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147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5 12:0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为了响应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科教兴国"的号召,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指导纲要,确定本课程教学任务。
*一、指导思想:
为了响应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科教兴国"的号召,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指导纲要,确定本课程教学任务。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情:

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信息技术,所以我不急于领导他们上机实践,而是从基本的理论入手,事先加强信息技术入门教学,多举生动的例子,多启发他们发现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自觉自愿地学习信息技术。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多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并要加强奖励机制。
四、五年级学情:
四、五年级学生已经上过半个学期的信息技术课,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他们的强烈探索热情会使没有组织的课堂完全乱套。上个学期我采取的事课前在教室里上理论课的,交代清楚学习要点后再来机房实践,效果还不错,这个学期要坚持这种教学方法。同时加强五年级学生教学管理,根据他们好动,不喜欢受约束的特点,多安排实践性的学习内容。比如课堂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尽量将理论学习的时间压缩在20分钟以内。
六年级学情:
六年级学生经过两个半学年的学习,有了相当的计算机基础,能准确地输入日常汉字和使用计算机中的程序,有了计算机思维能力,可以按计算机的提示完成学习。
六年级学生要给他们规范的学习方式,用建构主义原理帮助他们建立关于计算机的系统知识,提倡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于其他学科学习中,均衡地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三、全册教材分析:
学期所有教材都有变化,可以说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体现,这对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应该是个不错的改进,但对于教师来说又要适应新的教材,无疑加重了负担。

不过教材又讲究图文并茂,有强大的知识链接体系,便于学生们课下自学,对于重视学生电脑学习的家庭来说又是一大便利,可以把功夫用到课堂40分钟以外,所以老师要抓住这一优势。
另外,几册教材都有单元内容模块化、语言文字童趣化、图形图像直观化、学习过程自主化、知识内容趣味科学化、信息教育整合化的特点。
四、全期教学总目标:
三年级:

主要学习画图程序,要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以及一些图形处理。较之旧的学习目标,显然是任务减轻了。但是又增加了大量的阅读任务,所以在培养信息技术的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重在习惯的养成。
四年级:
主要有两大学习目标:一是word基本操作,二是windows基础知识。在word基本操作中,主要学会文字的编辑和文章的排版技巧,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写作文、制作板报、课程表等实用技术。在windows基础知识中,学习对文件的分类管理,以及查找、删除文件等操作,让学生可以管好自己的电脑,及时清理电脑资源。这样,就能打好windows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奠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年级:
    认识电脑的软环境,如文件和文件夹等;学习写字板软件的使用;学会用画笔软件画画。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重要的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喜欢计算机。
六年级:
    学习日常信息的处理,掌握用计算机来制作幻灯片,学会使用网络探险家软件。重点掌握在互联网上查找信息和手法电子邮件的方法,培养六年级学生在实践中学、在网络中学的习惯。
五、进度安排:以大纲为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9-2-5 21:56: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3#
发表于 2009-8-31 19:53:4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4#
发表于 2010-2-22 19:21: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5#
发表于 2011-2-17 13:28:4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很有收获。
6#
发表于 2011-2-23 09:57: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6 07:58 , Processed in 1.1608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