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56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为什么在成语中遭贬(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3 14:2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注意到了吗?在成语里,“三”和其他任何数字只要一碰头,基本上贬义居多,褒义极少。如:“三长两短”、“三心二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挑三拣四”、“丢三落四”、“推三阻四”……

       让我们来考证“三长两短”的来历。“三长两短”之所以指灾祸、事故,是因为其出处与棺材有关。据《礼记》中记载,古时在棺木上不用钉子,而是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所以才有“三长两短”这种说法。也有说三长是指棺材的底、帮、盖,两短是指棺材的前后两块短材。

  如何解释这些语言现象,让我们从常识中去求证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是很特殊的数字,它往往表示数字的极限,即已经到头了。《道德经》中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到三就不往下说了,后面就是无穷大。《曹刿论战》中也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四呢?没有了。民间也有一种说法叫“一而再,再而三”,意思指对于犯错误的人,可以原谅一次、两次,但第三次就是容忍的极限了。

    我们说“再三”强调,不说“再四”强调。中国人喜欢用“三”说事,好像提到了“三”就提到了一切数字。加之中国人的习惯,喜欢成双成对,喜欢整五整十,而“三”是一个奇数,不齐整、不规矩、不稳定,因此传统上人们习惯拿“三”来指一些不好的事。久而久之,有“三”的成语就变得贬义越来越多,褒义越来越少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3 14:26:00 | 只看该作者
不说到还没注意呢,呵呵
3#
发表于 2008-12-13 21:52:2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说“再三”强调,不说“再四”强调。中国人喜欢用“三”说事,好像提到了“三”就提到了一切数字。加之中国人的习惯,喜欢成双成对,喜欢整五整十,而“三”是一个奇数,不齐整、不规矩、不稳定,因此传统上人们习惯拿“三”来指一些不好的事。久而久之,有“三”的成语就变得贬义越来越多,褒义越来越少了。
4#
发表于 2008-12-13 21:53:21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学习!!!!
5#
发表于 2008-12-13 22:25:56 | 只看该作者
细心人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8 04:35 , Processed in 1.17302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