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112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践出真知——三下《认识分数》教学反思(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30 09:0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本学期的教研组活动中,三数教研组由我上了一节研究课《认识分数》。在上课的过程中,有辛苦,更有收获。

【教材分析】:

在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对分数的意义有初步的了解。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学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一份。其难点就在于: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份里都有一个或几个物体,物体的个数会干扰平均分的份数,学生往往容易把物体的个数与平均分成的份数混淆。本节课重点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本质,完成分数意义的构建。

【初稿设计理念】:

第一环节,利用四个猴分吃一个桃的情境,诱发孩子的记忆,回顾旧知,再由猴妈妈手中的不透明口袋,引导孩子领悟:一袋桃子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给四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其中的1/4,为本节课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让4只小猴继续平均分4个桃、分8个桃,利用前三次分桃的对比,进一步理解1/4的含义,由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过渡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用1/4表示其中的一份。在对比中理解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含义。

第三环节,让2只小猴平均分4个桃、8个桃,理解1/2的含义,再利用这两次分桃的对比,进一步理解: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就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试教反思】:

初稿的教学设计条理清楚,过程流畅,尤其是课后练习,有新意,有梯度。但在试教的过程中却问题百出:

一、复习环节非常流畅,但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我感受到,仅仅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分数的意义,还不够。许多学生对“平均分”的含义和方法认识模糊,需要在课前稍加复习。

二、当我在课堂上问:“一袋不知数量的桃子,平均分给4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这袋桃子的几分之几?”时,学生的回答是:“如果袋子里有4个桃,每只猴分到1/4,如果袋子里有8个桃,每只猴分到2/8,……”。显然,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太抽象,放在课前不合适,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教学效果。应该放在新授尾期,作为对新授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三、在第二环节,我在教学4只小猴平均分4个桃后,紧接着教学4只小猴平均分8个桃。这两次分桃难度跳跃太大,学生掌握“4只小猴平均分8个桃,每只猴分到这些桃的1/4”,难度太大,课堂出现卡壳。还是应该按照教材安排,把 2只小猴平均分4个桃,每只猴分到这些桃的1/2 的教学挪到前面,便于学生由每份1个过渡到每份几个。

四、课后练习第3题【猜一猜:小明拿了3颗糖,是这盒糖果的1 / 5,这盒糖有多少块?】难度比较大,比较适合放在本单元第二课时后。课后练习第4题【游戏:请12个小朋友上台站好,请分别找这些小朋友的1/21/31/41/6出来交朋友。】缺乏操作性,12个孩子挤满了讲台,参与活动的人数有限,不能人人动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09:04:10 | 只看该作者
附教学设计(初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3#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09:05:38 | 只看该作者
附配套课件:





[ 本帖最后由 jsjfxx 于 2009-4-30 09:0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4#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09:08:51 | 只看该作者
供学习参考,
5#
发表于 2009-4-30 14:34: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6 18:03 , Processed in 1.15529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