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inshan 发表于 2009-3-19 12:45:26

于永正《荷花》实录

于永正《荷花》实录


师:今天在这里给大家上课,希望你们能喜欢。上课前,给大家介绍个人物。
出示课件:叶圣陶(1894—1988),又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写过许多小说、童话、散文和教育方面的著作。
于:谁的数学学得好?算一下叶圣陶先生活了多大年纪?
生:94岁
于:是的,他活了94岁,高寿。他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对陶先生的散文风格和特点是什么呢?
课件出示:他的散文描写细腻逼真,感情朴实,意味隽永,语言洁净。
于: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大家把右手抬起来,我们一起来板书。(板书:荷花)
于:看我写个名字。(在荷花左下写叶圣陶)当我在课题后面写下这个名字的时候,你看出了什么?
生:这篇文章是叶圣陶写的。
于::对。当你知道这篇课文是他写的,你心里会怎样想?即使这篇课文没读过。
生:课文一定很美。
生:课文一定写得流畅,语言很好,很洁净。
于:究竟好不好呢?请你们读书。认真仔细地读。过去的人啊,把读书叫“煮书”。(板书:煮书)饭可以煮,肉可以煮,怎么书也可以煮呢?
生:就是叫我们多读,反复读。
于:多读,读熟,就像煮肉一样,熟了就有味道了。(板书:读熟)读得不满意的句子、段落要反复练。下面开始读书。
(学生反复读书,教师巡回聆听、指导)
于:谁把课文煮熟了?(走到一学生眼前)说说你读了几遍?
生:……
于:读了以后,都有了初步的体会了。老师有,你觉得哪一段好,哪个词用得好,你把它画下来,再仔细去读去品味,想一想,好在哪里。(板书:品味)你边画边读,边品味。像吃东西一样,要品出它的味道来。
生边画边读。并让几个学生把一些词语板书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继续读画的词句。板书如下
清香
挨挨挤挤 仿佛 赶紧

饱胀……破裂似的
翩翩起舞
于:从你们画的这些词中, 我就能看出你们是煮出点味道来了。这个同学把1、2、3、、4自然段全部画下来了,为什么?大家都思考。好多同学把2、3、4自然段画下来了,肯定有他的想法。同学们,煮书要反书煮熟,要好好品味,要抓信关键词句,这是品味的第一步。然后再仔细读。例如这个同学写的“赶紧”、“清香”,为什么喜欢它,从这些词语中你看出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你把你的感受写在这个词的旁边,把你的理解写在书上,这叫进一步品味。等一会儿我们来交流。(学生加批注)
于:(看一个学生写的批注)你看这同学,他是这样写的:“从赶紧一词看出他十分喜欢荷花”这就是品味。
于:怎么样了?体会出来了吗?咱们交流一下,你们都画了那么多关键词语,谁愿意说说“赶紧”这个词语你是怎么理解的?说说你写的批注。
生:我被它吸引了。
生:我被香气迷住了。
生:我希望快点看到荷花
于:你怎么读能把这个词的意思读出来呢?
(生有感情地读这个词,读得有有味道)
于:不错!大家一起读(学生再齐读赶紧这个词,有名显进步)
于:急啊!迫不及待,我们齐读这一段好吗?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于:体会得好,这叫真正地读懂了,没见荷花就闻到了清香,是淡淡的香味,多迷人啊!“清香”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写出了荷花香味的特点。
生:这么远就闻到了香味,说明荷花开了不少了
于:你的理解很独特,我都没有这样想过!(说完带头为其鼓掌)
于:(指着“挨挨挤挤”)齐读带有挨挨挤挤的那一句话。
于:你们都 画了这个词,你从这个词发现了什么?读读你们的批注。
生:荷叶很多
生:荷叶很挤,很茂盛。
于:还有更准确的词吗?
生:荷叶很茂密
生:荷叶像亲密无间的朋友一样。
于:(点头)像亲密无间的朋友!理解得多好哇!在叶圣陶的眼里荷叶是有生命,有感情的,真好,你读读这个词。
(生读,但平淡)
于:谁能读出这个词的意思来?光读这个词。练练。
于:注意:荷叶不是打架,不是抢地盘,是好朋友。再读读这句话。(学生齐读,人人面带笑容,读得活泼,让人听了感到荷叶确实多,而且像亲密无间的朋友)
于:书越读越好,越来越有味道,这就是煮书。
于:指着冒字,我要表扬这位同学他对了。很多人把这个字写错了,这字上面不是“日”也不是曰,而是
,最早啊是帽子的意思 ,像不像啊?是个象形字。后来又加了个“目”字变成了会意字,再后来又加了个巾字,表示裹在头上的头巾。现在专指帽子了。“冒”的本义现在没有了,很同学刚才画了“冒”字,你从这个冒字当中看出了什么?
生:白荷花“突然”从荷叶中长出来。
于:是有点 突然 的意思。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生:冒 说明花长出来不容易,因为荷叶太多了,挨挨挤挤的。
于:是的,体会得多好呀!因为叶子“挨挨挤挤”,很密,才会冒出来,它长出来不容易,是钻出来的,所以说你说它顽强也很对。你能把这个词的意思读出来吗?(指名读:冒,读得很有力量)
于:读得真好,多有精神啊。说明很有生命力。有生命力,但读是不一定太用力。不用大力气,也能读出它的精神来。一齐读读这句话。
于:再往下看。从“饱胀”这个词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马上破裂
生:荷花要展开了
生:鼓鼓的,含苞欲放
生:也可以看这朵荷花开了以后一定很大。
于:说行好!谁能把第2段读好。(一个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于:如果你亲眼看到荷 花你会读得更好。(放课件:白荷花姿态万千,洁白无瑕,有全开的,有半开的,有花骨朵儿。)
生:(看完图片上的花骨朵儿,一学生情不自禁地)含“羞”待放。(众笑)
于:这是你的创造,很好,羞答答的,给他点掌声!相信你们看过画面会读得更好。
(生自由练习朗读第2段)
于:再看第4段的“仿佛……翩翩起舞”这个词(师指翩翩起舞)什么意思?
生:轻快地跳舞。
于:你预习时肯定查词典了,是不是?这个习惯好,这叫踏实,踏踏实实地学习。翩翩就是轻快的意思。文中的“我”真成了荷花吗?真的在跳舞吗?
生:是幻想
生:是想象
于:这是文中的“我”的想象,还可以看出“我”怎么了?
生:看得入迷了。
生:入神了。
生:他仿佛身临其境了。
于:看得入迷了,忘记了一切了,这还叫什么?还有更准确的词语吗?
生:他完全陶醉了。
于:表扬他!(掌声)是的,忘记了一切,如痴如醉。既然陶醉了,入神了,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谁读得让人有如痴如醉的感觉?(学生练读)练得很认真,咱们休息一下,下节课再读。

[ 本帖最后由 xjinshan 于 2009-3-19 12:46 编辑 ]

xjinshan 发表于 2009-3-19 12:47:24

领略一下名师的风采。

jsjfxx 发表于 2009-3-26 08:41:17

学习了,:handshak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于永正《荷花》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