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71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质疑“视如己出”的教育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9 16:4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质疑“视如己出”的教育观(一)   

    今天我们去看我的父母和他的父母,出门前我就一直惦记着我的爸爸。

    以前他一直和我们一起生活,虽然我们交流不多,甚至我还常常责备他不爱惜身子,总是抽烟喝酒,但每天下班回家看到他在家,要么在厨房忙碌,要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要么在阳台上抽烟……只要他在家,心理就踏实,虽然除了进门问候一下,我们也几乎不再说什么,不像和妈妈那样总有那么多的话要说,而且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抱抱她就抱抱她,想亲亲她就亲亲她。暑假我爸爸在老家找了个临时门卫的工作,回家给人家看门去了,上次中秋节回家过了一宿,但我发现我爸爸老了许多,原来是白白胖胖的一个中年男人,现在竟成了个又黑又瘦的老头了,他还年轻啊,虚龄才60啊,看了心理真的很心酸,我从来没有看到我爸爸长相这么丑过。这之后就更加惦记了:不知道药有没有按时吃(他有高血压),不知道是不是还喝酒?因为惦记着,带上门的同时,突然想起他喜欢吃零食,又赶紧打开门回来再拿了一箱饼干,又到超市买了两瓶他平时爱喝的蜂蜜。

    我们先去看我的父母,我妈妈看到我们回来了,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说摘点扁豆让我们带回学校,我和爱人都说好的,我们先去看了另外两位老人,我们再绕回来拿。

    我们放下东西就去看他的父母,见到我们到他的父母也很高兴,一边责怪我们又买了这许多东西,一边挽留我们吃饭再走,饭是来不及吃的了,先生要上晚辅导(而且我们每次准备留在他家吃饭的话,总是要把熟菜先买好带回去的,否则,老人会骑车去买菜的,但在我妈妈家就不一样,我们从没有想过该不该留下吃饭,怕回来再做饭,就和他们一起吃了,咸菜萝卜干,我们有什么就吃什么,我父母也大概几乎没有想过要不要出去买菜吧)。那带点什么走呢?每次回去他母亲总是这么说,但我们若干年来几乎没有带回过什么东西,不过,当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心理在犯嘀咕:桌上剥好的黄豆就让我带走吧,呵呵,回家省得花时间剥,但毕竟没有好意思开口,还是和往常一样两手空空的走了,带着老人的愧疚,呵呵。

    到我父母家的时候,我妈妈正坐着小凳子上摘黄豆荚,旁边还有三个分别装了青菜、干豆、扁豆的塑料袋,妈妈一边摘还一边说,我也来不及给你们剥,自己带回去剥吧。我当时心中就很复杂:同时儿女,媳妇和女儿是有区别的,女儿可以直接和妈妈说我要什么不要什么,但媳妇不行;同是父母,婆婆和妈妈也是有区别的,妈妈想给女儿就给女儿什么,她肯定没有考虑女儿喜欢还是不喜欢。

    我们对待学生不也是如此吗?对学生我们有爱,但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就像媳妇对公婆,我的公婆逢人就夸我好,说我是媳妇中最孝顺的,每年穿我的吃我的不少。是的,我们常常买同样的礼物送给四位老人,有时我在公婆身上的花费,甚至还多于和我朝夕相处的,为**持家务接送孩子的我的父母,但我心理知道我付出的情感却是不一样的,对公婆我尽的是义务是责任,我更牵挂我的父母。

                                                            质疑“视如己出”教育观(二)

    首次听专家谈到教师对待学生要“视如己出”时,我很感动,当我孩子入学时,我就深刻地体会到做家长的心:我真心希望我孩子的老师有渊博的知识、有高强的能力、有敬业精神,但更主要的,我把孩子交她,我最希望的是她有一颗爱心,能像我一样疼爱我的犬子,那该多好啊,让他以上学为快乐,让他以学习为快乐,让他每天多过得充实,过得愉快,不要从精神上伤害他,即使他成绩很差,也千万别歧视他,我要他健康快乐,因为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可是,我是一个教师,我自以为我也算是一个有爱心的教师,然而教育的现实告诉我,教师应该爱学生,但决不可能像父母一样疼爱学生,也不能像父母一样疼爱学生。

    现在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在疼爱孩子方面更多的已经走向了不理智的溺爱,包括我自己,我孩子已经上六年级了,已经和我一样高了,可是下班回到家,看到他我总是还要抱一抱;已经六年级的孩子了,上学放学还是要爷爷奶奶接送,不是孩子要,是我不放心,有一天我和他开玩笑说:“这么大的人了,放学自己走回家,你的同学中也有好几个是自己走回家的。”他竟然奸笑着说:“我好的,就怕你不放心。”我当时就哑口无言了,是的,放学的时候正是下班的高峰期,街上车水马龙的,万一遇到哪个冒失鬼怎么办?我是不放心。但从教育理论的角度看,这样不让孩子经受锻炼的举措是很不明智。

    现在很多家庭因为对孩子过于宠爱,对于孩子的不正当的要求,在心疼孩子的前提下,常常妥协,其结果是孩子常常不把大人的话当回事了。于是父母寄希望于学校,希望老师能给孩子规矩。我常常听到家长抱怨说:“他现在不听我们的了,还常常和我们顶嘴,总是嫌我们烦,说我们不理解他。但他听老师的,老师要求做的他不敢不做。”难道家长真的都很烦吗?难道家长真的都和孩子有代沟吗?未必。

    我们做教师的能像父母一样疼爱孩子吗?这会害了孩子,如此下去,只会使孩子失去是非判断能力、失去生存能力。

    我们毕竟只是孩子的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也不能像父母一样。我儿子不懂事的时候,气极了,我会揍他的,我不爱他吗?他是我的最爱,我可以为他献出我的所有,直至生命。但作为教师能像父母一样打学生吗?别说法律不允许,他的亲身父母也会不依不饶的。我有个同事,很敬业,也很爱学生。最近,她班有个学生,从初一起就大小错误不断,她几乎什么办法都试过了,就剩打了,就是不见改观,最近还特别“张扬”,那天她还真的打了(当然只是吓唬),她想打了之后看他能不能懂点事情。结果是家长找上门了,说他们都没有打过孩子。

    教师毕竟是教师,将学生“视如己出”的说法是很不现实的。

    你能说李镇西老师不爱学生吗?不,他一定是师德模范,他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一定多于自己的女儿,但看看李老师的《乖乖女长大了》,我敢肯定地说,就个体而言,无论哪个学生都不能替代他女儿在他心中的位置,无论哪个学生都不能带给他如女儿般深刻的感受;从情感的角度看,他为女儿所付出的远远大于任何一个学生。

    就是从教师的个人精力、个人情感看,也不可能将学生"视如己出"


[ 本帖最后由 jsjfxx 于 2008-10-19 16:52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16:53:32 | 只看该作者
师德规范要求我们将孩子们“视如己出”啊!
3#
发表于 2008-10-19 19:12:10 | 只看该作者
【师德规范要求我们将孩子们“视如己出”啊!】
  真正做到也没那麽容易啊!
4#
发表于 2008-10-19 20:28:30 | 只看该作者
不应如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8 19:26 , Processed in 1.1817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