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50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雷人!教育逼“生”作“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3 23:2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雷人!教育逼“生”作“僧”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会和您一样,认为这有点儿匪夷所思。

然而事实确实如此。

今天,我在亲戚家里发现一位年仅十五、六岁的“小和尚”。我在“和尚”一词上加上引号,是因为这种“和尚”不同于过去的佛家弟子,它仅仅是农村里的一种混饭吃的职业而已。职业的习惯趋使我主动接近了这个“小和尚”。

在他闲暇之余的闲聊中,我得知,他初中尚未毕业就辍学,从师学艺。谈到辍学原因,他不禁唏嘘不已。他说,他从小学起就是一个尖子生,历次考试在学校里总是名列前茅,这样的优秀成绩一直保持到初中。然而,因为一个偶然,英语没考好,遭到英语老师一顿无情的痛骂。不知几时开始,一到学校就得病,头痛、呕吐、全身酸软……,奇怪的是,一回到家中,百病皆无。家长以为偷懒,自然少不了一而再再而三的痛骂。病情益发严重,老师和家长这才重视起来,并且带他到各个医院就诊,甚至也看了心理医生,但收效甚微。初三上学期,他便彻底辍学,并机缘巧合地就喜欢上了“和尚”,于是在自己的强烈要求下,家长同意他拜师学斋,这一学也近一年了。

他真的不再留恋青青校园了吗?不!从他那红润起来的眼眶,我感觉到他仍然念念不忘曾经给过他成功、欢乐,包括痛苦的校园。在那个洒过汗水,淌过泪水的地方,有太多的甜蜜和辛酸,有太多的奋斗和梦想,怎么会忘记!然而,他为什么跟她如此无缘,偏偏“爱”上了“和尚”?

听了他的遭遇,我在脑海中回忆起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的一件完全类似的故事,那是一个初中女生,跟他犯了同一种病,返校就得病,回家就康复。为什么呢?其实,从“小和尚”的叙述中,我已经窥见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他这是一种心理疾患,是由过度焦虑引发的强迫性恐校症。恐校,估计一般人都会认为,只有差生才会恐校嘛,其实不然。优生同样会得恐校症,甚至更为严重。为什么呢?心理疾病的第一根源在于病人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低下和自我调节能力的低下甚至缺失。为什么至少在老师眼中是人见人爱的优生也会“恐校”呢?

因为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一切围绕分数转的评价机制成了校园里成王败寇的最重要标杆。学生在分数上的竞争没有商场的尔虞我诈,但其竞争的残酷绝不亚于商场的激烈,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在商场上,竞争者压上的无非是一份家资,输光了,还可以东山再起。而在考场上,竞争者压上的却是未来一生,至少在竞争者或陪赛者、训练者的意识中就是作如是想的。这种现实与假想,将莘莘学子逼上了一条赢得起输不起的志在必得的博奕。然而,任何一种博弈都不会让参赛者全都成为胜者,也从来没有全胜将军。在一次次博弈中,差生早被逐出了主赛场,他们成了观众;中等生也被主赛场边缘化;而优生——深孚众望的优生——才是真正的主赛场的主角。这种“高处不胜寒”,令他们越发的孤注一掷,也越发的输不起,一旦有一点儿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惶惶不可终日,无论是来自家长的苛责,还是老师的严厉,或者同学的嘲笑,于他们,都是一柄柄闪着寒光的利刃!试想,身心正处于发展中的他们,身心都太稚弱的中小学生如何禁受得起如此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焦虑、恐惧、失望、绝望……一次次如潮水袭来,在灭顶的海啸中生存的几率是很低的,所以,现在的中小学生心理疾病患者越来越多。

看着用稚嫩的童音唱着佛家馨音的“小和尚”,我百感交集,酸楚莫名,用现代流行语说,有点儿抓狂。

在我浅陋的理解中,教育,是人走向幸福或者说是人类走向真正解放的一种途径。然而现在,它却作成了“逼良为娼”的小人行径:逼“生”作“僧”。


20090323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9-3-24 15:02:05 | 只看该作者
值得深思啊!
3#
发表于 2009-3-27 15:35:57 | 只看该作者
让人难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9 16:27 , Processed in 1.15573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