、形状、色彩来表现。
五、学生作业
1、画一张表达冷、热、闷、凉爽……等感觉的画。
2、有的作品使人一眼就感受,有的作品则缺乏表现力,讨论一下,奥秘所在?
六、、巡回指导
1、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用画面加文字表达作品。
3、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不拘泥。
七、小结
1、以小组为单位发表作品的设计意图。
2、展评学生作品,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有趣的椅子(21)
课时:一课时
目标:
1、培养学生默画、记忆画的能力。
2、画出你见过的最喜欢的椅子。
3、鼓励学生大胆作画,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重点:画出你见过的最喜欢的椅子。
难点:鼓励学生大胆作画,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准备:教师:实物、欣赏作品数件
学生:准备好各种绘画工具
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语言导入
1、你坐过多少把椅子?哪一种最有趣?是理发店里的,还是治蛀牙时坐的?是园林里的古代红木椅,还是博览会上的最新设计?
2、回忆一下,讨论一下:各种椅子的功能、形状、色彩有什么特点?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椅子?为什么?
三、欣赏、讨论
1、欣赏:“中国明代木椅”、“欧洲古典安乐椅”。
2、你最喜欢书本上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根据特征、外形、用途来讲明自己的观点。
四、学生作业
1、画出你看见过的椅子或你最喜欢的椅子。
2、表现的角度、方法、材料别具一格。
五 、巡回指导
1、小组间交流作品,指导一部分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表现。
3、指导学生调整画面的整体性。
4、鼓励学生画出精彩作品。
六、小结
1、展评学生作品。
2、评价自己或他人绘画作品。
我设计的椅子(22~23)
课时:二课时
目标:
1、在上节课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综合多种材料设计或制作“我设计的椅子”。
2、欣赏作品,同时感受自己制作作品的美。
3、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充分发挥想象,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重点:学生能综合多种材料设计或制作“我设计的椅子”。
难点: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准备:教师:范图、教师和学生作品、废旧物品、剪刀、胶水等
学生:水彩笔、颜料、毛笔、水、调色盘、蜡笔、彩色铅笔、废旧物品、剪刀、胶水等。
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讨论、欣赏
1、如果让你设计“我设计的椅子”,你该设计怎样的?
2、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设计?
3、以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并欣赏作品。
4、看完作品,你有新的想法吗?
(1)用画面表现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2)用手工表现的同学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3)以次相互得到启发。
5、教师引导学生具体欣赏作品
(1) 绘画作品:
(a) 构思新颖在什么地方?它应用了那些工具?效果如何?
(b) 如果你要画你还会应用那些工具?出现那些效果?
(2)手工作品:
(a) 运用的材质是否合理?
(b) 如果你做会用些什么材料?(学生例举多例)
(c) 此创作的新意何在?
三、学生作业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设计制作“我设计的椅子”。
2、它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的,还可以是
想象中的。展开你们的想象吧!
四、巡回指导
1、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2、对个别学生进行初稿的辅导。
五、小结
1、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作一简单介绍。
2、布置下一节课所带工具。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一部分是现实的作品,一部分是想象的作品)
2、但这些作品都是用平面来表现的,鼓励学生用立体的手法来表现。
三、继续上节课作业
1、完成你设计的“我设计的椅子”,加进自己的想象。
2、表现的角度、方法、材料别具一格。
3、大胆展开想象,不拘泥。
四、巡回指导
1、小组间交流作品,指导一部分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综合各种工具表现,鼓励学生制作出精彩的作品。
五、小结
1、展评学生作品。
2、自己说明创作意图、评价自己或他人绘画作品。
心灵手巧——我做的椅子(24)
课时:一课时
目标:
1、学会用黏土椅子的方法。
2、感受用黏土表现椅子与画面表现的椅子之间不同的美。
3、让学生丛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学会用黏土表现椅子的方法。
难点:做出别具风格的作品。
准备:教师:黏土、范作、垫板
学生:准备好各种制作工具
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讨论
1、欣赏黏土作品。
2、讨论: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三、讨论、示范
1、泥片的做法?泥条的做法?
2、如何搓?如何捏?如何压?如何卷?
3、具体做一简单的形象,体现上述技法和制作。
四、学生作业
1、努力表现出椅子的结构特征。
2、做出别具风格的作品。
五、巡回指导
1、具体介绍黏土的特性和制作。
2、具体指导部分学生的搓、捏、压、卷等方法。
3、鼓励学生制作的作品大胆,有趣味。
六、小结
1、展评作品。
2、作品放于教室一角,布置教室。
房间(25)
课时:一课时
目标:
1、培养学生默画、记忆画的能力。
2、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你熟悉的房间,也可以根据想象,画出你理想的房间。
3、鼓励学生大胆作画,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重点: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你熟悉的房间。
难点:鼓励学生大胆作画,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准备:教师:实物、欣赏作品数件
学生:准备好各种绘画工具
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语言导入
1、房间是你最熟悉的空间,肯定保留着许多亲切的记忆。它整洁还是凌乱?家具是什么式样?又怎样布置?
2、回忆一下,介绍给大家。
三、欣赏、讨论
1、欣赏名画:
(1)《房间》——马格利特(1898~1967)——比利时画家
(2)《卧室》——凡高(1853~1890)——荷兰画家
2、欣赏学生作品
1、你最喜欢书本上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4、根据构图、色彩、表现方法来讲明自己的观点。
四、学生作业
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你熟悉的房间,也可以根据想象,画出你理想的房间。
2、表现的角度、方法别具一格。
五 、巡回指导
1、小组间交流作品,指导一部分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表现。
3、指导学生调整画面的整体性。
4、鼓励学生画出精彩作品。
六、小结
1、展评学生作品。
2、评价自己或他人绘画作品。
我设计的房间(26~27)
课时:二课时
目标:
1、在上节课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综合多种材料设计或制作“我设计的房间”。
2、欣赏作品,同时感受自己制作作品的美。
3、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充分发挥想象,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重点:学生能综合多种材料设计或制作“我设计的房间”。
难点: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准备:教师:范图、教师和学生作品、废旧物品、剪刀、胶水等
学生:水彩笔、颜料、毛笔、水、调色盘、蜡笔、彩色铅笔、废旧物品、剪刀、胶水
等。
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讨论、欣赏
1、如果让你设计“我设计的房间”,你该设计怎样的?
2、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设计?
3、以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并欣赏作品。
4、看完作品,你有新的想法吗?
(1)用画面表现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2)用手工表现的同学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3)以次相互得到启发。
5、教师引导学生具体欣赏作品
(1) 绘画作品:
(a) 构思新颖在什么地方?它应用了那些工具?效果如何?
(b) 如果你要画你还会应用那些工具?出现那些效果?
(2)手工作品:
(a) 运用的材质是否合理?
(b) 如果你做会用些什么材料?(学生例举多例)
(c) 此创作的新意何在?
三、学生作业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设计制作“我设计的房间”。
2、它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的,还可以是想象中的。展开你们的想象吧!
四、巡回指导
1、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2、对个别学生进行初稿的辅导。
五、小结
1、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作一简单介绍。
2、布置下一节课所带工具。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一部分是现实的作品,一部分是想象的作品)
2、但这些作品都是用平面来表现的,鼓励学生用立体的手法来表现。
三、继续上节课作业
1、完成你设计的“我设计的房间”,加进自己的想象。
2、表现的角度、方法、材料别具一格。
3、大胆展开想象,不拘泥。
四、巡回指导
1、小组间交流作品,指导一部分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综合各种工具表现,鼓励学生制作出精彩的作品。
五、小结
1、展评学生作品。
2、自己说明创作意图、评价自己或他人绘画作品。
小挂件(28~29)
课时:二课时
目标:
1、学会制作小挂件的基本原理。
2、学会合理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小挂件,作品具有创造性。
3、用自己制作的小挂件,美化教室、美化周围环境。
重点:学会制作小挂件的基本原理。
难点:学会合理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小挂件,作品具有创造性。
准备:教师:剪刀、胶水、各种废旧材料、各种绳、线材、硬板纸等、几款小挂件。
学生:剪刀、胶水、各种废旧材料、各种绳、线材、硬板纸等。
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提问
1、你见过小挂件吗?你理解的小挂件应该是怎样的?介绍你见过的小挂件。
2、看看书上,你对小挂件是否有新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3、出示两款小挂件,让学生再次感受什么是小挂件:即挂在空中的有别于画的手工制作的装饰品。它起美化的作用。
三、分组讨论
1、1-4人组成一组,把所带工具放一起。讨论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制作小挂件。
2、试一试,还有更巧妙的方法吗?
1、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2、观察、分析书本与示范的小挂件,感悟制作原理。
四、学生作业
1、4-6人合作创设一个小挂件。
2、分工到位,6人共同制作。
3、制作形式、材料不限。
4、鼓励学生制作的壁饰有新意。
5、走下位置,相互学习,相互切磋。
五、巡回指导
1、安全教育:小心尖硬物划破手。
2、帮助部分小组学生完成小部分饰物。
3、为一部分组出谋划策。
4、布置下一节课要带工具。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讨论上一节课出现的小状况。
1、材料过分单一,画面不美观。
2、小挂件主要是用手工制作的,少用笔画。
三、指导学生几种小挂件的挂垂设计
1、中国结
2、方形垂
3、圆形垂
4、平行垂
5、弧形垂
6、打结垂
四、学生作业
1、继续上节课作业,设计挂垂。
五、巡回指导
1、安全教育:小心尖硬物划破手。
2、鼓励学生设计独特的挂垂来美化小挂件。
六、布置、展览
1、以组为单位发表作品的设计意图。
2、用学生的作品布置教室的墙面。
3、学生间相互欣赏作品。
卡通画(30~31)
课时:二课时
目标:
1、学习卡通画的基本知识。
2、学会用卡通形象设计画面。
3、感受卡通画与一般绘画不同的美。
重点:学会用卡通形象设计画面。
难点:设计的卡通形象与众不同。
准备:教师:范画、绘画工具、铅画纸、欣赏作品数件。
学生:各种绘画用具的准备
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讨论
1、卡通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有何不同?
2、拟人、夸张、变形,创设形象。
三、新授
1、你知道吗?卡通漫画家族里的成员可多啦!独幅漫画、多袼漫画和连载漫画,是其中的成员。
2、漫画看了千千万,我们为什么不自己编绘一个漫画故事呢?
3、介绍格式:独幅——二格——四格——六格——连环画。
四、欣赏、讨论
1、莫迪洛漫画——法国卡通漫画——蔡志忠漫画——学生的漫画
2、这些漫画有何特点?
3、你准备画什么?(让小组成员给你出点子、提建议)
五、示范卡通画的特点
1、夸张——大门牙。
2、变形——夸张的胖。
3、拟人——米老鼠的手。
4、创设形象——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形象。
六、学生作业
1、为卡通画打草稿。
2、卡通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不同。
七、巡回指导
1、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精彩的作品。
2、大胆展开想象,不拘泥。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讨论
1、议构思——议构图——议创设。
2、以小组形式讨论。
三、欣赏、讨论
1、欣赏同学们的获讲作品。
2、讨论: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四、学生作业
1、继续上节课作业。
2、作完成稿练习。
五、巡回指导
1、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精彩的作品。
2、大胆展开想象,不拘泥。
3、让学生有参考作品,使其有更大进步。
六、小结
1、办一个卡通画展览会,展评作业。
2、学生进行交流。
小泥人(32)
课时:一课时
目标:
1、观察各种小泥人不同外形、动作、神态特征。
2、用黏土表现人物的方法。
3、感受用黏土表现人物与画面表现的人物之间不同的美。
4、让学生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学会用黏土表现人物的方法。
难点:做出别具风格的作品。
准备:教师:黏土、范作、垫板
学生:准备好各种制作工具
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讨论
1、欣赏黏土作品。
(1)《无锡惠山戏曲泥人》——清朝
(2)《苏州戏曲泥人》——清朝
(3)《徐州邳县泥人》——现代
(4)《河南小泥人》——清朝
(5)《无锡惠山泥人》——清朝
2、讨论: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3、小泥人容易碰坏,在制作时,凸出部分往往加粗和缩短,成了一团和气的样儿,太可爱了。把弱点变成了特点和优点,那些民间老艺人多聪明呀!我们做的时候,也这样来夸张变形一样,好吗?
三、讨论、示范
1、泥片的做法?泥条的做法?
2、如何搓?如何捏?如何压?如何卷?
3、具体做一简单的形象,体现上述技法和制作。
四、学生作业
1、用黏土仿制小泥人。
2、把小泥人捏好以后还可以给它上色。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些其他材料。
3、做出小泥人的有趣、可爱的样子。
五、巡回指导
1、具体介绍黏土的特性和制作。
2、具体指导部分学生的搓、捏、压、卷等方法。
3、鼓励学生制作的作品大胆,有趣味。
4、学生互助,2~3人合作完成。
六、小结
1、展评作品。
2、作品放于教室一角,布置教室。
叶子的联想(33~34)
课时:二课时
目标:
1、观察叶子的各种形状并展开联想。
2、能对叶子展开联想并组成画面。
3、感受想象的无限乐趣,表达一定的美。
重点:能对叶子展开联想并组成画面。
难点:联想是否丰富?造型是否引人?
准备:教师:图片、范画
学生:各种表现工具
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一、导入
1、联想连接许多本来不相干的事物,只要有一丝牵挂,就能搭起一座想象的桥,让创造的脚步,自由来去。
2、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叶儿的形状、色彩、大小千变万化,能组成一个世界呢!
二、欣赏、讨论
1、欣赏学生作品。
2、讨论:
(1)这些设计的妙处是?
(2)你最喜欢哪款巧妙的设计?为什么?
(3)想一想你准备拼贴一幅怎样的画面?
(4)你一定有许多没有被人想到的点子藏在心里,请把它们画下来。
三、学生作业
1、尽可能多收集一些树叶吧,想象能拼贴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尽量减少对树叶的裁剪,尽可能利用叶子的自然形状拼出图形。
四、巡回指导
1、引发学生构思。
2、鼓励学生先画一个构思,用轻线描出。
3、鼓励学生有大胆想法。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讨论
1、自评作业、组内互评作业、老师点评作业。
2、针对学生的构图、针对学生的构思、针对学生的表现方法。
三、学生作业
1、继续上节课作业。
2、作完成稿练习。
四、巡回指导
1、帮助学生处理好最后的画面。
五、小结
1、展评作品。
2、作品放于教室一角,布置教室。
什物贴画(35~36)
课时:二课时
目标:
1、利用各种材料,用它们拼平贴图案。
2、要注意不同色彩和不同质地的对比及画面上点、线、面的搭配。
3、感受想象的无限乐趣,表达一定的美。
重点:利用各种材料,用它们拼平贴图案。
难点:联想是否丰富?造型是否引人?
准备:教师:图片、范画
学生:各种表现工具
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许多不起眼的材料,其实有着特殊的质感和丰富的色彩。
2用它们来拼贴图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欣赏、讨论
1、欣赏学生作品。
(1)废旧石材拼贴
(2)废旧布料拼贴
(3)棉花拼贴
(4)瓜子拼贴
(5)豆子拼贴
(6)花生拼贴
(7)铅笔削拼贴
(8)绳子拼贴
2、讨论:
(1)这些设计的妙处是?
(2)你最喜欢哪款巧妙的设计?为什么?
(3)想一想你准备拼贴一幅怎样的画面?
(4)你一定有许多没有被人想到的点子藏在心里,请把它们画下来。
四、学生作业
1、利用各种材料,用它们拼平贴图案。
2、要注意不同色彩和不同质地的对比及画面上点、线、面的搭配。
五、巡回指导
1、引发学生构思。
2、鼓励学生先画一个构思,用轻线描出。
3、鼓励学生有大胆想法。
4、感受想象的无限乐趣,表达一定的美。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讨论
1、自评作业、组内互评作业、老师点评作业。
2、针对学生的构图、针对学生的构思、针对学生的表现方法。
三、学生作业
1、继续上节课作业。
2、作完成稿练习。
四、巡回指导
1、帮助学生处理好最后的画面。
2、鼓励学生有大胆想法。
3、感受想象的无限乐趣,表达一定的美。
五、小结
1、展评作品。
2、作品放于教室一角,布置教室。 辛苦 管理员辛苦了,:handshake 急需苏少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及计划
急需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及计划
:handshake 辛苦了,谢谢! 真是辛苦了! 呜呜呜……和书上不一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