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66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张楚歌词的民间理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26 12:4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楚,一个流行歌手,一个普通的现代人。他用歌词这一边缘文学形式表达着自己的思索与体验。在20世纪文学的最后十年里,张楚的歌词完整地表达了他自己的民间理想以及理想的产生原因和理想的破灭。
“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张楚努力地保存一些人们将要失去的、美好珍贵的记忆”。这是张楚专辑文案中的一句话。是的,他的歌词是保存了一些记忆。但这些保存记忆的歌词,也正是张楚民间理想的最真实、最充分的表达。

民间理想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和希望。理想主义是一种热烈歌颂理想、未来美好世界的文学创作立场。郭沫若的诗歌就是理想主义成分很浓的诗歌。民间理想主义也属于理想主义的范畴。它是指作家在创作上对自己理想的一种生存状态的表达,是作家在对时代的认知后提出的一种超越时代的完美世界、完美人性的理想寄托,是建立在民间的简单、朴素的生活的基础上的一种理想世界。它包括农村自然经济下的小农理想和现代化大都市的小市民理想。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前一种是主要的,这与20世纪中国作家的出身有关,但其中也有中国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山水田园情趣的原因。二三十年代的林语堂、周作人等人的小品文,废名、郁达夫等人的部分小说(如《迟桂花》),尤其是后来影响很大的沈从文的小说;80年代的汪曾祺、贾平凹、莫言、张承志等人的小说,海子的诗;都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对于民间理想的表现。在表层上,这些作品都是作家对自己过去生活的追忆和回味,对过去的美好、纯洁的失去的一种留恋;但它们从根本上却反映了作家的创作立场、价值取向、审美风格等。它们所表现的回归原始、回归自然的完美世界、完美人性的文学世界,与其说作家是留恋、回味的,不如说是对它们的一种期待、一种向往。完美的世界,完美的人性,简单朴素的生活,纯洁淳朴的爱情;这就是民间理想,是作家的一个理想的世界,理想的生存状态。
民间理想既然是理想,它就是超前的,高于现时代的。它并不是简单的回归原始、回归自然的倒退,而是对高于现时代的自然、朴素、简单的生存状态的一种期望和向往的表达。     
我将张楚歌词的民间理想划分为两大块:生活理想和爱情理想。这样的划分只是对民间理想的具体形态上的划分,其本质所表达的民间理想的精神是相同的,而且是始终如一的。无论是生活理想,还是爱情理想,表达的都是民间理想所要表现的简单、朴素、纯洁、真诚的主旨。
一、  生活理想。张楚为我们创作的民间理想是纯粹自然的简单朴素的生存状态。他的农村民间理想的环境是充满原始气息,充满自然之趣的山水田园。“在海边你看见渔家的女儿向大海挥手”、“沙漠的夜里/你望着骆驼眼睛温柔”、“在冰山脚下/你看见草长的高过马头”、“傍晚的田野/拾穗的男孩正往家走”。在这首《走吧》里,“海”、“沙漠”、“骆驼”、“冰山”、“草”、“马”、“田野”这些意象是张楚最欣赏的的,这里的每一句都是张楚所理想的一个生存环境。它们都是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淳美的自然的山水田园。尤其是“海边的渔家”、“傍晚的田野”正是典型的小农自然经济的民间理想世界。他要的是自然的淳朴的。“黄土地的风沙”、“草地的尽头”、“哭泣的野兽”、“纯净的水流”,这是长期在钢筋水泥的现代化都市的压抑下爆发出的一种最淳美的自然理想世界的表达。“哭泣的野兽”、“风沙”这样的反面的意象也出现在他的田园世界,表明他的理想世界是彻底的自然原始状态。这样的纯自然原始的山水田园世界,就是张楚的民间状态依存的自然环境。
生存在这种环境中的是纯洁善良真诚朴实的人。“渔家的女儿”、“拾穗的男孩”是纯洁真诚的;“黄土地结实的汉子”、“黄土地朴实的女人”是善良朴实的。
他们都沉醉在这简单朴素的生活中,因为他们是快乐、幸福的。黄土地的汉子、女人在“山上唱歌”尽管“荒凉”,但这很舒服,而且“在窑洞里睡觉很安详”;爷爷喝酒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奶奶的故事是“越讲越长”。
最能表达张楚民间田园理想的生存状态的是《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蝗虫的大腿/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蜻蜓的眼睛/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蝴蝶的翅膀/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蚂蚁没问题/天之下不多不少两亩三分地/冬天播种夏天还不长东西/我没有彩虹也没有牛和犁/只有一把斧头攥在我手里/阴天看见彩虹也看见我自己/晴天下雨我就心怀感激/朋友来做客请他吃块西瓜皮/仇人来了冲他打个喷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了四季/五谷是花生红枣眼泪和小米/想一想邻居女儿听一听收音机/看一看我的理想还埋在土里/冬天种下的是西瓜和豆粒/夏天收到的是空空的欢喜/八九点钟的太阳照着这块地/头上有十颗汗水就是没脾气/我没有心事往事只是只蚂蚁/生下来胳膊大腿就是一样细/不管别人穿什么样的衣/咱们兄弟皮肤永远是黑的”。词的前四句是为蚂蚁的造像:“蝗虫的大腿”、“蜻蜓的眼睛”、“蝴蝶的翅膀”、“蚂蚁没问题”。第四句是个口袋式的话语。不论蚂蚁长得是什么样,也不论它有什么样的脑袋,什么样的思想,总之它“没问题”。蚂蚁生活在不大不小的,而且是“冬天播种夏天还不长东西”的“两亩三分地”上;它什么也没有,没有美丽的“彩虹”——智能,没有“牛和犁”——外来的知识,有的只是自己与生俱来的一把“斧头”——自己的身体、力量、原始粗笨的智力。蚂蚁是单纯的,也是简单的。它的愿望简单的只是阴天“看见太阳”、“看见自己”,晴天下雨后的“心怀感激”;它在乎的只是它的“两亩三分地”。它真诚,对朋友拿出自己最珍贵的“西瓜皮”,对仇人就“打个喷嚏”。“花生红枣眼泪和小米”的五谷是蚂蚁一年的喜怒哀乐。它的爱情是“想一想邻居女儿”;它的生活乐趣是“听听收音机”,“看看自己的埋在土里的理想”;它的喜悦是“夏天收到的空空欢喜”;它唯一的不高兴就是“头上的十颗汗水”,这让它没有“脾气”。蚂蚁没有“心事往事”,生下来就是这样的简单平凡,不管别人如何的改变,依然保持着自己——“不管别人穿著什么样的衣,咱们皮肤永远是黑的”。这就是蚂蚁,它象征着最简单、最平凡的农民,也是最纯洁、最善良的农民。他没有虚伪、智能、知识、财富,理想只是“两亩三分地”的“五谷”。他的生命与土地连在一起,土地的收种、天气的阴晴、头上的汗水是他最关心的,也是他喜怒哀乐的症结。在蚂蚁的世界里,没有虚伪、争斗、忧虑、残杀,简单到只有土地,真实到单纯的童心似的爱憎,平凡到几乎一无所有。但蚂蚁是幸福而快乐的,一年的喜怒哀乐,一年的小小的平凡的理想。他很满意,总在“空空的欢喜”之中。这就是张楚为我们描绘的一个农村民间的纯自的幸福生存状态。
回到城市,张楚的市井民间理想的世界是《这么大》。“海水从大海的那一边/滚滚汹涌的跑过来/在街上的冰淇淋店里溶化开/被我五颜六色的涂到未来/我在阳光下变成一个流线型的瘦人/折射一些缺点开始迷惑自己的眼睛/马路对面的鲜花店里/鲜花在安静的怒放/它到达的世界/在周围没完没了的扩张/我以为就这么大”。海水和鲜花,这就是张楚的世界,它就这么大。将“海水”五颜六色地“涂到未来”,而自己也被嵌进了画里,变成了“流线型的瘦人”,而且一切都变动绚丽多彩,甚至“迷惑”自己的眼睛。而“鲜花店里的鲜花”,依然在“怒放”、“扩张”而且是“没完没了”的。世界将全是鲜花。这世界是一副美丽多彩的画。
生活在这画里的的人都是美丽、善良、单纯的,象赵小姐,象老张。赵小姐是我们生活中的典型的小市民女青年。她平凡到名字不猜就会知道。她有疼她的父母和供她休息的家。她有可以去撒娇的男朋友。有挣钱不多也并不满意的工作。但她有“够风韵够女人的脾气”,会让男人“暗中念着自己”。而且她有“浪漫诗意”的未来的幻想。她也是懒惰的。生活中唯一的不快就是“别人的裙子比她身上的好”。但却能在“懂手段的男人面前”“沉住气”,表现的世故而保持住自己的纯洁,“只上街买一点便宜的东西”。她的美正在其简单、平凡、单纯、世俗。
老张是又一平凡的市民形象。他是一个和自己赛跑的人,“手上戴着一只可以下潜五十米的手表/以每秒五十米的速度向西奔跑”;他在追逐自己的小理想。他的小理想象车窗外的风景一样“纷纷向后躲闪跌到”。尽管爱情“掉进鞋里假装要逃掉”,但他还是“低头找到了自己的脚,留住了爱情。时间在流走,老张“开始了坚强的衰老”;他也不在祈祷,而“学会了关心的越来越少”;随后也就觉得这“没有什么”,在跟自己赛跑的过程中很干净得解脱了。“冒险”给他带来了快乐,但也帮他找到了寂寞;他明白了这个道理,似乎有一种收获、成功的喜悦。这时,他的爱情又一次“假装要逃掉”,但他没有注意,找到的只是他的脚;“随着理想向后纷纷躲闪跌倒”,他继续地和自己赛跑;追逐下一个小小的简单理想。
老张始终是一个和自己赛跑的人,看到自己的衰老也不觉得有什么;在奔跑中解脱了所有的苦恼。他很明白经过“冒险”、“奔跑”后,收获的快乐同失去的寂寞苦恼是连在一起的;但他永远的冒险、奔跑、追逐,在这中间解脱并找到快乐、幸福。他渺小平凡,但永远活得兴奋激动、积极乐观。最后,张楚发出了赞叹。“啊哦!空虚大方 放肆的力量 在梦想的黑暗中  在梦想的黑暗中发亮”。“空虚 大方”是老张的小市民本性;产生了“放肆的力量”;这种简单的冲动使得他坚强地同自己赛跑的;老张、老张的精神状态“在梦想的黑暗中发亮”。张楚很欣赏这种不知为何却不屈不挠的简单精神状态。
无论是赵小姐,还是老张;他们的生活简单平凡而又快乐充实的。这是张楚所向往的一种民间理想。他理想的生活也即是赵小姐和老张那样的简单而平凡的生活。张楚在访谈中说过自己愿意过他“家楼下的那个卖烟的老头,一辈子只能卖卖烟,然后挣点钱去海边游泳”的生活。其实“卖烟的老头”也即是老张。
他们的生活状态是在《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和《和大伙去乘凉》中表达出来的。如果说《赵小姐》和《老张》只是给市井人物的素描画像,那么《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和《和大伙去乘凉》则是描述了他们真实的生活。《和大伙去乘凉》是世俗的市井社会的一个场景。被太阳晒黑的“我”,在街上碰见富人朋友“阴沈着脸”,觉得不如而感到惭愧;而遇到穷人朋友也“阴沉着脸”时,又觉得自己的为富不仁而难受“抬不起头”。手脏了可以用肥皂洗干净;但被污染的大脑却不能用纯洁的姑娘来洗干净,“姑娘不该是肥皂”。经过了太阳的洗礼,经过了自己在黑暗中的反思;他找到的方法——和大伙去乘凉。他找回了善良淳朴的自己,穿上最干净的衣服回到了“富丽堂皇”、“明亮”的街上,和大伙去乘凉。“和大伙乘凉”的生活就是赵小姐、老张的简单平凡的市井生活。
《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是一个普通的小市民对上帝的祈求。他表达了自己很简单、很淳朴的愿望。“人民”吃完饭后,无论“上街干干”,还是“在家转转”,都仅只为了“下一顿饱饭”。他们不奢望天堂,也不想“活着升天”,只是愿意安静从容的活下去,“浪费掉剩下的时间”。这是民间生活的一个简写。他的祈求道出了小市民的心声,“不请求上苍公正仁慈/只求保佑活着的人/别的就不用再问/不保佑太阳按时升起/地上有没有什么战争/保佑工人/还有农民/小资产阶级/姑娘和民警/升官的升官/离婚的离婚/无所事事的人/请上苍来保佑这些随时可以出卖自己/随时准备感动/决不想死也不知所终开始感觉到撑的人民吧/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上苍保佑有了精力的人民/请上苍来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上苍保佑粮食顺利通过人民”。在这里保佑的“随时可以出卖自己随时准备感动\决不想死也不知所终\开始感觉到撑的人民”包括了“渔家的女儿”、“拾穗的男孩”、“黄土地的汉子、女人”、“赵小姐”、“老张”以及“我”。他们都是走在“不知道去哪”,也许“只是去送葬”,送什么葬也不知道的“光明大道”上,不管是“青春”、“童贞”、“年轻”、“新鲜”,还是“熟了”、“老了”,也都是幸福的。在《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中,等于是给民间理想的一个总结。它保佑了所有民间生活中淳朴善良的人们以及他们的琐碎渺小的、无关紧要的愿望。它也是张楚的一个期盼,一个理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12:43:19 | 只看该作者
民间理想的破灭

民间理想是美丽的,让人向往的。向往它简单朴素的生活和纯洁美好的爱情。但它却是虚幻的,不可行的,终究要失败的。因为它是建立在回归自然、回归原始的基础上的。尽管说它作为人的一种理想、愿望,不是一种倒退,而是超越现代的对未来的理想的生存状态的渴望和表达。但是它所描绘的社会的构建的基础都是要求在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或者完全野蛮化的状态,这对不断地进步的人类社会是一种绝对的倒退,而这种倒退又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人类的不断进步是由人的本性——自我实现欲、自我表现欲和求知欲——决定的。这些在张楚的理想人物“赵小姐”“老张”身上也是存在的。“赵小姐”看到别人的裙子比她好时就会“伤心”;“老张”的奔跑、追求。因为这些差别,这些奔跑、追求;所以人类社会的进步就不会停止,民间理想也就不可能实现。故而那个真正平等自由的世界在一进入文明社会就永远地逝去了,民间理想只能作为人们的一个愿望、一个理想。
《造飞机的工厂》是张楚词中非常特别的一首。它讲述了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他打出一张红桃三/马车运着夏天慢跑过没人的工厂大门/工厂在加班制作/赶制一架飞机/准备在夜里飞往月亮/太阳还明亮的照亮四方/太阳还安静地守侯着门窗/马儿抬头看见/从电厂送来的巨大的能量/零件被碰上机油的手/按图纸一件一件的安装/工厂的股票不知不觉/在悄悄上涨开始被谣传/马儿睁着眼睛睡觉的夜里/看见飞机过了工厂/在飞机出事的那天/我输掉了我的扑克还被凳子绊倒/突然哭得象个哑巴/一瘸一拐一颠儿一颠儿往外跑”。“赶制飞机飞往月亮”代表了一种梦想。从表层看,是人类的前进的梦想。可如果深入到创作者的角度,他为何会关注这样的题材;显然,它在潜在意识里代表着张楚自己的梦想——简单朴素的民间理想。而“飞机”的失事也就明显地是张楚理想失败的象征。这也就是这收词的特别之处。它在隐层上表达了张楚的民间理想的失败、破灭;而且流露了破灭后的心境——“输了扑克还被凳子绊倒”——是肉体心灵的双重疼痛。
但就在这样的叙述失败的歌词中,依然保存了一点最纯真的象征——“马儿”。“马儿”是词中贯穿始终的意象。它应是一个纯真的“孩子”,好奇地看着故事中的一切。而成人的世界里只有“他”注意了飞机失事,也还是因为“输了扑克还被凳子绊倒”。成人的世界失去了美好的纯真、童贞,变得没有色彩;人也变成了“象人一样盲目的人”。所以这里依然存在着反叛,存在着张楚回归自然、回复人的纯真本性的理想。
“我打了个哈欠/也就没能压抑住我的欲望”“我说我爱你/你就满足了/你搂着我/我就很安详”。《爱情》里表达的爱情不是纯洁的。它是在兽性、肉欲的基础上建立的,失却了人类爱情的一点神圣。张楚的理想被不可改变的人的兽性、肉欲打破了。
这时的张楚似乎还很清醒,并没有陷入自我矛盾中。所以他坚决地选择了“离开”;“离开”滥俗的肉欲的性爱。“我明天早晨打算离开/即使你已经扒光了我的衣裳/你早晨醒来会死在这床上/即使街上的人还很坚强”。而“你的死”也正象征了滥俗的肉欲的性爱的“死亡”。
但在《造飞机工厂》之后,张楚陷入了自我矛盾中。他开始反思自己;他觉得一切的失败都因为自己出错了。于是把自己封闭起来,在自闭的状态下剖析自己。《吃苹果》里写道“我要不要去挣到一百万/让时间标准的停在今天/不带任何分离的痛苦/在对生活的自我理解里变得更加孤独”。这是自我矛盾后“分不清现实和虚幻”的“一种精神恍惚”。《混》里也有“车上没有什么可以认识的人/不能往下混现在连自己看自己都看不清”。在对自我的剖析过程中,人变得更加矛盾,更加孤独,更加自闭。在这里,80年代著名的民间理想主义诗人海子同张楚是相似的。海子的诗表达的也是同张楚一样的民间理想。面对失败,海子同样陷入矛盾与自闭中;但他没有自我剖析,也没有去重新认识现代社会、人;而是走向了宗教,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宗教中。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在宗教中迷失而又陷入迷信,最终精神崩裂自杀。张楚也没有去重新认识现代社会、人,所以他同样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失败是因为人的一些恶劣的本性。长期的陷入自我矛盾与自我剖析中。
民间理想的失败是必然的。

卢梭创建了一系列的理论来实现他的自由平等的理想。但他不是违背发展前进的道理,回到野蛮原始状态,而是建立文明程度更高的新社会。而且他的理论本身也是属于人类文明的。所以,按他的理论建立的新社会,文明程度更高,不平等不自由也就越厉害。因而他也是失败的。但他的新理论却给人们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缓解了社会矛盾与人类的心灵压力。这也是张楚歌词的价值。新的秩序产生的新的矛盾,需要新的理想新的精神寄托来调节。民间理想既可以调节因社会进步带来的各种丑恶给人们心灵的压力;又能起到呼唤理想人性,引导人回复善良本性的作用。张楚用歌词这一文学形式描绘的民间理想,真实而完整地记录了现代人对美好世界、完美人性的渴望;另一面,又解救了现代人的极度空虚的心灵,为现代人找到了一种精神的理想和寄托。
再者,张楚歌词对现代文明的思索、反叛,对民间理想的描绘、形容,失败后的自我剖析;反映了一个现代人的完整的心路历程。他的歌词也可看成是一个现代人的精神写照。透过他的歌词,我们可看到一个代表着现代人心理、精神、思索、追求的典型形象。这一形象对于这个现代文明的时代是很有代表意义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6 08:01 , Processed in 1.16449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