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92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奴才”与人才的区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0 18:5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奴才”与人才的区别

刘晓鑫

       何为“奴才”?就是脑子极懒的人。就是我们常说的脑子不想事之人,吩咐什么做什么,没吩咐既不想,也不做。我有一位朋友是一名比较成功的人士。有一段时间,他竟为找不到司机而犯愁。我们很奇怪,司机到处都有,为什么你找司机却这么难。我的这位朋友说:“我不想要奴才!”他和我解释道:“现在有驾照的年轻人有很多,但让我遇到的都是脑子不想事的司机,即便告诉他也做不好。”他又说:“我也是司机出身,可从前很少见过‘奴才’司机。”我的这位朋友虽然没上过大学,但却拥有数百万的资产,我很纳闷,他是怎么挣来的呢?回头说这些司机为什么不想事呢?原来他们养成了思维懒惰的习惯,在家里家长替他们想,上学之后是老师替他们想,当然,走入社会工作后,就是老板替他想。还有更过分的司机,这些司机是真听话,让他去哪就去哪,可车内外脏了却看不到,总得让你提醒,使得老板不仅替他想,有时还得告诉他怎么做。
   “奴才”这个词很难听,谁也不想被别人看成“奴才”。 但仔细观察一下,在社会上,此类人还真不少见,这为我们当今的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就是独立性的培养问题。学习上的“奴才”是等老师“喂”,老师“喂”多少,就“吃”多少。可能很多家长认为,独立性的培养就是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这就理解错了,独立性是思维的独立性而不是行为的独立性,因为它们的结果不同。例如:到晚上八点了,家长告诉孩子去刷牙、洗脸,孩子自己就去刷牙、洗脸,这不是培养独立性,真正的独立性培养是孩子告诉家长:“妈!八点了,给我刷牙、洗脸。”具体地说,前者是培养“奴才”,后者是在培养老板。因为前者是家长想,孩子做,而后者是孩子想,家长做。
    由此,我们观察现在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作业题不会解了,就等第二天上课老师替他们解;上课没听好老师的课,可以课后看书看明白的,但有的学生就是不看,就等老师给补课,否则就学不下去了。有的补课班就是专门为这些“懒”学生预备的,老师给学生补课就是讲书上的内容、讲题,那就等于告诉学生,你们什么都不要想了,上课没听懂的内容我替你们想,不会解的题也不用想,我还替你们想。问题是考试时谁替他们想呢?
    事实上,老师的正常教学和家长的家庭教育不仅是强调学习,而且还应该直击社会。将学生的学习和独立思维能力的锻炼相结合。记得有一次,我为学生们讲英语,课后我并没有告诉学生回家之后应该做什么。第二天,学生再来的时候,我突然让学生们把书合上,我要考单词,很多同学提出抗议,说我昨天没给他们这项作业。于是我为他们讲了上面“奴才司机”的故事。我问:“你们想做这样的‘奴才’吗?”同学们无语。结果,学生再来时,他们不仅做了我希望做的作业,而且还做了我没想到的作业。
    家长对孩子的爱心是无可挑剔的,他们想对孩子倾吐全部的爱。可家长们想没想过:你们替他们多想一点,他们就懒一点,替他们想得越多,他们的思维就越懒。不要相信长大之后就能改变,谁都知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句话。秉性指的就是习惯,习惯一旦养成,要改是不容易的。这不仅影响学习的效果,可能家长的错“爱”,会让孩子终生为“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8:56:31 | 只看该作者
家长的错“爱”,会让孩子终生为“奴”!
3#
发表于 2009-4-12 12:24:34 | 只看该作者
家长的错“爱”,会让孩子终生为“奴”!
赞同!!!
4#
发表于 2009-11-21 20:02:30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太好了,我感到自己不知不觉的已走上培养奴才的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6 09:05 , Processed in 1.16922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