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98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的变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3 10:2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应该说,培养目标全面地体现了国家教育方针和新世纪基础教育在人的发展方面的基本任务。目标涉及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要求,是建国以来最完整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表述。
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如何理解新课程培养目标?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目标?是学校和教师切入新课程的首要问题。为了学习和把握新课程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目标进行分解,使之形成条理和层次,这样,学校或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根据目标要求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培养目标可以分为8个方面。
1.公民意识
2.价值观念
3.社会责任感
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
6.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7.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8.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义务教育阶段总体培养目标没有做分学段规定,主要考虑义务教育作为整体,学生最终应达到的目标和课程发展目标具有一致性;此外,整体的规定有利于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各地和学校做弹性处理。义务教育在其性质上是公民基本素质教育,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任务构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中心目标。
上述8个方面的每一方面的目标都被赋予了特定的适应新世纪和素质教育的内涵,对各个方面的目标进行梳理,找出符合时代精神的内涵,需要实施新课程的学校根据目标要求重新设计或更新学校的教育哲学理念,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教育精神。
我国以往在论述教育目标或课程目标时,基本上是分部分地从平面上加以完整的表述。实际上,依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对学校课程的目标作分级的立体的分析可能会更清晰地反映学校教育属性的特点。根据素质教育和新世纪的要求,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各科课程标准中是分层次地体现的,目标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可按三个层次分列:
知识与技能───────基础目标
能力(过程)与方法───核心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优先目标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目标;让学生掌握过程和方法,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为优先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既作为后两项目标的基础,还要为实现后两项目标服务。三层目标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与包容性。三个层次的目标力求按照学生的发展进行立体的表述。它与传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个方面的目标具有相互对应、渗透和涵盖关系。

图1  五育目标与三级目标的关系
各级目标在课程整体和学生发展中的价值,可以在对各级目标的具体描述中得到具体的论证。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理解和掌握适应社会进步和个性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步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知识的应用范围和应用价值。
──注重综合化的学习,认识到各门学科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理解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逐步扩大知识范围。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和孕育着新的课程观,新的课程观的确立首先要求我们对课程传承文化这一目的和功能作出判断和决择。知识经济时代应该对教育在传递和继承人类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加以重新审视,这样一个传统的教育目标在今天应该处于何种位置?对这一问题必须作出回答。在我们为知识经济而确立的课程目标中,作为知识经济社会第一生产要素的知识却不再成为学校课程的首要和核心目标了。能力──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占据了课程目标的核心地位。
选择和确定知识的标准是什么?选择和确定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要以能力和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为依据,以实现这些目标为目的。应该改变为教授知识而选择知识的老思路和老观念。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获取知识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永恒的问题要按照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来考虑。对那些充分分类化的系统知识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更应该加以特别的审视。
应该注意到,现代知识教育内容的来源已被拓宽,个人需要对各门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以及教育内容的各种来源之间的相互依存表现出更清楚地意识。作为课程的基础目标的那些知识和技能可能不应该继续停留在过去的认识水平上。应当充实、更新和拓展知识内容,以便反映各种现象的日益世界化,文化间相互了解的必要性,以及将科学用来为人的持久发展服务等情况。因此,综合化的知识学习目标将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在一个科学技术日益深入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世界里,教育不仅在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方面,而且在发展使人类掌握和利用这些知识的行为方面都应该发挥重大作用。教育还应该承担的任务是:在作为方法的科学技术与作为人类生活与行动目的的价值观之间建立平衡。下一个世纪将为信息的流通和储存以及为传播提供前所未有的手段,因此,它将对教育提出看起来近乎矛盾的双重要求。一方面,教育应大量和有效地传播越来越多、不断发展并于认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因为这是造就未来人才的基础。同时,教育还应该找到并标出判断事物的标准,使人们不会让自己被公共和私人场所、多少称得上是瞬息万变的大量信息搞得晕头转向,使人们不脱离个人和集体发展的方向。可以这么说,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世界的地图,又应该提供有助于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3#
发表于 2011-7-14 07:24:54 | 只看该作者
新课程培养目标可以分为8个方面。
1.公民意识
2.价值观念
3.社会责任感
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知识与技能───────基础目标
能力(过程)与方法───核心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优先目标



谢谢分享,版主辛苦!!!
5.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
6.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7.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8.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2#
发表于 2011-7-13 17:29:33 | 只看该作者
各位看到好的  坏的 都要说两句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7 04:18 , Processed in 1.16807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