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县第六批初等教育、特殊教育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评审
一、选择(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的字母填在相应的题号下面。20分)
1.
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A.课程
B.学科
C.教师
D.学生
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
课程。
A.选修
B.必修
C.学科
D.分科
3.考试命题要依据
,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
A.课程标准
B.教材
C.考试说明
D.教学大纲
4.新课程要建立一种
的评价体系。
A.发展性
B.创新性
C.创造性
D.实践性
5.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学生
为主要目的。
A.道德素养
B.人文素养
C.过程与方法
D.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6.
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
A.校本教研
B.课堂教学
C.教学研究
D.教学反思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C.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9.
是有效互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A.教学预设
B.动态生成
C.关注与倾听
D.兴趣
10.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二、判断(正确的在相应的题号下面打“√”,错误的打“×”。30分)
1.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
2.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讲授法不应该再存在。
4.基础教育改革努力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5.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信息技术教育。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举止端庄。
8.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
9.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这与教师指导是相矛盾的。
10.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
11.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
12.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的改革。
13.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14.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15.课堂需要控制,课堂纪律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
三、教师读书情况(30分)
1.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请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你的认识。(《课程改革教师必读》)(15分)
2.于漪老师倡导的“三备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这种备课方式有什么好处?
(《有效教学》) (15分)
四、教育随笔(在你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一定有过许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经历、思考、感悟,请选择其中点滴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教育随笔。2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