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120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我们该怎样备好一节课》专题讲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0 15:1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居苑小学  韩永继





今天,我们该怎样备好一节课?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备课重要,不言而喻。提起备课,几乎没有人比承担一线教学任务的教师更具有发言权的了。而教无定法,“如何使相对稳定的教材与不断改进的教学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思的问题。

一、 传统教学中有许多备课的“经典”,我们要继承。如:明确教学目的;把握一节课中的重点、难点;安排课堂教学流程、制定严谨的教学结构;课堂练习设计以及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关爱等。传统教学法里这些关于“如何备课”的经典之说,在现在乃至将来,仍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认识、理解与遵循。

二、教师备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 分析学生流于形式。考虑的是学生“应该的状态”,而忽视了“现实的状态”。出现两种情况:

1)以教师的水平看学生,结果是把学生看高了,课堂上学生“跳了又跳,还是摘不到果子”;学习新知识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看低了,课堂上学生“根本用不着跳,便摘到了果子”不利与学生的发展。(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学生在变化等)

2)把学生看作永恒不变的教育对象,忽视了地区的差异、城乡的差异、不同学校的差异、同一学校不同班的差异。

2 处理教材未能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大多只限于补充、调整一些习题上,很少更改例题,把着眼点放在理顺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上,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教师根本不去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

3、制定目标过分重视认知性目标,忽视发展性目标。就算有些教案涉及发展性目标,也只是“走过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

4、设计教学过程忽视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把错综复杂、动态的教学过程以“剧本”的形式加以具体描述,所形成的教案是“直线型”的,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未作充分准备和应急措施,一旦遇上便“置之不理”或“束手无策”。

5、撰写教案模式化。一些教师备课认为,一节课必须要有“旧知铺垫—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全课小结—布置作业”这几个环节,我个人认为,有些课是不需要“铺垫”的;有些课是不一定要“巩固练习”的,一切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5:55:55 | 只看该作者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策略

1、客观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2、制定明确、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实现教材新功能的变化。

以上两点是备好一节课的关键,我想把这两点结合在一起谈,并通过两节课来阐述我的观点。

例:一般应用题(例题1)(人教版第九册)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做多少套?根据在四年级和五年级两班学生的调查发现,不需任何提示,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例1。基于这个事实,假如我们将教学目标定在学生会做上,就太肤浅了。实际上编者的意图是以例1为信息载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解应用题,可以用摘录已知条件和问题来帮助理解题意,也可以通过画线段图帮助解题。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和能力,即要有自觉验算的意识,掌握验算方法。经过这些方法的训练,为下面进一步探究较复杂的应用题做好了知识、能力、方法上的准备。

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师:凭你现有的经验,你觉得怎样才能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生猜想: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1)受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迁移,认为“邻边×邻边”。 (2)经验比较丰富或其它渠道得到信息,认为“底×高”。 (3)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后再来求面积。 (4)可以用小方格来摆出它的面积。 (5)其它情况。

(说明,这节课设计了两种教学方案。)

第一种组织教学的方法:师:同学们出现了争议,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到底哪一位同学的猜想能经受住实践的考验。启发引导,用小方块摆一摆,能不能摆出它的面积。师:下面拿出准备的材料。投影显示操作要求:摆出这三个图形的面积。生拿出材料一, (面积1平方厘米)同桌合作,尝试摆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平方厘米生拿出材料二, 继续摆出面积。 学生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生拿出材料三, 同桌合作,再次摆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生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师组织反馈,请学生上台叙述摆出面积的过程。 学生反馈的情况一般有两种:不剪平行四边形,剪小方块拼; 剪、拼、移变成长方形来拼。 (此时,学生体验到:只要将不能摆的空白的部分移到另一边,马上就能摆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种方法科学,合理。)

第二种组织教学的方法: 师根据课堂上出现的实际情况,分组学习。(安排好桌位,提供给学生探究的材料,并提出探究的要求)。 第一组:提供三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一样长,但面积明显不同。(每生一份)要求:根据你的猜想,你算一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第二组:提供若干个平行四边形。要求:证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的道理何在? 第三组:同样也提供若干个平行四边形,要求:请想办法求出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第四组:提供(1)(2)(3)号三个平行四边形,[(1)号:底4厘米,高1厘米;(2)号:底4厘米,高2厘米;(3)号:底5厘米,高3厘米]要求:用面积单位一平方厘米的小方块尝试摆出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师在各组独立探究的过程中,巡视指导,及时调控。学习快的小组可参与其他小组的活动,或指导、或质疑,不同的想法在课堂上进行碰撞,并开始逐渐融合。各小组进行学习情况汇报,师组织辨析,引发争论......
3#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5:56:34 | 只看该作者
3、充分估计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构建非直线型的教学路径。

(1)传统教学中教师最怕的是课堂上出现“意外”。处理办法:排斥、消灭。

(2)目前课堂教学中最可贵的教学资源就是这些“意料之外”。处理办法:培植、利用。

(3)所以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a.显性基本功(三字一画;课堂语言;板书;制作教具等)

b.隐性基本功(课堂调控——信息的“重组者”;情感渗透——提升人格魅力)

面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的隐性基本功表现在: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中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束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的各种信息资源的“重建者”。教师面对各种资源,要学会筛选,去掉无用的信息,利用、重组有用的信息,推动教学进程。

4、大力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1)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时代,怎么学也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单向的、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落伍。

   (2)如何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变得日益重要。不仅要学到东西,而且要了解怎样去学,面对知识和信息日新月异的增加和变化,学生就不会束手无策。学生的头脑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和信息的处理和加工中心,他应该懂得知识和信息怎样归类,怎样取舍,怎样加工整合生成新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这种处理和加工的能力。

(3)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传统的教材观对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重视不够,而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这些因素才能得到培养。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其说是一种学生学习的方式,还不如说是一种教学的理念,我觉得后者的定义更加合适。因为并不是任何一节课都适合这种学习方式,但任何一节课都必须努力体现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髓——主动、健康的发展。

5、加强学习,使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加适应学生的要求。

学生感叹:“老师在课堂上只给我们压力,不给我们魅力。如果老师的课堂教学充满魅力,我们何尝不愿意好好听呢?”是呀!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多的是压力、是纪律的约束、是制度的约束、是规矩的约束、是习惯势力的约束,缺少的就是魅力。

缺少思想的魅力(只有编者的、作者的、参考书的思想);

缺少文化的魅力(课堂上无文化魅力的语言、无诗一般的语言、少一份人文气息的身姿);

缺少情感的魅力(“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亲其师而信其道”亲其师而乐其课也);

缺少艺术的魅力(停留在技术的层面,如何导入新课、如何提问、如何评价学生、如何板书、如何布置作业等已成一套模式,千人一面。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上海到新疆,连表扬学生都一样);

缺少个性的魅力(本来人如其面,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犹如白花园中的花朵:牡丹雍容华贵,芍药娇嫩鲜艳,月季月月吐新,迎春花小而灿烂。可是我们的课堂神州960万平方公里竟然惊人地相似,我们希望严谨的教师创造出严谨的课堂,豪放的教师创造出豪放的课堂,灵秀的教师创造出灵秀的课堂,幽默的老师创造出幽默的课堂。
4#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5:56:50 | 只看该作者
三、写在后面的话

学生的潜能是气体——你给其多大空间,他就有多大的体积;

学生的个性是晶体——他们各有自己独特而美丽的晶型,强迫他们按照你的意志去塑形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学生的身心是液体——压力过大,他便会从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撑破容器。

教育改革下出现的教育新名词很多,我们不必刻意的追求,它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搞教育只能靠我们一线教师自己对教育逐渐去理解,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所以,给自己订几条教育价值观,不随波逐流,受学生喜爱,使学生受感动,有感悟,靠人格魅力征服学生;干点实事,背好自己的课;别搞灌输,有趣,有内容就行了!

当然,用有限的几段文字来阐述“如何备好数学课”这一偌大的课题,实属不妥。好在选择这一话题的目的,并不是想将自己的观点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只是想通过这一形式,抛砖引玉,以尽快提高自己的教研、教学水平。有不当之处,敬请赐教。
5#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5:57:18 | 只看该作者
供学习参考,
6#
发表于 2009-4-20 18:00:4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7#
发表于 2009-11-10 12:22:42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
8#
发表于 2009-11-26 16:07:51 | 只看该作者
借用对老师进行培训,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6 10:56 , Processed in 1.1655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