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63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园童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2 09:2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试作弊有绝招,又能偷看又能抄。
       个个像个韦小宝,捉弄老师有技巧。”
       这是《新校园童谣三十一则》中的一则。《三十一则》刊登在2000年的《少年儿童研究》第一、二合刊上。据说,这在学生中流传已久,但是这次刊出仍令教师惊骇不已,引起一片哗然。哗然和惊骇,正好反映了教师不大了解学生对目前考试制度的反感。一面明镜,经常会照出一个孩子的脏脸,也照出他的母亲对孩子的照顾的疏忽。如果母亲只是一味地责备孩子不爱干净,而毫无自责之心;那么这个孩子以后还会弄得满脸污秽。如果这个母亲能从中照出自己对孩子照顾不够,而痛下决心改正,致力于养成恶秽好洁的习惯。一些童谣,教师应该把它当作一面特殊的明镜,从中看到自己的错误言行,而学习母亲对孩子的爱心耐心和照顾帮助。

       另有几则,如:
      “现代老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
       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
       这面“镜子”照出的是教师的无能,只是用作业压学生,用考试吓唬学生。17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说:“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们的注意;一旦办到了这一点,他就可以在学生的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尽速前进了。”(《教育漫话》)我们有些教师不大肯潜心研究这个“巨大的技巧”,而痴迷于运用作业和考试这两个法宝。这法宝见效快,课堂纪律容易维持。但学生往往声屏气息,而心驰海内,神游天外。他们无力改变重压的作业和频繁的考试,只能借助这类的童谣发泄积愤,嘲弄戏谑老师了。

       又如:
       “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
       学生胆敢高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骚在《爱弥儿》中说:人有三种声音:说话的声音、唱歌的声音、感情的声音。孩子和我们一样,能说话能笑能哭能唱能叫能哼。他这话是要教师尊重学生的自然赋予的本性,而谆谆善诱。一个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或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或层层剖析,丝丝入扣;或触景生情,妙语迭出:能牢牢地吸引学生,甚至情不自禁在笑声不断,从而掌握了一些知识要领和学习方法,今后进而锲而不舍地追求真理。这样比让学生拘谨地呆坐着,接受一些死记硬背的没有什么用的知识,强得多了;比“找父母”,借助父母的压力,使被屈服的学生“老实”地听讲,也强得多。有些教师可以从这面“镜子”中,照出自己的可憎面目。

       又如:
       “小鸟说‘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
      ‘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
        轰隆一声,学校炸没了。’”
       这当然不是说的事实,但是从这面“镜子”的幻造的景象中,照出学生对我们的学校,如何恨得深恶痛绝。17世纪荷兰思想家斯宾诺莎认为:恨是和爱相反的。爱是圆满的,因为爱永远产生改进、增强和扩充;恨是不圆满的,因为恨永远引起颓废、软弱和毁灭。(《神、人及其幸福简论》)我们的一些引起学生极度仇恨的教师,应该清醒地想到,他们将来有可能发展成敌视、扰乱、破坏社会的蟊贼。他们的内心怎么会满是仇恨、报复、毁坏呢?他们又是怎样被我们培养出来的?我们怎么会嘉树结出劣果?

       这些童谣都是哈哈镜。镜中的形象或景象,是变形的,是扭曲的,是夸张的。我们都可以从中辨识出其本相,看出一些我们的教育在成长中的冗枝赘叶,在辉煌中的污点暗色,在弦歌中的喧声嘈音。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掉以轻心,以为不甚碍事;而应该及时地消除嘈音,清洗污色,芟剪冗枝。从这哈哈镜中,我们还可以可以窥察到有些教师的教育思想,远远不如三、四百年前的古人;从而有所警悟,急起直追,认真学习优秀的教育遗产,扎实地搞好我们的基础教育。

       有人说,这些童谣是给学生“减压”前产生的,现在已经不是那样了。但愿如此:我们的校园常年都是宁静、鲜花和阳光,孩子的脸上终日都是笑容、欢乐和友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09:27:36 | 只看该作者
哈哈镜,好一个哈哈镜啊,童谣,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天真无邪的,应该透着灵气的。
3#
发表于 2008-11-12 11:15:06 | 只看该作者
从这哈哈镜中,我们还可以可以窥察到有些教师的教育思想,远远不如三、四百年前的古人;从而有所警悟,急起直追,认真学习优秀的教育遗产,扎实地搞好我们的基础教育。
4#
发表于 2008-11-12 12:44:26 | 只看该作者
谁编的这么溜
5#
发表于 2008-11-12 16:01:33 | 只看该作者
值得深思
6#
发表于 2008-11-13 22:58:52 | 只看该作者
值得深思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7 22:16 , Processed in 1.1540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