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85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21、22、23、24、25课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 17:5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21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几十几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非整十的两位数的意义,能按顺序写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这些数。
教学难点:
正确数出“几十九”后面的整十数。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学生40准备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进行摆小棒比赛,比比谁摆得又对又快。
二、直观认识几十几
1、师:请小朋友们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2、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摆法,比一比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
〔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3、师: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先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4、提问:3捆添上4根是多少?你怎么知道这是34根的?3捆添上9根呢?你怎么知道这些是39根的?
5、讨论: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6、提问:三十九根添上一是四十,那么四十九添上一、五十九添上一……九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呢?
7、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每人数给小组内的小朋友听。
三、教学写数、读数和数的组成
1、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珠,十位上拨2颗珠,个位上拨4颗珠。
2、提问:你知道现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数是多少吗?谁能对照着计数器把这个数写出来?
3、让学生一起把这个数读出来。
4、提问:24中的“2”表示什么?“4”呢?24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5、让学生用计数器在小组内拨34和43,完成第21页例题的填空,然后进行“几十几”数的听写练习。
四、巩固反思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个小朋友,看谁数得又对又快,并告诉同桌你是怎样数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1)师:小朋友们爱吃香蕉吗?白菜博士给大家带来多少根香蕉呢?请小朋友们5个5个地数。谁数对了就可以掉这些香蕉了。
(2)你能5个5个地从5数到100吗?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试着数一数,然后组织交流结果并说说是怎样数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读出图上的数,并说一说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几十几的数,先对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五、总结评价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下课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发现“几十几”的数,与同学或教师交流。
板书:
认识几十几
24         34          43
2个十和4个一   3个十和4个一    4个十和3个一
合起来是24     合起来是34     合起来是43

第22课时
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资源:
教学挂图、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自主学习
1、师:今天,小猴的桃园丰收啦!它请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去吃桃。(出示挂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根据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1)一共有多少个桃?30+4=34  4+30=34
你是怎么算的?
①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②数:30、31、32、33、34(可借助计数器或小棒)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加法算式中的每个数也有各自的名称。教师介绍“加数”、“和”。
引导学生说说“4+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
(2)一共有34个桃,筐里有30个,外面有几个?
34-30=4
你是怎么算的?
①34是3个十和4个一,去掉3个十,剩下4个一(借助学具)
②想加法。
(3)一共有34个桃,外面有4个,筐里有几个?列式并说说算法。
介绍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观察四个算式的特点,揭题: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二、巩固练习,深化应用
1、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80+5   56-50   62-2   96-90
3+50   2+80   20+6   28-8
选择几题说说各部分名称
2、“想想做做”第1、2题
(1)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出四个算式。
(3)反馈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1)同桌合作练习,说出得数。
(2)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根据下面的算式,你能想到其它三个算式吗?
①3+70      ②54-4
4、“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根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
(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
(3)反馈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1)要求学生在两分钟内完成。
(2)交流并请做得快的学生介绍经验:怎样才能做得既对又快。
6、“想想做做”第6、7题
(1)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2)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总结反思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板书: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0 + 4= 34   34 - 30= 4
                   ↓  ↓  ↓   ↓   ↓  ↓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第23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五
教学目标:
1、复习认数方面的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强化数数能力以及运用数进行交流的能力。
2、能正确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百以内数的含义,运用学过的数正确进行交流、表达。
教学资源:
计数器、钟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认数方面的基础知识
1、第1题:看图及计数器,完成填空:
(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
(  )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第2题:
(1)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0的数是(  )。
(2)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7的数是(  )。
(3)十位上是(  ),个位上是(  )的数是(  )。
3、第3题:
(1)让学生在两分钟内完成这题。
(2)交流:指名几人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巩固解决问题的练习,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第4题:
(1)实物投影出示表格
(2)要求学生怎样求出括号里的数。
(3)学生计算。
(4)交流。
2、第5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交流: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三、全课总结,课堂练习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练习:
(1)(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
64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98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
(  )个十是40.
(2)按规律填数:
5、10、15、(  )、(  )、30、(  )、(  )、(  )、(  )
2、4、(  )、8、(  )、12、(  )、(  )、(  )、(  )
50、60、(  )、80、(  )、(  )

板书:
练习五
(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   
(  )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第24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顺序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运用操作活动,结合现实背景,了解“单数”、“双数”并进行简单应用。
3、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100以内的数按顺序进行整理,并寻找规律。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规律和运用规律。
教学资源:
1、实物投影;
2、教师准备三张透明的“魔力框”(每个学习小组也准备一张)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1、激趣导入: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娃娃是怎么排队的?
要求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追问:咦,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
2、小组活动: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各小组展示百数表。
2、谈话:这张百数表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先请小朋友横着选几排数读一读,在小组内说说数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如:41、42、43……50,左边九个数的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依次是1、2、3、……9,最右边是整十数等。)
再让学生指着不同横排说一说。
进一步启发: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斜着看呢?转弯看呢?请小朋友积极开动脑筋,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小组里的小朋友!
3、谈话:小朋友真了不起,在这张百数表里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做了几个“魔力框上”,大家仔细观察,在“魔力框”里你还会有新的发现的!
①投影出示: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里框出几个数。要求读一读,并找一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②在小组里照样子用“魔力框”框一框,交流自己的发现。
4、提问引导:(出示带一个数的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个数吗?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出示分类标准:
(1)个位是5的数;
(2)个位是0的数;
(3)十位是5的数。
要求各小组自由选择一个标准,把符合该标准的数称作“我们的朋友”。然后分小组活动,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并把它们按顺序排一排,读一读。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后,独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思考和体会。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填一填,再讨论。
4、“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挂图后,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现在要看35号,说明35号还没有看,已经看了34人。
四、总结
提问:这节课小朋友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发现了哪些奥秘?
第25课时
教学内容:
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教学难点:
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了解家人的年龄,谁来汇报一下?(指名说)
2、刚才×××小朋友说他爸爸是36岁,爷爷是63岁,那么你们知道谁的年龄大吗?
3、要比较年龄的大小也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教师讲述故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一会儿,小松鼠、大白兔都捡了一篮贝壳。小松鼠数了数说:“我捡了38个贝壳。”大白兔数了数说:“我捡了46个。”小松鼠说:“我捡得多。”大白兔说:“我捡得多。”到底谁捡得多呢?你能给他们当一下裁判吗?
2、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得多呢?为什么?请你把想法告诉你同桌的小朋友。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扬说得对的小朋友。
4、指出:比较两个小动物谁捡得多,也就是比较38与46的大小。(板书:46○38)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多种方法。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谁来写一写?
5、指名板书后读一读。
6、试一试(出示计数器)
(1)看着计数器把数写出来。(53、56;100、98)
(2)这两组数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结学生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2、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1)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个位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去掉重复的,排一排。说说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一共有几个?是哪几个?
(2)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比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3、“想想做做”第5题
(1)看图,兔妈妈给小兔照了3张照片,猜猜各是什么季节?各个季节的温度也不同,看了计温的温度计,老师写出了3个表示气温的数:2度、20度、35度。
(2)你能用符号表示3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4、“想想做做”第6题: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5、写数游戏:学生随意写一个数。
(1)以小组为单位从小到大排一排。
(2)比30大比60小的数站起来排队。
(3)个位是7的数站起来排队。
(4)大于60的数站起来排队。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9-3-1 18:49: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3#
发表于 2009-3-2 08:03:4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6 06:55 , Processed in 1.1193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