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55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从孩子不背书包回家谈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0 20:5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孩子不背书包回家谈起

      周末刚到家,家长就给我打来电话。问我教室钥匙在哪?能不能借给他用一用?没等我问究竟,家长那头先解释了,说他家孩子李xx放学忘了背书包回家,明天还要到英语那儿补习呢,没有书包怎么行?

“李xx周末放学没有背书包回家。”刚才放路队的时候我怎么没发现呢。他为什么会忘了背书包啊?我正纳闷,家长那边又问了: “孩子回家说因为是“六·一”儿童节,老师讲这个双休日就不留作业了,所以才会忘的。老师有没有这回事啊?”

“有的、有的。”我赶忙回答,大脑里清晰浮现出宣布这一消息时孩子们欢呼、狂欢的画面。那场景超过了传递奥运火炬、观看六·一文艺汇演,一听不做作业,孩子们是那样的开心、激动……

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真正放松的儿童节,学校领导作出好多人性化的决定。比如在学校开展六一庆祝活动的这两天内,小学生可以不穿校服,不用毕恭毕敬地佩戴红领巾,而是可以随心所欲地穿自己喜爱的衣服,彰显个人特色;还特别叮嘱这个双周日不用留作业……

“可不留作业也不能“忘”了背书包回家啊!”我在心里嘀咕着。李xx是一个学习非常困难的小男生,平时经常拖欠作业,为了帮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我至少去他家家访了五回。家长积极配合,对李xx采取强硬措施:只要下次不做作业轻则关其禁闭,重则身心“修理”,直至停学反思。 “紧箍咒”果然奏效,这段时间来,孩子在学习行为上大大收敛,不做作业现象得到根本好转。

可偶然代替不了常态,个别代替不了普遍。我特别的叮嘱打乱了家长的惯性思维,所以对孩子的话难免大起疑心。李xx本来就排斥做作业,今天有了老师颁发的“护身符”,便理直气壮地“忘”了背书包。小家伙振振有词地说:“既然老师都说不用做作业了,我还背书包回家做什么?”

家长苦恼地说,老师啊!他的英语那么乱,不补不行啊!辅导费用缴过了,家辅中心是没有留这样的时间机动的。再说,好不容易确定起来的坚持做作业的习惯一旦间断,前面所付出的大量艰苦卓绝的努力是不是又归零了?

母子都有理,事前没有考虑到事物特殊性的老师成了一个莫大的罪人。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挠挠头,想想还是回去一趟,帮孩子把书包取过来,亲自给送到他家里去吧。

一路上,默默地想,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做作业,每天留作业到底有没有意义呢?

有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作业作为巩固知识的最有效手段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问题在于作业究竟应该在什么时间段完成。是课内,还是课外。作业的形式除了书面完成外,能不能根据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作一些变通、改进,比如说布置读书、访谈、调查、口头朗诵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代替伏案书写,增加家庭作业的趣味性。

《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提高课堂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在课堂上老师要精讲多练,给孩子们多安排一些做练习的时间,切实减轻孩子们的课业负担。《教学大纲》也规定:一、二年级不允许留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只能留少量的家庭作业。大纲对每个年级段留家庭作业的时间长度还作了具体规定。

但规定是规定,国情是国情。中国的教育现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填鸭式的灌输,老师一讲到底(一言堂)的现象依然存在。课堂上惟恐学生不能细致体会,对课文像法医解剖尸体一般条分析缕,教师个人表演占用课堂上大量宝贵时间,学生根本没有做练习(举一反三)的间隙,作业就只能留到课外了。

这仅仅是就课堂这一层面分析,另外,中国经济整体不发达的国情也阻碍着教育新思想的落实。比方说欧美国家的孩子放学后,可以大量涌入影院剧、美术馆、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或研究或调查或观摩,就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开展一些个性化的体验式的实践活动,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吸引孩子,并提升孩子们知识水平与个人的社会综合实践能力,这些活动对学校教育作了有力的补充。而中国文化基础设施的普及远远不够,硬性建设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满足不了现代教育中重孩子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渴求、需要。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应如何分配、如何引导,无论物质上如基础性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还是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的转变,我们都要为之积极努力,为孩子们的发展创设必要的条件。

现在的孩子不喜欢做作业,不爱学习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一年级入学还生龙活虎,书声琅琅。中、高年级上课举手发言少见,课堂气氛渐渐沉闷,到高中生已是呵欠连天,老师俯视台下,昏昏睡倒一大片……厌学情绪自小学到高中呈由弱到强状不断蔓延、扩散。

一位已有25年教龄的同事,一次不无感慨、自我解嘲般道:当老师半辈子,一届届的高中生送走了,真不知自己是诲人不倦,还是毁人不倦……

现在的孩子思想叛逆、厌学情绪重,学生难教,教师工作压力大,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这是每天徘徊在老师们大脑里头疼的事情。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什么时候,当我们的孩子不再讨厌做作业,而是喜欢上了国家开设的所有科目,喜欢上了学习,品味着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则是所有老师的幸事,亦是全社会的幸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8-8-10 22:47:51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8-10 23:15:47 | 只看该作者
大雪压青松
书包压断腰
4#
发表于 2008-8-10 23:27:39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8-8-11 05:20:46 | 只看该作者
当我们的孩子不再讨厌做作业,而是喜欢上了国家开设的所有科目,喜欢上了学习,品味着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则是所有老师的幸事,亦是全社会的幸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
发表于 2008-8-11 06:50:29 | 只看该作者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7#
 楼主| 发表于 2008-8-11 07:16:4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减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8 21:19 , Processed in 1.16686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