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 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 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凯洛夫 D 苏霍姆林斯基
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
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
A 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 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 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 D 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
A 、练习法 B 、实验法 C 、试验法 D 、实习法
5、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
A. 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6、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尔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个别教学 B 、班级授课制 C 、现场教学 D 、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 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B 、班斯基 C 、布鲁纳 D 、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 开始的。
A 、评定学生操行 B 、教育个别学生 C 、了解和研究学生 D 、组建班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
A 领导地位 B 启发指导地位 C 顾问地位 D 主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1 0分)
1、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2、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3、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4、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
《教育学》第一套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 1、教育问题 2、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源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劳动的起源说 3、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素养 4、上课 5、遗传;环境;教育 6、壬戌;六、三、三 7、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8、孔子;苏格拉底 9、学生发展 10、家访;家长会;书面联系
二、不定项选择
l B 2 C 3 B 4 D 5 D 6 A 7 B 8 D 9 C 1O B
三、判断并改错
1、错 校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活动。
2、错 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8、教学过程一般分为 、 、 、 四个发展阶段。
9、好的测验都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通常用 、 、 、 和 等指标衡量测验的质量。
10、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即要发挥 的骨干作用和抓好 的转化工作。
1l、学校咨询与辅导一般可分为 、 、问题预防与发展指导三种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每题1分,共1 0分)
1、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 )。
A 发展方向 B 发展阶段 C 发展结果 D 发展进程
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B 教学工作 C 校外活动 D 教师的培养工作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 )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稳定性和可变性 C 发展的不均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4、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定( )。
A 教育目的 B 生产力发展水平 C 儿童的年龄特征 D 教师实际水平
5、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
A 《论语》 B 《理想国》 C 《学记》 D 《大教学论》
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
A 热爱学生 B 为人师表 C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 团结互助
8、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 )。
A 备课 B 排课表 C 批改作业 D 教研活动
9、课的类型是根据( )来确定的。
A 教学目的 B 课的具体任务 C 学科特点 D 教学内容
10、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 电化教学 B 复式教学 C 课堂教学 D 现场教学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 0分)
1、动物能哺育幼仔,因此在高等动物之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2、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9、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 问题。是教育的依据和评判标准、
和 。
10、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可分为 、 、 。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1 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凯洛夫 D 苏霍姆林斯基
2、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
A 备课 B 排课表 C 批改作业 D 教研活动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 。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特殊认识过程 C 发展不均衡性D 个别差异性
4、按教学的任务分,课的类型有
A 谈话法 B 复习课 C 单一课 D 综合课
5、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孔子苏格拉底 B 孔子亚里斯多德 C 孟子柏拉图 D朱喜苏格拉底
6、“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 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B 布鲁纳 C 巴班斯基 D 赞可夫
7、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 共同的奋斗目标 B 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8、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 。
A 审美教育 B 五讲四美教育 C 美好生活教育 D 美好思想教育
9、“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这话是 说的。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蔡元培 D 王国维
10、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教育学》第三套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题
1、自然美育、社会美育、艺术美育、教育美育 2、侧重调整情感的方法;侧重训练行为的方法;侧重改变认知的方法。 3、1 9 0 2、壬寅 4、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5、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6、出生的第一年、六、七岁、 青春期(1 4、5岁) 7、核心、纽带、具体执行者 8、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 9、核心、出发点、归宿10、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发展阶段
二、不定项选择 l B 2 C 3AD 4 CD 5A 6 C 7A 8A 9 B i O C
三、判断并改错
1、错。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