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15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考试大纲、讲义
南京师范大学编 (高纲号 0710)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专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设置本课程是为了提高应考者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 本课程是在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之后的后继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使应考者比较系统地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现象做出客观正确的分析,并能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方法和技能解决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同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 健康新概念——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1、识记:(1)心理健康的涵义 心理健康是指旨在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心理协调与外部行为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它即表现在个体与环境互动时的适应行为上,也蕴含在相对稳定并处于动态发展和完善中的心理特质上,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二)心理健康概念的沿革 1、识记:(1)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 现代心理卫生运动是从如何正确认识精神病和给精神病患者以人道的待遇开始的。1792年,法国精神科医生比奈尔(pinel)首先提出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19世纪以前,精神病人被认为是魔鬼附体,而受到监禁和虐待,处境凄惨。一般认为,这是心理卫生运动历史的起点。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兴起起直接作出贡献的是美国保险系统职员比尔斯,1880年3月他根据自己亲身的感受和体会用生动的文笔写成《自觉之心》一书。在这本书中,他呼吁对待精神病人也要像对待正常人一样。此书出版后引起社会震动。1908年5月6日比尔斯与13位志同道合者一道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1909年2月在比尔斯等人积极努力下,在纽约成立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至此心理卫生工作逐步推广开来。
2、领会:(1)当代心理卫
完整请下附件: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考试大纲讲义.doc
(102.5 KB, 下载次数: 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