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92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语的思考(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1 10:0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评语——学生心灵中的灯塔
       每当给学生写评语的时候,我们都会联想起自己学生时代阅读评语时的激动心情。
       如果把学生的成长比作航船在大海中远航,学生是把评语看成导航的灯塔,他们需要这盏灯塔了解自己方位,他们需要这盏灯塔确定前进方向,这盏灯塔连接着他们深切地期盼,连接着学生纯洁的心灵。
       评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评语在学生心中是神圣的。因此,学生心灵中的这盏灯塔,做为教师只能用我们的良知和爱心,只能用我们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去点亮。
每当给学生写评语时,我们眼前就仿佛出现一个个可爱的学生,一双双渴望的眼。从那敲击键盘的答答声中,我们听到了学生前进的声声脚步。

尊重——评语的灵魂
       教育改革给教育带来的变化,首先就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
       评语和评语的教育功能得到了重新的认识和开发,评语做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手段,越来越引起班主任教师的重视。
       评语除了传统的评价功能,它的欣赏激励、沟通传递、提高升华、点拨矫正等功能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地作用。
       评语能够实现这些功能,其灵魂是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的“尊重”,就是对所有学生,对学生不同发展程度的客观存在的尊重;就是对学生的人格、尊严、价值以及独特个性的尊重;尊重体现着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因此尊重是对学生最高层次的爱。
尊重学生是新的教育观的核心理念,有了尊重,评语促进学生发展的载体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有了尊重,评语才会有灵魂。

欣赏——评语的魅力
       学生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他们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欣赏学生,就是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让学生体验到作为人的尊严感和幸福感。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的人,欣赏是对学生发展的尊重和激励,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欣赏是积极的暗示,可以激发学生发展的巨大潜能。欣赏体现着教师的人格魅力,它有效地加强了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联系,而积极的情感联系是教育的宝贵资源。
       欣赏是一种教育艺术,欣赏的源泉是发现,是教师首先被感动。有了欣赏,评语就会产生无限的魅力。

评语——实现交往与互动的尝试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是教育过程的本质问题,把教育过程定位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就是对“把教育看成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的活动”的辨证否定。
       要实现师生交往和互动,传统的教师只给学生写评语的方式已经不能发挥它的载体作用。教师与学生互相写评语就是对传统的教师只给学生写评语方式的创新,是通过评语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师生交往和互动地尝试。
       教师与学生互相写评语,是教师与学生彼此分享思考、理解,交流情感、体验,了解看法、观念;是教师与学生人人参与的认识活动过程和平等的精神交流;是教育过程中,师生交往和互动关系的构建。
       通过给教师写评语,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创造性真正得到发挥和张扬,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自己成长的主人;教师的工作被学生关注和理解,角色定位的转变,教师的工作由单纯的付出成为互惠,不断得到完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1 10:10:14 | 只看该作者
与大家共同学习,
3#
发表于 2008-12-21 19:00:5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
4#
发表于 2008-12-22 17:33:2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共勉之!!
5#
发表于 2008-12-22 17:33:5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6#
发表于 2008-12-30 09:48:39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与学生互相写评语,是教师与学生彼此分享思考、理解,交流情感、体验,了解看法、观念;是教师与学生人人参与的认识活动过程和平等的精神交流;是教育过程中,师生交往和互动关系的构建。
7#
发表于 2008-12-30 09:49:12 | 只看该作者
通过给教师写评语,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创造性真正得到发挥和张扬,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自己成长的主人;教师的工作被学生关注和理解,角色定位的转变,教师的工作由单纯的付出成为互惠,不断得到完善。
8#
发表于 2008-12-30 09:4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楼 xinyun269 的帖子

9#
发表于 2009-9-7 21:18:29 | 只看该作者
受益非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6 12:52 , Processed in 1.17145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