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每格1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发展。
2、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________、
_________与________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评价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_________、
________与___________。
4、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5、《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学习领域。 6、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_________、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__________、验证、推理与__________等数学活动。
二、选择题(1-5为单选,6-10为多选,每题2分,共20分)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过程。
[①交往互动 ②共同发展 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
[①教教材
②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 ②过程与方法 ③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
)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 ②知识技能目标]
5、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 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6、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
)的过程。
A. 生动活泼的
B.主动的
C.富于个性
D.被动的
7、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之上。
A.
认知发展水平
B.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
A.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
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C.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9、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B.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10、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 )。
A.数感
B符号感
C空间观念
D统计观念
E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三、案例分析:(30分)
《找规律》片断描述:
师: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个忙,你们愿意吗?大家看,学校板报的花边被淘气的小朋友擦掉了一些,你能把他补充完整吗?它们按什么规律来排列?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条更漂亮的花边?用你们的图形学具摆一摆吧。
[学生动手摆花边,摆完后全班同学离开座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去参观其他组同学的作品,然后交流汇报:你最喜欢谁摆的,为什么?]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学生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生1:○○□□□○○□□□,我是按2个圆形3个正方形这样的规律摆的。
生2:我是这样摆的,○□○□○□
。。。。。。
结合本案例,请你谈谈对于数学课的“情境创设、动手实践”的看法。
四、教学设计:(30分)
长方形的面积:
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
兔博士
:告诉大家你拼成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长方形,并填表。
议一议:观察大家填在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兔博士:自己总结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请你根据以上内容,写一篇教学设计片断: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操作、描述、讨论的活动中,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3、在拼长方形和用语言描述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