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21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9-4 16:0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统一选修LOGO语言。“LOGO”语言是一种过程性语言。即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按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LOGO语言的语句集合,这些过程又可作为其他过程的子过程,组织更复杂地的过程,以此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因此LOGO语言具有模块化结构,程序设计方便、灵活。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发展需求,适时地为他们引入程序设计的思想,简单介绍一些基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程方法,让学生加深理解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为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个性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形成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本教材每课内容除教学内容外,还设有“导学牌”、“实践园”、“讨论坊”、“探究屋”和“成果篮”等栏目,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合作精神,体现了新课改特点。
二、教学方法及措施
1、注重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觉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在发展形成中,而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带着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思维。一般程序设计语言的创立目的是为了能编制出计算机上可以执行的程序,从而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它们在设计时,并不考虑是否适合小学生的特点,比如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绝大部分语言看不到它的执行结果、强调程序的结构化等方面都不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而LOGO语言,它的结构非常简单,语言十分精练,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会话性、生成性,便于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2、积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LOGO语言和机器人部分的选修,旨在培养和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和意识,帮助学生初步掌握LOGO语言、了解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和教学涉及的相关软件,面向全体学生,由浅入深,因材施教,耐心指导,启发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应注意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可尝试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互动与分层教学相结合,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均等的机会发展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用已学到的知识去积极探求新知识,利用教材中的 “实践园”、“讨论坊”、“探究屋”等思考性内容启发学生,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围绕任务去教与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引导学生从模仿到创造,继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3、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小学生学习时,可以先编制作出基本图形的过程,然后将各种功能的过程像搭积木一样,组合成更复杂的图形。用这种模块化的编程,既可以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较简单的问题,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计划、问题求解、培养分析和批判思维的技能。机器人的学习也同样应具备此种技能。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采取兴趣引导、任务驱动、主题活动等形式,将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融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始终,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问题”和“方法”的关系,从中学到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4、重视教学评价和学法指导。
信息技术的评价应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紧密围绕课程的基本目标展开;应当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由“学会信息技术”到“会学信息技术”再到“会用信息技术”;应当充分利用课程评价本身的教育功能,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引导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教师在评价时,要充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创新精神,并将优秀作品在课堂上广播展示。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触及程序的递归调用和机器人的创新设计,积极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5、加强教学研究,提倡集体备课。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和教学涉及的相关软件,用好配套的《小学信息技术》(选修)光盘。提倡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集体备课,深入研究教法和学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从而将素质教育的实施融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始终。



三、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9.1~9.3                        机动        9月1日上课
2        9.4~9.10                        第1课  认识LOGO       
3        9.11~9.17                        第2课  画楼梯       
4        9.18~9.24               
5        9.25~10.1          第3课  画虚线       
6        10.2~10.8               
7        10.9~10.15        第4课  画正多边形       
8        10.16~10.22               
9        10.23~10.29        第5课  画星星       
10        10.30~11.5        第6课  画风车       
11        11.6~11.12               
12        11.13~11.19        第7课  彩色世界       
13        11.20~11.26               
14        11.27~12.3        第8课  画组合图形       
15        12.4~12.10               
16        12.11~12.17        第9课  定义过程       
17        12.18~12.24        第10课 保存与调用过程       
18        12.25~12.31        第11课 编辑过程       
19        1.1~1.7                        第12课 带参数的过程       
20        1.8~1.14                        复习考查       
21        1.15~1.1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5 23:00 , Processed in 1.20306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