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根据《关于做好2008年中小学班主任网络培训的通知》(苏师培〔2008〕5号)的精神,2008年全省班主任网络培训工作由徐州市率先于5月21日正式开始,随后,南京市、无锡市市分别于5月25日和6月1日相继进入。从各地报送的工作简报来看,今年的工作在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和培训机构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多方协调下,起步稳定,开局良好。现将徐州市的班主任网络培训工作简报(一)(二)转发给大家,供已经开始和将要开始的各市学习参考。
徐州市中小学班主任网络培训工作于2008年5月21日正式启动。5月21—23日云龙、鼓楼、泉山、九里、开发、贾汪、丰县、沛县、铜山、睢宁、邳州、新沂12个县区18个班级已经完成学员培训的组班、用户注册、激活工作,学员进入了正常的模块学习。目前,已经完成第一模块“教育法规”的学习。
5月20日,我们抓住在连云港召开的江苏省2008年中小学班主任网络培训工作会议的契机,组织参会的19位管理员、辅导员认真学习会议精神,根据省教师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明远、省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倪敏提出的具体工作要求,讨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难点及相应的对策,并着重强调了管理员、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组织学员学习常州教师培训中心梅国君老师、徐州沛县教师进修学校袁龙强老师的工作总结,查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徐州高等师范学校培训处王俊辉副处长对2008年徐州市中小学班主任网络培训工作做了整体介绍与部署,对2007年11月至12月的班主任网络培训做了简要总结,对其中表现突出的管理员、辅导员进行表扬,并颁发了优秀管理员、优秀辅导员证书,并对即将开始的培训提出了一些要求。与会管理员、辅导员对即将开始的班主任网络培训满怀信心,表现将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争取更完满地完成任务。
按照徐州市中小学班主任网络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我们将整个培训分成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5月21日至24日,由各县、区组织学员激活,组建班级;
第二阶段,5月25日至26日,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对18个班学员进行预学习,由管理员带领本班学员学习《给2008年徐州市中小学班主任网络培训学员的一封信》,明确学习流程,学习要求;熟悉网络界面,学会使用查看通知,浏览课程内容,在讨论区发帖、跟帖,查找最新作业,完成并提交作业;
第三阶段,5月27至6月18日,进行培训内容的学习;
第四阶段,6月19日至25日,复习考试。
在启动过程中,各县、区根据本区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工作。
沛县、鼓楼区、九里区、泉山区、睢宁县、新沂市、铜山县、开发区激活学习人数超出原有计划,管理员组织得力,学员学习积极性高涨;
徐州市经济开发区的启动时间是5月22日。通过预学习,了解到个别学员因不懂计算机,不会上网。管理员通过该学员所在学校校长的协助,使学员在思想高度重视,学员学习态度越发积极。
铜山县培训启动时间是5月23日。由于之前只通知至学员所在的学校,造成部分参培学员没有及时接到通知,没有参加学前辅导。原计划培训200人,实际参培人数188人。通过管理员、辅导员的努力工作,全部学员已经进入学习。
贾汪区因多次协调无法找到合适的培训地点,第一批小学班主任集中培训直至5月27日才召开,培训中多数学员正常激活并及时添加到班级中,7名学员无法激活,经过管理员、辅导员指导后得以解决。
工作小组责成市级管理员王俊辉副处长分别于5月26日晚对学员总数进行统计,培训前学员为853人;截止5月27日,培训学员953人;截止6月1日,培训学员977人。在亮片过程中,及时将学员学习状况通报给管理员,由管理员负责督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讨论区讨论,由辅导教师解答或者由管理员整理提交给辅导员统一作答。
市级管理员承担着全面协调辅导员、管理员、学员之间的关系,督促帮助三者工作。在工作中,根据网络界面的变化,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制定了以下21个文件:
1)
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网络培训学习导航.doc
2)
管理员管理课程通知的方法.doc
3)
管理员如何进入讨论区.doc
4)
如何在课程通知中发图片.doc
5)
关于学员如何登陆培训学习平台的说明.doc
……
这些文件及时地将有关培训的背景、安排传达给学员,将指导学员进行网络学习,指导管理员、辅导员熟悉新界面,了解学习辅导、学习管理的流程。
在学习过程中,徐州市教育局师资处蔡陵军处长多次对工作做出指示,关心培训工作的进展,调度了解工作进程,及时协调各方关系,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次培训意义重大,我们相信,在各有关单位的充分重视、协同管理的努力下,我市中小学班主任网络培训工作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徐州市中小学班主任网络培训模块学习从5月27日正式开始。
1.严密的准备工作
在各模块学习之前,我们召开各模块辅导教师会议,对2008年培训的新精神做了传达,并对网络界面更新做了简要介绍及详细的上机指导。在去年培训的基础上,我们就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作了交流,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本次培训,我们仍然成立了各模块辅导教师小组,设立组长,由组长负责协调模块学习的进度、作业、讨论题。辅导员工作的办法可参见王坤老师的模块辅导总结(见附件)。
模块
| 组长
| 第一模块(教育法规)
| 李乐(徐州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 第二、四模块(教师心理与学生心理)
| 王坤(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 第三模块(班级管理)
| 齐华莎(徐州职业教育中心)
|
另外,我们还对管理员进行了业务指导。包括在班级内设立学习小组,任命小组长,由小组长协助管理员进行班级管理,这样大大增加了班级管理的效率。
2.周到的过程管理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时刻关注培训地动态,及时解决由各方提出的问题。
我们周期性地将所有学员学习状况整理下来,放在群共享里,通知所有管理员及时下载查看,针对学员不同表现,提出表扬或加以督促。
我们还定期电话访问辅导员,询问工作进展,收集问题,解决存在的疑问。
作为市级管理员,我们主动加入了各班建立的QQ群,直接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解决学员的问题,引导学员端正学习态度,解除学员消极应付的思想。
这些过程性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率、辅导效率、学习效率。
在以后的培训中,我们相信,坚持我们的一贯做法,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开拓创新,我们一定会取得培训工作的圆满成功!
附件:
-------------班主任网络培训辅导员工作总结
在信息时代,做一个键盘上的舞者,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在参加班主任网络培训的短短几天内,我再次感受到了网络的魅力与神奇。足不出户,神游天下。人不谋面,相谈甚欢。有的婉约表达,有的直抒胸臆,既为观点的一致而生相见恨晚之心,也为看法相左而显真知灼见。网络----这只无形的手把一群具有共同角色的人物聚集了起来,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可能我们未曾谋面,可是我们已经从心里相识,不期的偶遇,彼此报上自己“飘飘然”的网名,对面可能就是你心仪已久的“火热心情”。这样的快乐,你不喜欢吗?
一、精心准备,从容上阵。
在本次班主任网络培训中,我主要负责模块二学生心理健康和模块四教师心理健康的辅导任务。虽然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这种形式的培训,基本的操作程序和要求已经比较熟悉了,但还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接到任务后,我首先自己就第一次参加培训的经历作了回顾,反思存在的问题,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又花了一周的业余时间,研究学习网络平台,从辅导员职责到学员要求,从文本到视频,凡是网上提供的资料,一个都不放过,边学边做,基本掌握了平台的结构、功能。随后,根据省、市的培训要求,认真研究班主任培训的全部网络资源,精心策划整个培训流程,设想受训者可能出现的种种困难并找到解决这些困难的对策。然后,作为这两个模块的负责人,又召集其他的五位辅导员作了进一步的研讨,就作业布置与批改、讨论问题的提出与引导、精华帖的标准和要求、评分的细则和规定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我们当地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具体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模块二学习的重点是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心理辅导的方法,模块四学习的重点是教师职业特点的理解及教师自我调节的方法。同时,也对辅导员提出了详细的要求,譬如上线时间的长短,对平台操作系统的熟练掌握,对学员所学内容的首先学习等。
二、正确引导,做好服务。
由于我们不了解学员的信息,哪怕是基本的个人信息,甚至是性别男女都不知道,只是知道某某学员是哪个学校的,不可能做很有针对性的学习前的学员基本情况分析。这是我们这些做辅导员的老师心里很是惴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改进、调整。开始后,我们才发现学员的差异和现状比我们估计的还要大。有的是小学老师,有的是中学老师;有的能很熟练地操作电脑,有的连上网还不会,尤其是一些女教师。有的在农村,全校就一台电脑,上网速度慢的惊人。有的老师一周22节课,18个教案,还要带班主任,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根本没有时间上网。想上网按时参加学习,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每个参加学习的老师生活的环境和成长的经历也不一样,对班主任的认识也大相径庭。技术水平和认识的差异大大增加了辅导的难度。为此,我们采取了非常灵活的做法,搞好各项服务。
首先,灵活的布置作业。以往大多作业都有相对固定的答案,学员必须按照答案来答,才能获得成绩。这样,一方面不利于学员主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也极容易导致抄袭行为的发生。另外,参加学习的老师本身就是一笔教育资源,他们有实践经验。而且,教师的在职培训的着眼点也应该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提升。考虑到这些因素,在学习模块二后,我布置了非常灵活的两道作业:1、以学生的生理、心理的某一个方面为例,分析当前学生的生理、心理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2、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常用的方法有哪些?你自己如何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的?并提出了具体的作业要求:1、要有标题,如:当前学生喜欢的文具特点调查,“新童谣”折射当代儿童心理,等等。2、不要面面俱到,以点带面。不少于1000字。这样的作业虽然大大增加了辅导老师批改作业的难度,但是可以使参加学习的老师有话可说。而且,无形中也对教师如何从自己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发现论文素材,撰写论文进行了训练。事实证明,这样的布置是成功的,各种鲜活的话题一个一个地被老师们发现,“黑头发飘起来----校园中男生留长发的思考”“学生的零花钱都用哪?”“三年级学生身高的统计分析”“孩子,你上学的路有多远?”“留守的孩子都跟谁?”等等。对交上来的作业,我都及时作了点评。对做得好的学员,及时点名表扬;对作业不合格的学员,发回去重做。
其次,多种渠道回答学员的问题。由于学员的差异大,为了便于辅导和随时解答学员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个人信箱,QQ号,办公室电话,信息箱,网络留言等所有的个人通讯方式。在管理员的帮助下,建立起各个班的QQ群。每天几乎都在线上。同时规定了每天大家一起集中的讨论时间。在讨论区留言,对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及时引导大家一起参与讨论。同时自己也经常跟帖、发帖,解答学员的问题。
再次,坚持正确引导,正确认识班主任工作的性质与意义,激发学员们为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和活力。当前班主任工作的辛苦是众所周知的,因此一些班主任身心俱疲,职业倦怠明显。班主任苦,班主任累,当班主任就是活受罪。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一天工作不值两块钱。这在讨论时不时被一些学员提起。当然,作为一线教师,我深深地理解他们的辛苦和报酬的低下,到现在,很多地方的班主任费还是一个月12元钱。但是,如果一味地抱怨和发牢骚,可能既改变不了现状,又于事无补,还白白地浪费了大好光阴,错过了自己专业发展的关键期。我一方面,倾心听他们的诉苦和抱怨,一方面结合形势谈教师职业的发展前景。要做好眼前的工作,有为才会有位。我还把自己写的文章《班主任—教师职业幸福的源泉》、《教育是点燃,不是灌输》等发在讨论区中,和大家共同讨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学员朱娟写到:“王老师,您的文章写得太好了!记得刚毕业时就听到这样一句话:从教不当班主任,就体会不到当老师的真正乐趣!我从教以来,只有一年因身体不好没当班主任!那一年,我的感受和您一样,也感觉离学生的心越来越远了,我们彼此熟悉却又很陌生。我走不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他们也对我封闭他们的心灵世界。当班主任时,他们热情地叫我‘朱老师’,不当他们的班主任时,他们连称呼也改了,叫我‘语文老师’,听着,心里真不是滋味。十多年的教学生涯,当毕业的学生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后,还在作文中提到我对他们的教育,对他们人生的影响,我更加坚信:学生,是我最好的荣誉证书。我总在想:没有学生的生活,还会有更多的快乐吗?选择了教师,纵使自己失去了很多,但毕竟会拥有满园春色的愉悦,投桃报李时的慰藉,而这正是我人生所需要的。我有我所挚爱的学生,为此付出的一切我无怨无悔。”
学员孙利平写到:“看了王老师的文章很感动.在我担任班主任这些年中经历酸甜苦辣,说实在的当一名班主任不容易,当好一名班主任更不容易,在前进的路上踏踏实实的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就是一种幸福。”
学员胡献华写到:“一个珍惜自身生命的教师,就会满含微笑、充满信心地走向课堂,以严谨的教学态度与学生共同追求科学真理,以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吸引感染学生,以独特多变的教学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这个复杂多变的特定环境中体验丰富多采的人生,感受师生共同进步的快乐。这就是幸福!”
三、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班主任网络培训是省教育厅为全省60万中小学教师办的一件大好事,大实事。充分借助现代传播手段,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为了更好地做好这件事,我结合培训中出现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1、内容更丰富些。目前的学习内容分成五个模块,分别为政策法规、学生心理、班主任工作、教师心理,以及农村班主任等。这种划分线条过粗,而且还用重复之处,是否还可以细化一下?如增加班队活动的组织、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班主任研究方法等内容,是培训内容更充实一些。
2、平台的设计更有利于学员的学习。现在的平台设计有点过于复杂,登陆的程序太多。要看到学习内容要“过五关斩六将”。评分系统过于繁琐,作业批改程序不方便,对已经提交作业的学员区分度太小,每次都得回到原来的页面上才能知道哪些是该过的,哪些是没有该过的。
3、网速再快些。这是一线教师最期盼的。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益,网速过慢,甚至还经常卡壳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进而影响到学员的情绪。不知道是线路的问题,还是这个平台服务器的问题。
我们期盼着有更精彩的培训形式和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