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142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5 16:1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浦口实小  

教学内容:国标五下,第8889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推”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实际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使学生学会运用“倒推”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体验策略。
1、出示例1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分给两人喝,这样公平吗?
师:从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现在这两杯怎样?两杯果汁和原来比较,数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那么要求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你有什么好方法?
2、展示示意图。
根据学生说的倒推法,逐步演示课件。
3、填表。
师:结合这里的示意图,你能把这张表格填完整吗?谁来说说甲杯的情况?为什么甲杯原来要加40ml?乙杯呢?
4、检验:
师:咱们求出了甲杯原有240毫升,乙杯原有160毫升,是否正确呢?你有什么好方法?(课件出示检验过程)
5、小结:我们已知现在的量,倒过来想,很容易就求出了2个杯子里原来的量。其实啊,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板书课题)
二、引领探究,深化策略。
1、出示例2,读题。
2、有序整理。
1)师:要求小明原有多少张邮票,让我们先来看看小明原有邮票的张数是怎样变化的。先怎样?然后呢?最后?
2)师:利用我们学过的“画箭头图”的方法有顺序的整理信息的。
3、按序倒推。
师:整理好条件,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说说看,怎么倒推回去?
师:那也就是按着这个顺序倒推回去的,是吗?
4、简化过程。
师: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过程简化成这样的形式。“+24张”表示什么意思?“-30张”呢?
师:那倒回去想的过程可以怎样简化?
5、列式解答、顺推检验。
师:根据这种倒过去想的策略,怎样列式?
师:刚才同学们倒推出了小明原来有58张邮票,这个问题咱们解决完了吗?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师:看,如何检验的?哦~~~再顺着推过去检验的。
6、小结。
师:在我们解决像这样“已知现在”要求“原来”的问题时,一般可以先“有序整理条件”,再“按序倒推”,最后“顺推进行检验”。
三、跟进练习,掌握策略。
1、过渡:你能用这样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2、出示练习十六第8题。
1)学生读题。
2)独立完成。
3)展示汇报。
3、小结过渡:邱老师早上锻炼身体时,看到不少人这样锻炼,往前走几步,再倒着走几步,看过吧。医生说,这样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思考问题时,用一用倒推法,对我们的思维也有很大的帮助。想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灵活吗?让我们一起进入思维训练营。
四、巩固练习,应用策略。
1、填一填:练习十六第5题。
2、画一画:练习十六第3题。
师:谁来说说你先找到什么地方的?为什么先往北走2格到猴山?
3、算一算:练一练。
1 读题后提问:你是怎样理解“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的?
师:解题前该做点什么准备呢?做事有条理!自己选择方法整理条件,再计算。
2)展示整理条件的方法。
3)根据你们整理的条件,倒过来想,算式应该怎样列呢?
4)谁来检验一下真伪?
4、玩一玩。
师:这里有四张卡片,每张后面各写了一个字。来!变魔术开始,注意观察!
师:刚才是怎样交换这四张卡片的位置的?让我们来看看现在这四个字是什么?(课件揭晓)
师:原来这四个字是怎样摆放的呢?
5、猜一猜:下面各句话倒过来怎么说?
苹果落地    师:让你想到哪位著名的科学家。牛顿由“苹果落地”反过来想到了“地球吸引着苹果”,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人离开水    师:想到什么故事。司马光由“人离开水”反过来想到了让“水离开人”,机智救人,留下了千古美谈。
电产生磁    师:这又有什么故事呢?法拉第由“电产生磁”反过来想到了“磁产生电”,发明了发电机,点亮了黑暗的世界。
五、全课小结:(随机)
(该课获浦口区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16:12:02 | 只看该作者
供参考,
3#
发表于 2009-4-5 20:37: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4#
发表于 2009-4-5 22:28:1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6 15:32 , Processed in 1.1543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