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72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读文本 驾驭教材 优化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2 15:5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用字母表示数》的听后感

    今天戴老师创造了《用字母表示数》案例的又一版本,从戴老师课堂中的很多处可以感知:课堂教学的成功,不仅仅是钻研教材,更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与把握。解读与把握文本,它包括了教材内容及其课标、相关的课外资料等等的感知和理解,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一个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新课标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课堂上抓住一些生活中的与所教知识相联系的信息,为学生提供熟悉的背景资料,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戴老师一定在解读文本后,才有了在课堂引入时候没有按教材安排的顺序直接出示例题1,而是出示了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用字母表示的标志:KFC(肯德基的字母缩写)CCTV(中央电视台的英文缩写)、P(停车标志)。和学生交流:你看到过这些标志吗?它们是什么标志?在学生饶有兴趣的回答后,引入正题:“字母能表示一些标志,今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字母。”接着课件出示例题,
  摆1个三角形用了3根小棒,
  摆2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
  摆3个三角形用了小棒的根数是(     
  摆a个三角形用了小棒的根数是(     
    像戴老师这样,从生活中的信息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比直接让学生解决例题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每个数学老师都知道,思维对于数学课堂的成功是何其重要啊!

二、由扶到放——促发了学生的思维。
  戴老师是这样教学例1的:
  摆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
  摆2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2×3
  摆3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3×3
  摆4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4×3
    用红色写的数字表示什么?
  你能跟着老师这样继续说下去吗?
  说得完吗?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这些情况吗?
  生:用……。师:……表示?说不完,还有很多,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生:……×3。师:你是用一个标点符号乘3,还可以?
  生:X×3
  生:P×3
  师:大家跟老师想的差不多。摆a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a×3
  这里的a可能是?
  a×3表示什么?
戴教师这样“扶”着学生学习例1,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使他们能够发现新知识:摆a个三角形用了小棒的根数是a×3, a表示所有的自然数后,“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例2:学校美术组有24人,航模组比美术组多X人,航模组有(24x)人。交流后让学生思考X可以是那些数?
这种由“扶”到“放” 的教学手段,遵循了学生的认识规律,“扶”是学生创造潜能自我开发的客观条件,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获取知识,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放”是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主动、自觉探究新知,使自己的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开发和利用。相信如果戴老师没有对文本的深刻解读,不会处理的这么运筹帷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15:53:05 | 只看该作者
三、深化例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教材例2是学校美术组有24人,航模组比美术组多x人,航模组有()人戴老师让学生独立解题交流后还增加了这样一题:学校美术组有24人,航模组比美术组少y人,航模组有( )人。学生完成交流后,戴老师还增加了这样的一问:y又可以是几呢?这里的Y不再是所有的自然数,是哪些的数呢?学生思考后明白:Y不能超过24。这样的处理,丰厚了学生的知识,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例3时候:戴老师更是深化了例题,把书上简单的两句话教细,教扎实了,在扎实的教学中更是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她没有如教材直接出示a×4,a×a,而是先让学生默写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与面积公式,再出示如果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你能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吗?如此来引入到用字母表示公式。
在学生得出字母表示公式后,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简写的方法,而是抛出了这样一句话:其实呀,还有更简单的写法!让学生带在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本。
1、字母与数相乘或者数与字母相乘可以怎样简写?
2、相同能够字母相乘可以怎样简写?怎样读?
学生阅读课本后师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最为欣赏的是增加的2×a,和a×a的比较教学:
第一个环节:
  师:2×a可以怎样写?
  生:2a。
  师:2a表示什么?
  生:2×a。
  师:2×a表示什么意义?
  生:2个a相加。
   ……
  师:a2表示什么?
  生1:2个a相乘。
  生2:a个a相乘。
  师:a2表示2个a相乘。

第二个环节:完成表格:如果a等于5、8、10,2a和a2各是多少?当a=?时,2a和a2会相等呢?

第三个环节:
  师:观察刚才我们学了含有字母的算式是怎样简写的,a×4可以简写,24+x可以简写吗?
  生:不能简写,如果中间加乘号就是24×x了。
  师:什么样的情况下式子是可以简写的?什么样的情况下是不能简写的?
    ……
听了戴老师的这堂《用字母表示数》,感觉戴老师上课是一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境界,戴老师能如此高超地驾驭教材,优化课堂,想来只有一条途径:深入地解读文本。作为教育者,我们既是读者,又是教者,有着双重的身份。教师不仅要达成自己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更须考虑到如何将之转化为学生的理解。教师要从“教”与“学”两个角度去“读”,思考教师如何去教,让学生怎样来学。如果说教师连自己都没读透文本,怎会有如此高的效果呢!
3#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15:53:52 | 只看该作者
供参考,
4#
发表于 2009-5-22 20:27:0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8 02:12 , Processed in 1.1948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