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标题:
江苏省阜宁县中小学教师现状调查:
[打印本页]
作者:
烟水茫茫
时间:
2008-9-10 22:27
标题:
江苏省阜宁县中小学教师现状调查:
江苏省阜宁县中小学教师现状调查显示:
教师队伍老化 师资结构失衡
阜宁县农村小学30岁以下的教师偏少,40—60岁这一年龄段的教师占主体;小学生总数呈逐年递减趋势;农村小学教师高职称人数居多,但学历层次偏低。
送课下乡 张治平 摄
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制约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日前,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在苏北阜宁县(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主要采取三种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和面对面访谈。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41份。我们实地调查了阜宁县的古河、罗桥、芦蒲、陈集、沟墩5个乡镇,并访谈了杨集、三灶、北沙、板湖4个乡镇11所中小学的32位教师(其中包括两位自愿到苏北农村支教的大学生)。通过调查统计,我们得出了阜宁县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规模、教师年龄结构、职称和学历等相关数据。
学历结构不尽合理
由调查得出,在阜宁县城镇、农村人口总数变化不大的情况下,2005-2007年小学教育规模的趋势是:镇中心小学数比较稳定,中心城区小学数略有扩大趋势;而农村一般小学数逐年递减(2005、2006、2007年分别为31、20、8所),村级教学点数逐年递增(2005、2006、2007年分别为33、39、47个);小学生总数呈逐年递减趋势,一般小学和教学点学生人数递减幅度较大。 而最近三年阜宁县(乡)初中在校学生数和班级数均呈减少趋势,而高中无论是在校学生数还是班级数,2005—2007年均呈上升趋势。 据资料显示,阜宁县小学高级职称以上人数以41—60岁这一年龄段为最多(其中县镇为771人,农村为1256人),主要分布在农村小学。小学一级职称主要分布在26—40岁这一年龄段(其中县镇为736人,农村为316人),以县镇小学教师为主。 不难看出,年富力强的教师多集中在县镇小学。而农村小学30岁以下的教师偏少,40—60岁这一年龄段教师偏多,说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呈老龄化趋势。阜宁县初中、高中教师基本情况跟小学大体相同。 当地教师学历结构方面,由表一、表二可以看出,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人数很少,高中学历(相当于中专学历)人数偏多,同时还存在着高中以下学历,即不合格学历。中学教师学历层次较高,低学历(中专学历)人数很少。 除此之外,我们还对阜宁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农村一般小学、初中教师工资待遇偏低,而县镇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工资待遇相对而言好于农村。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农村小学、初中办学规模因生源逐渐减少而逐步缩小,高中目前相对较稳定,规模有提升趋势。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小学、初中接近退休的老年教师居多,县镇初、高中教师趋于年轻化。农村小学教师高职称人数居多,但学历层次偏低。县镇教师的工资待遇较好,而农村教师偏差。
尝试分层培训制度
业务技能培训。针对新课程、新的中高考模式,我们可以科学统筹,采取以省教育学院和其他省属师范学院为主的省级新课程培训,同时开展市、县教师进修学校为主的市、县级新课程培训。在培训的同时,各级培训点要对参加培训的教师严格考核,层层把关,确保培训质量,使每位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培训中能及时得到提升。 校本课程培训。除各级培训点的业务技术培训外,还可进行校本课程培训。对农村小学要建立完小联片的管理体制,并在时间上给予保障,可以每月利用双休日集中培训一次,为教师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培训资源。学校要培养树立自己的土专家,发挥引导带动作用;同时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协同作战,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要加大校本课程培训的针对性。偏僻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专业能力、学历层次、年龄结构等方面差别较大,所以在培训中应尽量尊重教师的个性差异,实施分层培训策略。县镇和乡村提出统一要求,然后由教师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确定自己的侧重点和培训目标。 学历达标培训。为尽快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各地可出台一些跟工资待遇挂钩的奖励措施,引导激励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函授、自考、开放教育、网络教育等成人培训。
积极充实师资力量
建立城乡教师互动交流制度。由于当前农村县镇和乡村在办学规模、格局、教师层次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各地可建立健全城乡教师互动交流制度,定期开展城乡教学观摩活动,使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交流中不断成长。 提高农村艰苦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建议相关部门及时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尤其是那些长期在边远地区默默无闻工作的教师。通过激励措施,也吸引一批新分配的优秀师范毕业生深入农村任教,逐步充实农村师资力量。 职称晋升政策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科学而合理地制订出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的优惠政策,如可以加大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的比例等,使一线教师能体会到在农村工作的优越性。 建立健全教师业务考核机制。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无论是师范类还是非师范类的教师,都必须严格进行培训考核和新教师资格认证工作。对在职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试行年考制度,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并将考试结果与教师评职、晋级、评优等挂钩,使教师的业务能力永远处于进取状态。 健全切合实际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制度过分注重甄别选拔的功能,淡化了评价本应具备的反馈、改进功能。因此,新的评价体系要重视过程性评价,把评价与学校的日常工作、教师管理、教师的主动发展和自主反思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动态评价体系。如教师平时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有绩效评价,到了期末的评价就是一学期工作积累的过程,应吸引教师主动参与,建立民主评价机制和多元评价体系。由过分强调质化评价或量化评价向二者结合过渡。(江苏省阜宁县教师进修学校 陈永堂
)
作者:
ycxsh
时间:
2008-9-10 22:33
关注
作者:
刘祥
时间:
2008-9-11 04:21
关爱阜宁这可能也是普遍现象吧
作者:
jjxjjx8008
时间:
2008-9-12 12:33
我市也差不多
作者:
小太阳
时间:
2008-9-13 22:49
报道挺真实的
作者:
懒散人间
时间:
2008-9-14 16:02
欢迎光临 盐城教师联盟 (http://www.ycjsl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