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霞 母爱教育 (转帖)
斯霞不只是一个教书匠,在她的身上始终蕴藏着慈母般的温情,流淌着爱的暖流。她的床上学生们睡过,她的衣服学生们穿过。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温饱冷暖,无不牵挂在她的心上。1962年深秋的一天,突然刮起了西北风,气温急剧下降,一些家长为孩子送来了衣服,可还有很多双职工子女仍然穿着单薄。下课后,斯霞回到自己家里,翻箱倒柜,把所有能穿的都拿了出来。大大小小的各种衣服虽然学生们穿得不很合身,但却温暖了一颗颗幼小的心灵。第二天,一个姓吴的女学生拿着斯霞平时穿的红毛衣还给老师,说了声"谢谢"就离去了。斯霞打开毛衣一看,里边还包着一个鲜红的苹果。
南师附小的校门口原先比较低洼。每到下雨天,校门口便成了一个大水塘。这对于七八岁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障碍。上学时,斯霞早早地站在校门口,把他们一个个背过来;放学了,又把他们一个个背过去,直看着他们安全地离去。
那是1963年的晨会课,斯霞发现有个学生扒在桌上。她走到那个学生身旁,摸了摸他的额头,头上都是冷汗。斯霞轻声地问他是怎么回事,学生说他们家搬家了,刚才上学急呼呼地走了半个小时,现在感到浑身很累。斯霞让他安静地伏一会儿。下午放学后又亲自到这个学生家里去,他的新家离学校确实很远。斯霞向学生的父母说:"如果你们放心,就让孩子住在我的宿舍里,行吗?"怎么不行呢,学生的母亲激动地握着斯霞的手,连连表示感谢。就这样,这个学生在斯霞的房间里住了几个月,直到毕业后才搬回家去。
斯霞撒下了爱的种子,学生们也都把她看成知心的母亲一样,爱戴她,尊敬她,有话愿意向她说,有事愿意找她讲。毕业离校了,学生们还保持着和她的联系。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原则就是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个原则表明教师热爱教育、立志从事教育的态度,体现了人民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斯霞丈夫逝世后,家务的重担都落在斯霞一人肩上,但斯霞无怨无诲,默默地承受一切。她挺起腰杆,坚定地走在教改的道路上,她在日记写道:"当我在党的教育下,逐步树立了一切为着孩子的成长,一切为着祖国的未来这样的信念时,我千方百计地去钻研我的工作,如饥似渴地去补充我的知识,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有了这个信念,个人的安逸、家庭的幸福,如有必要,我都能牺牲;有了这个信念,什么样的屈辱我都能忍受,什么样的磨难我都不怕;有了这个信念,所有那些瞧不起"孩子王"、瞧不起小学教师的世俗观念,都不能使我动摇,我都可以象抹去一缕蛛丝一般地把它丢在一边……有了对所从事的工作的执着的热爱,再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斯霞老师是全国基础教育战线一面鲜艳的红旗,是千千万万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是共和国基础教育的见证,是一座教育的富矿,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研究。 学生们也都把她看成知心的母亲一样 斯霞的母爱教育在盐城广为流传 谢谢!!!! 愿与各位共同学习!!!! 愿与各位共同提高!!!!:handshake :handshake 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