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资到位
绩效工资到位绩效工资到位,
看看咱这社会。
自古教师地位,
好比老酒回味。
天天喊着到位,
不见工资涨位。
物价提高地位,
教师教学很累。
啥时提高地位,
愚人自娱安慰。
福建摸底调查教师公务员收入 为发放补贴作准备转载请注明出自教师之家
福建省实施中小学校绩效工资的步伐越来越近了。记者昨日从省人事厅获悉,福建省正在对中小学教师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收入进行摸底,以便为制定出台绩效工资实施意见提供依据。此前,省政府曾出台文件要求各地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收入水平不能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待遇。我省计划实施的绩效工资制度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改革,将进一步确保分配制度兼顾公平与效率,体现劳动者的价值。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等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执行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标准。一个月基本工资的额度以及地区附加津贴将纳入各地中小学的绩效工资。根据初步计划,新的收入分配制度入轨后,各地学校不得在国家收入分配政策以及工资列支渠道之外,直接或变相发放津贴、补贴和奖金,各中小学将杜绝资金渠道混乱的现象。
本次教师与公务员工资的摸底工作将教师与公务员按照不同的人员分类划分为不同等级,其中公务员行政人员共分10个等级,教师中行政人员分为7个等级,专业技术人员共分6个等级。中小学教师的收入统计不含教龄津贴、特级教师津贴、特殊教育津贴等特岗津贴和提租补贴等改革性补贴。 (记者 祝健)
低调,绩效工资不差钱
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的宣传造势很是沸沸扬扬。钱还是个泡影,会倒是开了不少。这不,周一又是一个半小时的加时会,主题依然是绩效工资,却莫名其妙地冒出一个关键词——“低调”。于是乎,低调由会上蔓延至会下,成了名副其实的校园流行语。上班来早了,有人提醒你要低调;下班铃响了还没有走出校门,有人说你不低调;与学生谈话声音高了,自然会想到低调;就连上厕所发出点响声,也成了不低调的笑柄……领导的幽默让这个并不新鲜的词汇再次火爆,那架势,绝不亚于今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小品笑过之后,总会给人留下一些思考,那么,“低调”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深刻呢?
虽然我不是什么前卫人士,但对现如今出现的一些流行词汇,还不至于一无所知,所以,低调的意思我大致知道几分。为了慎重起见,又在网上百度了一下,其定义是:表示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不张扬。这句高度的概括,又让我联想到:不娇揉造作、不装腔作势、不自以为是、不好高骛远。即使你认为自己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要学会藏着掖着。不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不抢着出人头地。这样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和谐相处,不显山不露水、不招蜂引蝶、不唯我独尊。当别人夸夸其谈、故弄虚玄时,你尽可以养精蓄锐、悄然潜行、保持大智若愚的最佳姿态,拿自己实实在在的成就于无声处爆响一声轰天惊雷……
可这些与我们的绩效工资有关系吗?如果说有,那也不是才的问题,而是钱的问题。对于才,低调是隐藏自己的能力不显露,前提是你要有能力;一样的道理,对于钱,低调是隐藏自己的钱财不张扬,前提是你要有钱财。没有钱,你有什么资格谈低调?就凭我们连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月平均2000元)都达不到的那点薪水吗?这点钱,你能跟谁去谈低调?商场老板?还是国家公务员?就是一般的打工仔,一年两万多的收入,也不是我们可以比拟的。我不明白,领导怎么会想到在钱这个高调的话题上,要求义务教育教师这个清贫的群体保持低调。
是的,教师要加薪了,而且还不低。按《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这是什么概念?什么事情只要以法律的形式呈现,你想低调都不行。因为法律是面向世界的,地球人都知道,你都不低于国家公务员了,还有什么必要藏着掖着的装低调,搞得像拿了见不得人的“回扣”似的。
遗憾的是,地球人并不知道教师加薪的辛苦。公务员一个“阳光工程”就轻松地将平均13200元的津补贴变成了房贴、车贴……教师呢?守着沧海变成桑田,看着津贴变成绩效,还得保持着低调,防着这还没有到手的钱变得鸡飞蛋打。也不知道是谁又盯上了这点钱,所谓“非义务教育不在这次加薪之列”,指的是高中还是大学?怎么感觉有一点自造矛盾,挑起内讧的嫌疑?怎么想,都觉得侮辱了高中老师和大学老师的品位。
从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实施,到2008年底**总理郑重重申:“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教师加薪的泡泡越吹越大,这到底是谁不够低调?我们都已经习惯了这只有雷声没有雨点的日子,怎么就没有人肯理解我们那点可怜的期盼呢?
谁都可以对你说低调,因为你是老师,头上有高调的光环照耀,你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沐浴的阳光不少了,所以,不要再羡慕别人的“阳光工程”;你的精神多么富有,你拥有桃李满天下的回报,所以,也不要在乎什么津补贴。“不要和别人比,做人要低调。”
这话怎么听起来这么别扭。是谁将公务员作为教师的参照?是法律。是谁把教师与公务员相提并论?是总理。是谁一次一次不厌其烦地带领我们欢欣鼓舞?是领导。如果不是法力的威严,总理的魄力,领导的热情,我们再有童心,恐怕也想不到这样的攀比吧?
现在好了,别人用一张画饼把你的胃口吊起来了,然后又对你说低调,就像是叫了一群战士,奋斗了很久,到了最后关头,到了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收起枪说,我不打了,我热爱和平……
这是什么意思?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可爱的背后隐藏的深意?
可爱也好,幽默也罢,低调不可能是空穴来风。于是有点心慌。担心低调背后的隐情;担心那个泡泡又要吹炸了;担心这个低调会成为赖帐的前奏,“空调”的序曲。不是怀疑法律的威严和总理的魄力,毕竟中央财政投入的120亿元,按照平均分给1200万中小学教师来算,每个教师每年得到的只有1000元,而教师绩效工资要比照公务员的水平,按照每人每年1万元的低标准,地方财政至少要给每人补上9000元。
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财政,不说地方财政“也差钱”,就是不差钱,他们会足额给你发放工资吗?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政府官员,给教师发足了薪水,教师们会当面感谢你吗?你的上司会欣赏你吗?你能因此高升或从中得利吗?如果不是屈于压力,你也会把钱投入到修路架桥建工程,又有政绩又能谋利,何乐而不为呢?天高皇帝远,也真的担心那剩下的9000元落不了实,我们敬爱的温总理如何下得了那个华丽的台阶。
忽悠,忽悠,继续忽悠,房车津贴已加足。
低调,低调,永远低调,绩效工资不差钱。
横批:教师不是公务员
期待教师工资省级统筹
2009-03-312009-03-31 09:46:00 来源: 青年时报(杭州) 第一视点日前教育部发出通知,今年开始,全国各地中小学新任教师应全部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公开招聘考试,按规定程序择优聘用,不得再以其他方式和途径自行聘用教师。(3月30日《新京报》)
按照教育部的说法,坚决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教师队伍,严禁在有合格师资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重点做好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严禁聘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担任专任教师。一个众所周知的经验是,当一项工作被特别重视的时候,往往是这项工作问题高发之际。以此视之,当前教师招聘存在的黑幕可能较严重,而这直接影响到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上,教师队伍素质的稳定、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说决定民族未来。然而,省级统一公开招聘理论上只是解决了“进”的问题,与之一个派生的现实是,当前由于教师待遇的不能有效保证,不少教师心绪浮动,甚至部分优秀教师直接选择了一走了之。如果不能解决“出”的问题,那么教师队伍素质的稳定、提高必将大受影响。
教师待遇不能保证的根本原因在哪里?两点,其一,地方财力的有限;其二,地方财力投向的偏废。这一点,在基层表现得尤为明显,虽然教师法、国务院文件都明确要求教师工资参照公务员,但在现实语境中这一规定只是“水中月”,只能让教师“徒伤悲”。受教师省级统一招聘启示,教师工资为什么不能省级统筹?
如果教师工资也能省级统筹,以省级财政投向的可靠性、公共性、良心性,教师的工资待遇将能得到很好的保证。更为关键的是,省级统筹后,事实上存在的城乡教师收入剪刀差问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将会得到极大释放,城乡教育水平将会得到显著提升。
就操作来看,工资省级统筹固然涉及到方方面面,可能有点难度,但再难也没有基层教师的生存难,当他们连工资都不能保证时,怎么要求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
教育担负着一个民族的希望,从民族复兴角度看,我十分赞同中小学新任教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公开招聘考试,但同时也希望能看到教师工资省级统筹。或许我们都应该走走基层,去看看那些乡村教师。看看他们期盼的眼神,听听他们心底的冀望,我们就会明白工资省级统筹的重要及必要了。
省级统筹后,事实上存在的城乡教师收入剪刀差问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将会得到极大释放,城乡教育水平将会得到显著提升。 总理在和一名乡村教师网上交流时,回答了他有关教师待遇的问题。总理的回答还是令人鼓舞的,尤其是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像我等在乡镇中小学任教的教师更是为总理的答复感到高兴,毕竟提高教师待遇、给教师涨工资有眉目了,尽管还没有出台具体措施,还是足以让人欣慰。
从网上搜索得知,山东省教师绩效工资的核算标准已经出台了,总之是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标准。当然具体数额还不得而知,文件规定是每学期集中发放一次,也就是半年集中发放一次教师绩效工资。资金来源由中央拨款和地方自筹两大块组成,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师的平时表现和德、能、勤、绩等为教师打分,将得分与绩效工资数额挂钩,即得分是绩效工资发放的参照和标准。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一名乡村小学教师,我唯一期盼的就是如下几点:
1、县直单位和乡镇单位教师在绩效工资发放上能够标准统一,一视同仁;尽量消除城乡差别,不要让辛苦的乡镇教师寒心;如我们县,乡镇学校教师每个月扣除80元,作为教师“绩效工资”,每学期发放一次,至今施行了4年,而县直各单位从未施行如此“绩效工资”,每个月计时工资都是足额发放;
2、在教师考核上杜绝暗箱操作,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让广大教师心服口服,坚决反对领导搞一言堂!教师的考评完全由领导说了算,评分、统分、定等级等等一切都在领导掌控之下,完全剥夺了普通教师的权利。以我们乡为例,原来教师聘任及职称评聘时,考评小组成员都是校区领导和乡教管办领导。即使出于形式,制定几名普通教师参加,也是领导的亲信、抑或是傀儡。这样在考评时很难做到公正透明,根本不可能按照教师的实际工作成绩和贡献予以评定。人际关系决定一切,德能勤绩靠边站!如果你和领导关系很铁、或是领导的“关系户”(大爷、叔叔、兄弟姐妹、大舅哥小姨子之类),那可以算是进了保险柜,评上优秀没问题,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如果你和领导关系不怎么样、甚至有点紧张的话,你要小心了,即使你平时工作玩命、工作成绩辉煌,领导眼里也视而不见,给你评个一般就满面子、给你个“不合格”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此时,你也无需争辩,须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3、真心期望教师的绩效工资数额不会再“缩水”,别再被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层层截留之后,才**教师户头上。希望各级部门加强监管,能真正做到“专款专用”,让广大教师放心、安心、舒心,真正发挥绩效工资“提高教师待遇;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从制定标准,到教师量化考核,直至绩效工资的发放等各个环节,都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按劳分配,让每个教师心服口服。
希望好经被歪嘴和尚念歪的情景不要再现!!!!
山东考评中小学教师实行绩效工资
记者 赵秋丽 通讯员 吕善锟 发布时间: 2009-03-18 07:12 来源:光明日报本报济南3月17日电 为杜绝片面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教师进行评价和奖惩的现象,山东省教育厅着手制定《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价指导意见》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考评指导意见》,日前该《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出炉。根据《意见》,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将实行绩效工资,今后,山东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将根据考评结果拉开等次,考评不称职将不发放绩效工资。
《意见》规定,考评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履行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教师职责、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实绩。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效等四个方面,每项权重不得高于40%。
考评等次分为称职和不称职。职业道德考评达不到基本要求的,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的,从事有偿家教以及其他有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等违规违纪行为的,有以上情况之一的教师均被确定为不称职。学校也可根据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的要求,对考评称职的教师,经评选进一步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或更多等次 绩效工资让我欢喜,让我忧! 应该是好事,只不过要有耐心。 忽悠,忽悠,继续忽悠 忽悠,忽悠,继续忽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