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过百 发表于 2009-4-3 09:16:20

《台湾的蝴蝶谷》第三小节教学设计

《台湾的蝴蝶谷》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奇异景色。课文语言优美,富有韵律,还具有较强的画面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借助教材,可以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走进台湾,了解台湾,激发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祖国的宝岛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第二自然段写“蝴蝶谷”名称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具体形象地描写了蝴蝶谷的迷人景象;第四自然段写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在读中感知、感悟蝴蝶谷的美景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如何让孩子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是教学的难点。
第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这段运用“先总写,后分述”的构段形式,描绘了蝴蝶谷里“非常迷人”的景象。下面写了两种情况,一是“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虽然色彩单调一些,但在阳光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另一种情况是,“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显得“五彩缤纷”,好像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我认为教好第三自然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通过第三小节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在读中感悟文章语言富于变化的特点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在读中内化语言,积累背诵,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体重过百 发表于 2009-4-3 09:16:57

第三自然段教学设计:
1.那么多的蝴蝶从四面八方涌来,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这时台湾的蝴蝶谷会是什么景色呢?
2.那么作者看到了什么?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三小节。
3. 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蝴蝶谷的哪个特点来写的。(板书:非常迷人)
4.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非常迷人”是什么意思。哪些语句写出了蝴蝶谷的非常迷人?(读书回答)
5.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情况,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再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然后全班交流。
6.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蝴蝶谷的迷人。
第一种情况是:“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虽然色彩单调一些,但在阳光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理解“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另一种情况是:“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显得“五彩缤纷”,好像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和插图创设的情境去体会、领悟,并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体味比喻句,是如何把蝴蝶飞舞时轻盈的样子呈现在眼前的。
7.两个蝴蝶谷的情况不同,作者的表达也不同。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蝴蝶谷的“非常迷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8.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领略蝴蝶谷的迷人景色吧!老师来读第一句话,男同学读二句,女同学读第三句。边读边想,通过这样形式的朗读,你又发现了什么?
(这段是按照先总起再分述的形式来写的。)
9.尝试背诵。
让我们把这美景、这优美的文字,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咱们试着背一背好不好,先回忆一下不同情况的蝴蝶谷都是什么样的?自己轻声试着背一背。
谁愿意试着背给大家听,其他的同学也可以小声的和他一起来背。
我们一起来!没有把握的同学可以看着书读一读。
10.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两种不同情况下蝴蝶谷的美景,突出了台湾的蝴蝶谷“非常迷人”这一特点。

体重过百 发表于 2009-4-3 09:17:15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抓住一个关键词“语言”。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崔峦语)
1.读出情。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如古人所说,“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但觉神入文,文入心,永不失矣。”在设计时,我加强了读的指导,读出画面,读出情感,读出见解,读出方法。
2.品出味。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语言怎么个丰富,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有特点,怎么个有魅力,通过阅读感悟,读出感觉,读出心得。
3.悟出效。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味词句的表达效果。我通过抓住“非常迷人”,以及比喻句的教学,让学生既“得意”,又“得言”。
4.习得法。在设计时,我既考虑到通过教学,不仅让学生知道本文“总——分”的构段方式,比喻联想的表现手法,还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bfy 发表于 2009-4-5 11:57:55

赞同

迷你猪 发表于 2009-6-1 20:00:54

设计的有道理。

月上中天 发表于 2009-9-5 09:40:44

谢谢分享!辛苦了

张树春 发表于 2009-10-24 20:16:02

质量较好,谢谢分享

张树春 发表于 2009-10-25 18:40:57

质量较好,谢谢分享

月上中天 发表于 2010-2-14 15:24:59

谢谢共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台湾的蝴蝶谷》第三小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