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楼主: xjinsh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明节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1:19:15 | 只看该作者
清明节-农谚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风小无云天晴朗,明天早晨要出霜。
清明前后怕晚霜,天晴无风要提防。
麦怕清明霜,谷怕老来雨。
拱棚瓜菜盖草苫,果树园里要熏烟。
麦田浇后快松耪,保墒增温能防霜。
过了“寒食”,还冷十日。
“寒食”莫欢喜,还有十天半月冷天气。
雨淋坟头钱,春苗出齐全。
淋透扫墓人,耩地不用问。
清明有雨麦苗肥,谷雨有雨好种棉。
清明有雨春苗壮,小满有雨麦头齐。
清明前后雨纷纷,麦子一定好收成。
清明湿了乌鸦毛,今年麦子水里捞。
清明雨渐增,天天好刮风。
关门风,开门住,开门不住过晌午。
大风不过晌,过晌呼呼响。
大风不过晌,过晌刮得狂。
清明时节


夜里起风夜里住,五更起风刮倒树。
夜间星稀,明天风起。
今夜星繁又明亮,明天风小好太阳。
北风吹过头,南风来报仇。
北风吹到底,南风来还礼。
关门风,闭门雨。
春天大风翻,百日下满湾。
春天一场风,夏天一场雨。
春刮东南夏刮北,秋刮西北不到黑。
春天风多,夏天雨多。
春雾狂风,夏雾热,秋雾连阴,冬雾雪。
要知今年何风多,不妨看看老鸹窝。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1:19:48 | 只看该作者
三月三,小麦没砖。
三月八,麦子地里没老鸹。
三月三,没老鸹。
三月十五没老鸹。
春分后,清明前,满山杏花开不完。
三月里,三月三,杏花桃花开满山。
桃花开,杏花败,李子梅子长上来。
桃花开,杏花败,柿子开花杏下来。
三月里,桃花雪,各样果子收不多。
头遍晚,二遍赶,三遍、四遍间隔短(浇水)。
清明到,麦苗喝足又吃饱。
清明喂个饱,瘦苗能转好。
清明不上粪,越长越短劲。
麦吃两年土,只怕清明饿了肚。
施上尿素两三天,才能开始把水灌。
尿素追下三四天,再行浇水也不晚。
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棉正当时。
寒食撒花,谷雨种瓜。
清明高粱谷雨花(棉),谷子播种到立夏。
清明高粱谷雨谷,立夏芝麻小满黍。
清明前五天不早,清明后五天不晚(高粱)。
高粱早播秸秆硬,谷子早播多发病。
大麻种在清明前,叶大皮厚又耐旱。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1:20:41 | 只看该作者
三月八,点南瓜。
过了三月三,南瓜葫芦地里钻。
清明种瓜,立夏开花。
清明种瓜,船装车拉。
祭罢祖,就种瓜。
稙黍稷,晚棉花,十年就有九年瞎。
早黍稷,晚地瓜,十年就有九年瞎。
芝麻晚了一包叶,棉花晚了桃不结。
早花桃,迟花苗。
早播早出苗,早苗早结桃。
棉花种得早,桃子从脚结到脑。
霜前播种,霜后出苗,躲过冻害,多结棉桃。
春天早下种,秋天早动镰。
晚深耕不如早下种。
早种强似晚上粪。
能种当时,不种二犁。
早种八分收,晚种三分丢。
天寒地瘦不早种,天暖地肥早下种。
先平原,后山川,背阳山丘宜播晚。
阴阳坡,差得多。
山上山下,差异很大。
山前朝阳地发暖,春种宜早秋宜晚。
向阳早种向阴晚,秋天来个颠倒颠。
热不耩沙,冷不耩碱。
热不耩岗沙,冷不耩碱洼。
棉花喜向阳,玉茭沟地长。
棉花喜向阳,阴湿不能长。
谷种黄墒麦种泥,小墒正好种玉米。
耩谷没牛蹄,谷熟籽粒秕。
种好粮满仓,种赖一把糠。
沙地花生淤地麦,碱地棉花也不赖。
土地补沙,多种棉花。
棉花性属火,沙溜地最妥。
沙土棉花胶土瓜,石子地里长芝麻。
洼地种秫秫(高粱),十年九财主。
洼地种高的,有吃有烧的。
洼地种高粱,十年九年强。
洼地种高粱,家里多修仓。
平地种蔬菜,洼地种高粱。
高地芝麻洼地豆。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1:21:31 | 只看该作者
洼地种?子,十年九不眼子。
茬口调得顺,粮食打满囤。
倒茬如上粪。
豆茬种谷子,准备闲屋子。
豆茬种谷,必定有福。
芝麻茬种了瓜,大马车往家拉。
苜蓿地里种西瓜,吃得人们笑哈哈。
谷种豆,吃肥肉;谷后谷,蹦着哭。
商量不商量,豆茬种高粱。
绿豆茬,要发家,荞麦黑豆是冤家。
豆见豆,必定瘦。
重茬谷,守着哭。
油见油,年年愁。
瓜茬瓜,永不发。
重茬瓜,没钱花。
瓜茬种瓜,种了白搭。
不怕瓜重茬,就怕重茬瓜。
重茬花生,蒂落叶空。
豆茬不种棉,种棉收僵瓣。
豆茬种花,十年九瞎。
葱韭蒜,不见面。
蒜见蒜,空一半。
辣对辣,叶不发。
西瓜种西瓜,十年种一茬。
棉花虽不怕重茬,重茬久了就要瞎。
要想发,种杂花。
要想富,地里开个杂货铺。
高粱地里带黑豆,一亩多收一石六。
上八斗,下八斗,不收上头收下头。
棉花地里带芝麻,哪里没苗就留它。
地温稳过一十三(℃),棉花播种莫迟延。
清明后,谷雨前,十有八九保安全。
清明谷雨紧相连,南坡北洼快种棉。
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
谷雨前,先种棉;谷雨后,种瓜豆。
谷雨前,好种棉。
种早难保苗,种晚难保桃,适时播种最牢靠。
播早弱,播晚旺,适时播种棉苗壮。
播早烂籽,播晚高腿,不早不晚,桃花扭嘴。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1:21:52 | 只看该作者
枣芽发,种棉花。
枣芽冒疙瘩,开始种棉花。
枣芽发,好种花;枣芽冒一寸,种棉不用问。
清明节荡秋千


椿芽一大把,赶快种棉花。
荷叶铜钱,下地种棉。
柳绒落,种棉准不错。
清明花,大车拉;谷雨花,大把抓;小满花,不归家。
盐碱土地温度低,播到立夏不为迟。
棉花最晚,不到小满。
雨种豆子晴种棉,种菜最好连阴天。
生地瓜,熟地花。
生地芝麻茄子熟地花。老茬种花用车拉,老茬种棉结白莲。
麦茬黍,黍茬麦,老茬棉花开不败。
花地花,麻地麻,芝麻不宜种重茬。
转转茬口,多收一斗。
茬口不换,丰年变歉。
新种一年发,连种三年塌。
谷茬种棉花,气死两邻家。
谷茬种棉花,十年九不差。
今年棉花明年稻,水旱轮作产量高。
高粱豆茬喜种麦,玉米谷地喜种棉。
种种红薯种种稻,水稻红薯两相好。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1:22:16 | 只看该作者
豆茬庄稼肥上肥。
黑豆茬,种谷发。
种花三日晴,不用问老农。
收不收,三个大日头。
钻热被窝(播时天好)睡热炕(播后天好),棉苗出土快又旺。
播种之前,要看地看天。
芽子催得欢,播种要看天;天暖地温加班干,天寒地凉酌情延。
棉种拌上呋喃丹,控制棉蚜五十天。
浸种用上多菌灵,能防枯萎、黄萎病。
沙灰搓种,下种散楞。
棉花头大脖子软,顶土费劲出土难。
棉花播种深和浅,灵活掌握莫呆板。
墒足地实宜播浅,墒差地暄浅落干。
墒小种深,墒大种浅。
湿耩浅,浅了收花,深了白瞎;干耩深,浅了白瞎,深了收花。
过深难钻,过浅落干,墒足地平,两厘米半。
千耩深,湿耩浅,不干不湿耩中间。
干砘湿,湿砘干,不干不湿一溜烟。
表土墒赖,深播浅盖。
墒情欠好,水种包包。
浅耠深放,出来苗旺。
浅了漂,深了酵。
浅沟、压种、厚盖土。
墒情太差,莫把耧插;宁晚几天,也要浇灌。
地膜真不赖,盖棉又盖菜。
棉种播下急雨拍,抓紧划锄快揭盖。
地板揭不开,芽子出不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1:22:40 | 只看该作者
清明节-农事


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降水较前有增加,一般年份仍干旱,
有的年份连阴雨,寒潮侵袭倒春寒。
地温稳定十三度,抓紧时机播春棉,
看天看地把种下,掌握有急又有缓,
棉花播下锄梦花,提温保墒效果显。
涝洼地里种高粱,不怕后期遭水淹。
瓜菜分期来下种,水稻育秧抢时间。
麦苗追浇紧划锄,查治病虫严把关。
继续造林把苗育,管好果树和桑园,
栽种枣槐还不晚,果树治虫喂桑蚕。
牲畜配种抓火候,畜禽防疫要普遍,
大力提倡种牧草,种植结构变“三元”。
鲤鲫亲鱼强育肥,适时栽种苇藕芡,
捕捞大虾好时机,昼夜不离打鱼船。
家鼠田鼠一齐灭,保苗保粮疾病减。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1:25:13 | 只看该作者
清明节-相关诗词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1.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2. 借问:请问。
3. 遥指:远远地指着。
[简析]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泼火雨”的特征(清明前两天是寒日节,旧俗要禁火三天,这时候下雨称为“泼火雨”)。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如何排遣愁绪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家何处有?”问谁,没有点明。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帜)。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由于这首诗的广泛流传,“杏花村”三字在后世便成了酒家的雅号。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 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一个想法: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遥”,字面意义是远。然而这里不可拘守此义。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的闻讯而喜,怎样的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的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的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付与读者的想象,为读者开拓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1:25:53 | 只看该作者
清明节-释义

清明 :qing ming    ①清澈明净:月夜清明。    ②清醒明白:神志清明。    ③政治开明,有法度有条理:天下清明|生于清明之世。    ④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于此日扫墓: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节-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参考资料
http://www.eelove.cn
http://news.163.com/history/
http://www.memsky.com/knowledge/know.aspxzid=12
20#
发表于 2009-4-2 18:50:41 | 只看该作者
介绍的真全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8 02:10 , Processed in 1.1978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