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案例
南京市秣陵路小学 叶微2009年2月24日南京市小班学校一年级数学教材研究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18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2、使学生在画一画、围一围、折一折、拼一拼等操作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形与体、形与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树立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主动与小组伙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借助已有知识经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过程。
教学难点:感受面。
教具、学具准备:
1、每组准备学具:圆柱6个;正方体6个;长方体6个。(共4组)
2、每人准备学具:钉子板每人1个;直尺;水彩笔3支。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搭积木:喜欢搭积木吗?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积木,你们先商量一下要搭什么形状,然后在小组里共同搭一个喜欢的作品,过会儿,我请小朋友介绍给大家听。开始!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谁来介绍一下,你们小组搭的是什么?
一、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1、分类。
(1)每个小组的作品叶老师都很喜欢,你们都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呀?认识他们吗?(认识)请在小组里把这些积木按形状分分类。
(2)小组活动,师巡视观察。(小组长要有序分工,保证人人参与到活动中来)
(3)集中到一个小组:说说是怎样分类的。(遇到三棱柱教师提一下带过就可以)
(4)其他小组和第5组分的一样吗?(一样)你们真棒!请组长把积木轻轻地放回篮子里。
2、感受面。
摸一摸。
(1)示范:这是什么形状?(长方体)看,老师摸了摸长方体的这个面。你们想不想摸一摸长方体的一个面?(想)
(2)请同学们在小组里拿出一个长方体摸摸它的一个面,你有什么感觉?(示意学生不说)
(3)再拿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圆柱摸一摸它们的一个面。
(4)提问:刚才我们摸了摸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一个面,你们有什么感觉?先想一想,在和小伙伴交流一下。
(5)指名说,小结:平平的,滑滑的,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呀?
画一画。
(1)那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平平的,滑滑的面画下来?你想怎么画?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描下来)
(2)出示题图:你说的是不是这样?
(3)提出活动要求,教师边演示边介绍:老师先来画一个,比比谁看的最仔细!先拿一个长方体,选一个你要画的面,将它放在纸上,用水彩笔沿着长方体的一周描下来,注意在拐弯的时候要特别小心,按住长方体的手不能移动。
(4)听明白了吗?选一个你喜欢的形状,把它的一个面画下来。
(5)学生画,教师巡视,有目的的指导。提示:画的快的小朋友可以再画2个)
(6)展示学生的作品:选择四个有代表性的介绍一下:(指学生手中的形体)你用的是什么形状?画的是哪个面?是不是呢?用这个积木重合着比一比。(到另一种长方形时)谁来猜猜他是用哪种形状画的?画的是哪个面?上来比一比。(问这个同学)猜的对吗?
(7)老师也把这三种形状画在了纸上,出示。
(8)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观察这两组图形,它们的形状一样吗吗?哪里不一样?
小组交流你的发现,教师到小组里和学生交流。
组织全班交流。(指正方形:四四方方)这种图形呢?(指长方形:有长有短或长长的)
这个图形和前两种图形相同吗?(指圆:圆圆的。)
(9)讲解:像这样的图形我们给它们起个名字,叫“长方形”,像这样四四方方的图形,我们叫它正方形,而像这样图形,我们叫它圆。(教师依次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圆)学生读一遍。 (10)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图形王国,认识这三种图形。(揭示课题:认识图形)及时反馈:小朋友们,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图形啊?(指2人说,再齐说)
(11)小组集体反馈(组长负责检查,人人都要能找到指定的图形):
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和一个圆柱,你还能在这些物体上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吗?找给你的小伙伴看看。
3、巩固新知,教学“试一试”。
(1)出示插图:除了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上我们能找到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以外,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些图形,叶老师就带你们到学校的娃娃报馆里找一找。
(2)出示:报馆标牌(长方形)、橱柜门(正方形)。
(3)除了报馆里有这些图形,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出示:这些标识你们认识吗?路标(圆)、防火\厕所标志(正方形)。
(4)小组活动:除了刚才老师介绍的以外,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的?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指名反馈,注意学生语言的规范。如:课桌的表面是长方形;挂钟的钟面是圆;开关的面板是正方形……
4、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二、活动练习。
1、做图形——“想想做做”第一题。
(1)认识了这些图形,想不想动手做一个?介绍: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钉子板。像这样(边介绍,边演示)用橡皮筋在钉子板上能围出长方形。(展示)你们会围吗?请围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作品,指着正方形“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围的?”(带着学生感受每边的格数相同)
2、画图形——“想想做做”第2题。
(1)做出了长方形、正方形后,想不想再动手画一个?我们要借助方格纸和直尺。
使用时,将直尺压在格子线上,用铅笔紧紧贴着尺子画直线(边示范,便讲解,画好一条长和一条宽之后,问学生:接下来怎么画?请一个学生上来指指)瞧,一个长方形画好了。
(2)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打开书第17页,先画一个长方形,再画一个正方形。
(3)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困难生。
(4)展示学生作业,有没有和他画的不一样的正方形呀?(如果只是大小不一样,教师说“虽然他们大小不同,但是都是正方形”;如果有错误的,教师问“他画的对吗?谁来指一指错在哪里?”
3、统计图形——“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图:老师这儿还有很多图形,都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打开书第18页,请你先仔细观察一下。找出圆,在圆里面写上“1”。(学生活动)再找到所有的正方形,在里面写“2”,(学生活动)最后请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在里面写“3”。(学生活动)
(2)数一数,每种图形分别有多少个,填在左边的表格里。
实物投影学生作业展示。(如果有错误,注意纠错)
三、拓展提高。
小组研究性学习——
1、老师这里有一个正方体,我在它每个面上都标了序号,你们能不能在上面选几个面来画正方形?(能)
2、出示要求:探究性学习要求:组长先从篮子里取出一个有标记的正方体,要求组员按照顺序轮流在这个正方体上选一个面画正方形,每画好一个面就换另一个面,注意不要重复;每个组员都画好后,在讨论一下,比比画出的正方形,你们有什么发现?
3、小组画,教师巡视。
4、小组研究,教师巡视。(注意及时引导用重合对比的方法进行验证)
5、组织汇报,可能发现:正方形的形状是一样的。(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研究性作业。
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我们发现了正方体上的每一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发现长方体上的秘密,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这个秘密留给你们回家去研究发现,明天上课时我们再来交流一下。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有哪些收获? 供学习参考,:handshake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辛苦了:victory: 谢谢分享:handshake 这部分内容还真是难上哦~~~特别是画图形的部分。 :handshak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