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104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教师的“权威" 作者:惠安螺城中心小学 陈顺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27 10:4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不难发现,在同一个校园里,有的班级班风良好,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强,有的班级则纪律散漫,学生对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在同一个班级,有的老师能井然有序地组织教学,学生活而不乱,有的老师则驾驭不了课堂,却一个劲地责怪学生。我想,这些现象跟任课老师的权威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当一名教师,树立权威意义重大。一位有权威的老师,他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学生回报他的是崇敬与爱戴。   那么,什么是“权威”呢?在其他行业,也许人们会认为有“权”就有“威”,这是功利主义的“权威”。在教育这个行业,不是因为有了“教师”这个“权”,就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也不是因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威严一些,就能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权威的老师。所以说,教师的权威如何,不在于职业本身和主观的愿望,而在于教师本身对职业的忠诚和自身的努力。它的基础应建立在教师本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和工作表现上。特别是我国实行教学改革后,新课程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了更高的要求:一、要努力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更新教学观念;二、要重构新型的师生关系;三、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的情感体验。我认为,实践这些要求的过程,就是逐步建立教师权威的过程。为此,教师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锤炼爱生之心。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强烈的模仿性是学生的重要特征。爱,则能促进模仿意向的产生。学生总是趋向于模仿爱他和他所爱的老师。当老师真心诚意爱学生,学生就会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就能够借助情感的触动与催化,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本身的要求,而且会产生对教师的一种信任感。教师的权威也就由此而树立起来了。这里所说的“爱生”,是一个整体的观念,是指向学生的“全部”,而不是“局部”。   在2001-2002学年里,教书近10年的我第一次担任一年级的教学,面对一群幼小、天真的孩子,我奉献出我所有的真心,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他们。无论课内课外,我努力关注孩子们的情绪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心理,或给予鼓励、或给予表扬、或给予安慰、或给予提醒……总是想方设法让他们快乐起来,也促使他们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孩子们也给了我很大的回报,他们亲近我、听从我、关心我、爱戴我。在学区评选“师德之星”问卷调查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对我极大的喜欢,使我当之无愧地荣获“师德之星”称号。   我们螺城中心小学是参加课改多年的实验学校,我们的校训是:教育成功的秘决在于尊重学生。因此,爱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人无论大小长幼,都有人格。蔑视人格,就是蔑视教育。教师通过尊重学生,启发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尊重自己,懂得人的尊严,这也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爱满天下。我相信,一位有爱心的老师,一定也能得到学生深深的爱。   二、要树立教师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最具说服力。教师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待人处世,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之中给学生以影响。这正如加里宁所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正因为这样,所以一个教师也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的严格的监督。”可见,教师的权威能否树立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自觉地接受这种监督,能否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教师榜样。   有一位老师,当他发现教室的地板上到处是粉笔时,就告诫学生,不许乱扔粉笔。课堂上,他却忘了自己说过的话,不知是为了惩罚学生;还是提醒学生,经常把粉笔抛给学生,于是,学生们也把老师的话晾在一边,扔粉笔的现象更严重了。这位老师也许忘了新课程提倡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他要求学生遵守的,而自己却违背了。教师自己言行不一,可想而知,他在学生面前,是很难树立教师权威的。   三、要转变教师角色。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课堂最要紧的是看学生学,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这与新课程提倡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完全吻合。因此,首先教师应该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转变到“促进人的发展”上,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有了这样的理念,教师才不会只关注学科,关注知识,关注“对不对”(分数),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感受到自身生命的价值,同时也感受到教师成功的教育思想。这样,教师的形象便会在学生心中变得高尚起来。   四,要讲究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一位教师的教育观念、智慧、能力,甚至是一种境界!良好的教育方法,可以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教师的教育方法得当,恰到好处地使教育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学生就会产生一种积极主动的愿望,进而接受教育,“被动”会变“主动”,当这种“主动”出现的时候,学生接受教育的态度和积极性与教育方法的优劣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正确的教育方法,无形中也能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爱戴。   有这样一个教育事例: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走进课堂,发现班上一位同学呕吐过,桌下还有两条蛔虫在蠕动,而全班同学竟熟视无睹,没有一个人愿意“处理现场”。语文老师本想大发一番脾气,但她忍住了,转身在黑板上写着“她吐了……”,让孩子展开讨论,学生们明白了老师的意思,纷纷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并作了深刻的反省与自我批评,其中有一个同学还悄悄地拿来起扫把清除“疤痕”……   这是一个成功的教育案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己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这个案例中,如果老师来一场“疾风骤雨”式的批评,学生会那么自觉自愿地接受吗?我想,经历了这件事后,学生们不但在自我批判中获得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而且会更加敬佩这位老师,教师的权威形象将变得更加高尚!   总之,只要每一位老师都能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捧出一颗爱心,并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规律,相信每一位教师都能出色地胜任教师这一角色,都能在学生面前为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权威形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8-11-27 11:28:15 | 只看该作者
要锤炼爱生之心。要树立教师榜样。要转变教师角色。要讲究教育方法。
3#
发表于 2008-11-27 11:28:21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顶!!!
4#
发表于 2008-11-27 15:56:27 | 只看该作者
适当的权威是必要的,但不能绝对的权威
5#
发表于 2008-11-27 16:2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楼主 盐都张勇超 的帖子

只要每一位老师都能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捧出一颗爱心,并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规律,相信每一位教师都能出色地胜任教师这一角色,都能在学生面前为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权威形象!  
6#
发表于 2009-3-2 14:59:09 | 只看该作者
是啊!教育方法的确很重要!教学生学会学习的确是门学问!作为老师我一直在寻找适合每位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让他们找准人生的坐标!可是这真的很不容易啊!
7#
发表于 2009-3-2 15:38:24 | 只看该作者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老师是彻头彻尾的“蜡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6 05:23 , Processed in 1.1495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