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5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篇好文字:语言 人之本体 抑或“点拨的工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2 12:4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言到底是什么东东?

网路上发现一篇文字,足以引起关注语文教学的人士的重视。

语言  人之本体  抑或“点拨的工具”?
              黄 行 福
语言在人的世界中,到底有着怎样的地位?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又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
自从西方哲学界进入了“语言学的转向”之后,语言也好象时来运转,一下子从一般的交际工具变成了人的本体、世界的本体了。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
“语言并非只是一种生活在世界的人类所适于使用的装备,相反,以语言作为基础,并在语言中得以表现的是,人拥有世界。”
“语言铸造世界观。”
由此可见,在西方世界,语言的地位该有多高。
这些观点和思想,近年来被介绍到了中国,基本上成为中国语言学研究与哲学研究的主导性的潮流。一些研究者都在不同程度上,把语言作为世界的本体存在,作为思考一些根本性问题的切入点与思想资源。
在语文教育的研究上,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开始,这种思潮几乎成了语文教育研究的最为主要的时尚。最为典型的,是韩军于1993年发表于《语文学习》第一期上的一篇文章《限制科学主义 张扬人文精神》。在那篇文章中,韩军痛斥远教育中科学主义带来的弊端,大力倡导人文精神。在文章中,他指出:“语言是什么?人们一直认为只是交际的工具,是纯静态的逻辑的东西,是外在于人的客体。这种认识是偏狭的。深刻地说,语言也是人本身,是主体,或说人与语言互为主体;不仅是“器”“用”,更还是“道”“体”。它不同于数学中的图形、代码,不同于化学物理学中的因果传导装置,那些都是外在于人的,而语言是人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强烈的人道、人生、人性、人格意向。” “语言的意义并不等于事物的本义,而是言说者的解释义;语言的序并不是事物本序,而是言说者即语言编码者的序。也就是说,语言对事物只存在‘表现’,没有‘再现’。” “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性。语文教学实际就是语言教学,而语言本身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人本身,是人的一部分;它不是种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是主体;不仅仅是“器”“用”,还是‘道’‘体’。它满含主体情感,充满人生体验。因而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语言教育在人的成长,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在理论上讲究被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而由于语文教育效果不理想,因此也招来了更多的指责乃至否定。
以前,我也基本上持类似的看法。
今天,当我读了由陕西师范大学韩宝玉教授的力作《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之后,看法捎有改变。
在韩教授的这本语言学著作中,他并没有简单的沿袭这些年来的关于语言本体论的看法,而是独辟蹊径,从人的意义这个独特的角度,阐述了语言对人,对世界的意义问题。
他认为,在人的内部世界中,语言的作用显然没有人们所想象得那么大。“人的内部世界显然并不是由语言来单独支撑的,语言并不是建构人的内部世界的唯一材料。”那么,人的内部世界是什么呢?“是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与意识器官所意识到的全部有关主体与客体的内容。”而人的内部世界的内容,并不完全是由语言这一种媒介建构的,它包括了视觉形式、嗅觉形式、感觉形式、味觉形式、视觉形式等等。在这里,语言的作用是什么呢?是不是可有可无呢?作者认为,“语言,包括任何形式的信息代码(狭义的而后广义的),都是一种在人异常细蜜而精巧的内部世界中进行粗疏而含混点拨的工具。”即使说,在人的内部世界,语言的粗疏的,含混的,它远远没有人的内部世界那么精细、那么精巧。也即在人的内部世界,语言仅仅起到了一个粗疏的点拨作用。点拨什么?点拨人的内部世界那些由多种形式建构起来的内容。这是就单个人的内部世界而言。
那么,就整个人类来说,就人与人之间的视角来看,语言的作用又表现在哪里?这是一个更为根本,也更为重要的问题。因为语言就是为着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而产生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行为,也就没有产生语言的必要。作者认为,由于语言根本就不能单独充任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他认为,“语言形式除了它自身外本来什么都不是,这是由其代码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就是说,语言,本来仅仅是事物的代码,它并不是事物本身,离开了它所指代的具体指代的对象,就没有任何价值了。比如“树”,仅仅是“树”这一代码所指称的对象的符号,没有这一对象的存在,“树”这一代码就没有任何价值,仅仅成为一个纯粹的符号。“其次脱离开具体的环境,语言不可能有特定的意指。”“意指”就是意识指向。指的是人的某种外界事物的刺激下产生的意识指向。没有具体的环境,意识指向就不可能产生,语言就不可能发挥它的作用。这是说,语言的作用,离不开一定的具体环境,脱离了环境,其作用不发挥不了。“再次,如果没有人与生命体对语言形式与其指称对象进行联系,远是我们所能看见的具体形式而没有内容”。这是说,语言所具有的具体形式,与其所指称的具体对象,并没有天然的或者说必然的联系,他们之间的指称与被指称的关系,完全取决于人的作用,没有人这个生命体的牵连、“牵手”,两者是不可能会自动走到一起,并产生意义的。“树”这个符号,如果没有人在中间起作用,它是永远不会自动与它所指的对象联系的。所以,在这里,人的作用才是最大的,而语言不是。“最后,如果没有两个由相同或相近的感觉或意识与意识器官所建构的大致相近的内部世界作为支撑,语言代码则不能被赋予意义,没有被赋予意义,也就没有后来的表达。因为与语言符号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这就是说,语言能否成功表达,最为重要的是,交际的双方必须具备相近的内部世界,这是一个必备的、前提性的条件,否则交际就不可能成功。举个例子。如果我从未吃过菠萝,别人问我菠萝好不好吃,或者他向我讲述吃菠萝的滋味,我可能就难以理会,或最多只会利用自己吃过其它水果的体验进行理会,进行交际。一个盲人,你怎样向他讲述红色的热烈,他都是很难体会到的。因为在他的大脑里,根本就不存在红色的相关信息,缺乏相应的支撑。所以,作者告诉我们:“语言的作用首先表现在人与生命体利用自己的感觉与意识器官所获得的信息内容和信息形式建构起来的内部世界的沟通上。”离开了人与生命体的内部世界,语言的沟通作用就无法实现,这是作者在本书中的一个最为基本的观点与看法。
为了让他的这一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作者又强调:“语言符号在这里实际上所做的,并没有传达某种东西,而是在人与生命群体两头唤起已有的感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意指。在语言的两头,离开了人与生命体,它将什么也不是。”可以说,这是作者对语言作用的最确切的界定。
由此,作者断定:以前,人们所认为的有关语言的无所不能的论断,语言世界观的观点,是一个错觉,一个错误,是无限夸大了语言的作用。因为离开了人及人的内部世界,语言的作用将要大打折扣!
尽管在这部论著中,韩教授也告诉我们:语言在人、人类及社会的发展中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是使人类脱离动物界,成为万物主宰的原始推动力之一”,“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构成了人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人类社会存在、进步与发展的前提”……但是,韩教授却始终没有在脱离了人及生命体的内部世界这个意义上来谈论,始终做了这样的限定。
其实,我们只要看一看作者所使用的词语就可以明白这一点。用了两个“之一”,这是很慎重的,表明语言的作用,只是其中因素之一,而不是全部,更没有强调到唯一的、至高无上的地步。
我们就可以这样认为:语言的作用,仅仅在于点拨与唤醒,而不是其它!
此外,作者还告诉我们:随着人们对语言利用的熟练,语言运用的细蜜化的程度,也将促进人及生命体大脑内部世界的细致化与精致化。这是语言对人及生命体的巨大贡献。
那么,这对我们的语文教育由有怎样的启示意义?
笔者以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内部世界的丰富与建构,这是语文教育的最为重要的基础。因为语文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语言运用的教育,而语言这种交际的手段,恰恰又是以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为支撑的,这是语言运用的前提。那种把语言的作用无限夸大,最为直接的后果可能就是片面内强调了语言本身的价值,忽视了支撑语言发挥作用的前提与基础。如果说,语言本身真的就是“道”,就是“体”,那么语言之外的东西,还有必要学习吗?只要接触、学习语言本身就可以了。
当然,学生内心世界的丰富有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并不是让学生一接触外在世界就自然能够丰富与建构起来的。语言本身的介入,则可能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因为在没有语言介入的时候,人及生命体的内部世界,可能还是模糊的一片,没有头绪,没有基本的秩序,语言就可以使其头绪化。这是语言的操作之后人及生命体内部世界的变化。变得更加清晰,更加明朗,也更加深刻。因为语言有一个巨大的功能——类化。限于篇幅就不再论述了。
语言,到底是人之本体,抑或“点拨的工具”?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中学
邮政编码:344506


逛千店不如进一场,搜万站不如入一网:

[img=http://bbs.eduol.cn/saveimage/2008-8/12/200808121144566428.gif]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img]UploadFile/2008-8/20088129535984298.swf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8-8-12 13:37:32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9 00:09 , Processed in 1.1633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