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129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认识负数(江苏省2008年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活动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7 06:0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顾娟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认识负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3
.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相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4.通过介绍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进一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自主创造,引出新数。



1.昨天我去水果市场,那里在进货和出货,你们瞧!(课件出示市场进出货的画面)



这是仓库管理员小王对水果进出的情况进行登记的结果,你们觉得他记清楚了吗?为什么?



要区分相反意义的量,同学们有没有好办法呢?



为了清楚地区分是运进了2吨还是运出了2吨,同学们想出了各种方法,你们真会动脑筋,真会创造。



2.怎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历史上的数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也进行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课件出示数学史)



二、初识负数,学会读写。



1.同桌讨论举出相反意义的量,然后用加“+”或“-”的方法来表示。



交流汇报。



2.知识老人介绍课本第9页的《你知道吗》以及正、负数的读写法。(课件出示课本第9页的《你知道吗》)




3
.你们还能再说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吗?还有吗?有多少个?



同学们,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又创造了负数。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去进一步认识负数。(揭示课题:认识负数)



三、沟通联系,丰富认识。



1.教学例1




电视台每天都会播放天气预报,你们知道是用什么来测气温的吗?(课件出示温度计)



观察温度计上数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课件突出两个刻度10)这两个10表示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



你会用今天学习的正数、负数分别表示这两个刻度所指的温度吗?



(课件出示显示上海、南京、北京气温的温度计)你会用今天学习的正、负数来表示这些温度吗?



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关键要找准谁的位置?



零摄氏度也就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什么?



零上温度用什么数表示?零下温度呢?那0就是正数和负数的什么?



2.教学例2



在我国的新疆吐鲁番盆地,一天当中温差很大。看温度计说说那里早晨、中午、晚上的温度。



吐鲁番这种独特的气候特点是由它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课件出示吐鲁番盆地) 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课件介绍海平面)



(课件出示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米?



海平面以上用什么数表示的?海平面以下呢?那海平面的高度又该用哪个数表示呢?



0是正数吗?是负数吗?它是正数和负数的什么?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四、链结生活,内化理解。



生活中除了温度、海拔高度,还有很多地方会用到负数。



1.
电梯中的负数:王叔叔和李阿姨都从办公楼的地面一层乘电梯,王叔叔去5楼开会,李阿姨去地下二层取车,他们分别应该按电梯里的哪个键?




2
.神七与负数:我国即将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会达到(
)以上,而背阳面会低于(
),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能始终保持在(
),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1)21℃
(2)100℃
(3)-100℃



3.产品说明上的负数:食品包装袋上有这样的标记“500+2g”,质检人员拿出5袋后称重后和标准重量比较记录为: +0.1g 、-1g、0g、+0.5g、-3g。






+0.1g
、-1g、0g、+0.5g、-3g是什么意思?500+2g是什么意思?



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同学们,生活中的负数还远远不止这些,课后多留心观察,下节课请同学们来交流,好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06:40:24 | 只看该作者
两份同教学内容的教案各有千秋
3#
发表于 2008-11-7 10:39:37 | 只看该作者
版主辛苦了,
4#
发表于 2008-11-7 10:40:18 | 只看该作者
是啊,各有千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6 15:33 , Processed in 1.18334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