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89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教学前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0 10:1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内容: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例2第50页)

设计时的思考:

这节课的内容是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的方法。教材上呈现的内容是用比例的方法来解决,并没有其他的方法提示。其实学生的方法不会采用教材上的“比例”的方法,而是用其他的一些方法,如:因为实际缩小了多少倍,那么图上距离重新扩大多少倍;或者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解决,也就是图上距离扩大多少倍,那么实际距离应该如何等等。如果去比较这几种方法,可能学生的方法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更加方便,特别是在思路上比较清晰。而书上的“比例”的方法,学生容易出现单位不统一的错误,同时在过程上比较麻烦,但是也有其优点,就是符合比例的应用价值。

笔者认为,书上呈现只有一种方法,并不是硬要求学生掌握只用一种方法,可能是为了以后的用比例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书上的方法就是好的。我觉得应该鼓励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学会欣赏,以实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同时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因此个人认为是不是把这一个问题当成一个问题来解决,突出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除了常规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外,增加“经历解决实际距离问题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并结合已有知识掌握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中还得有机地沟通方法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让学生明白方法虽然不同,但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图上长度和实际长度的关系)来解决的。如学生在列出比例时,有的学生不用解比例,而用比的基本性质已经口算了,其实也就用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的方法,教师可以随机点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10:15:51 | 只看该作者
附:《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结合已有知识掌握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的方法。
2、经历解决实际距离问题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的方法。
教学难点:单位之间问题和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案上的准备练习。
1、说说你对比例尺的了解。
2、如果嘉兴到栖真全长约是15千米,画在地图上是5厘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把上面的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二、展开学习。
1、再次出现“北京市地铁规划图”。
说说这幅图的比例尺表示的意思。(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角度去说,如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多少厘米或千米;实际是图上的几倍,按照这样倍数进行缩小的。)
2、再次出现“地铁1号线在图中的长度大约是10cm,它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反馈学生的方法:把你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1)书上的方法;(2) 10×500000=5000000厘米=50千米;
(3)5×10=50千米  (4)1:500000=10:(   )……
3、欣赏、沟通。
A、先反馈第2、3种方法,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其他学生欣赏)
B、然后再让出示书上的第1种方法,你能看明白吗?
C、沟通:你觉得这几种方法方法不同,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运用了比例尺表示的关系,也就是图上长度和实际长度的关系。)
三、小结方法,修改学案。
1、要求出实际距离,你必须得知道什么?
2、检查学案上“自查”, [从书上量出所需要的数据,然后计算出5号线地铁的实际距离?约是5.5厘米]你做得对吗?能不能换一种方法来解决?(学生独立完成)板演并交流。
3、找开书本,如果要计算其他线路的实际长度,你会怎么办?交流方法。
选择自己喜欢的线路,进行解决。
四、运用。
1、出示“做一做”,审清题意。
(1)说说这个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意义,并改成数值比例尺。
(2)量出图上距离。(要求测量准确)
(3)计算实际长度。
2、出示自己设计的地图。(没有比例尺)1:2000
并呈现相应的条件:A—B的实际长度是4000米。
(1)提出问题:你能求出B—C的实际长度吗?[引导学生。]
(2)学生独立解决。
(3)呈现学生的不同方法。
可以是先求比例尺,再求出实际长度;也可以是根据正比例关系来解决。
3、拓展:(在第2题的基础上)
   如果甲地离A地有9000米,而且是正北方向,你能在这张图标出甲地吗?
五、课堂小结。
1、今天有什么收获?  2、作业 54页的3、5、6两题。
3#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10:16:42 | 只看该作者
供学习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6 19:25 , Processed in 1.15991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