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116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践出真知——三下《认识分数》教学反思(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30 09:1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再教设计理念】:
根据试教情况,我对教学设计作了较大的调整,主要表现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由把1个桃平均分给四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4,直接到把4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4。并及时对这两次分桃进行对比,初步渗透本节课重点:我们还可以把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四只小猴,用1\4表示每只小猴分得的结果。
第二环节,通过2只猴平均分4个桃、6个桃、8个桃,多次分桃,在操作中,对比中,理解1/2的含义,突破本节课难点:分数的表示与桃子总数和每份桃子的个数无关,只与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有这样的几份有关。
第三环节,教学4只小猴分8个桃,并把每只小猴这次分桃的结果1\4,与第一环节中的两次结果1/4,通过板书对比,帮助学生厘清,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把一些物体按个数平均分,把一些物体不按个数平均分三种情况的异同点,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第四环节,练习巩固中,删除了原稿中第3题。把第4题改为【游戏:分一分。拿出事先准备的12根小棒,小组合作分一分,你能拿出这些小棒的1/2吗?你能拿出这些小棒的几分之一?你能拿出24根小棒的几分之一呢?】
【再教反思】:
再教教学设计努力做到贴近学生生活,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注重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充分地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束缚,基本遵循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复习扎实有效。虽然学生在上一个学期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时隔较久,分数的意义又十分抽象,尤其是本学期课程小单元较多,学生学得眼花缭乱,造成学生对分数的记忆淡化。课前对分数意义、平均分等概念的复习,有效唤醒了学生的记忆,为本节课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过渡朴实自然,顺利完成知识迁移。在复习了用分数表示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后,自然过渡到把一个整体按个数平均分,再过渡到认识一个整体的1/2,最后认识一个整体的1/4。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认识到:可以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一份,完成知识的正迁移。
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三次比较,扎实理解分数的本质。通过一个桃子的1/4和四个桃子的1/4的比较,初步渗透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概念;通过4个、6个、8个桃子的1/2的对比,引导学生透彻把握一个整体的1/2的本质含义;最后通过一个桃的1/4、四个桃的1/4、八个桃的1/4的对比,帮助学生厘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深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含义。
四、板书设计完整、实用、直观,涵盖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对本节课的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下图: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同样还有很多的不足,例如:
一、课堂教学仍受到教学预设的牵制,缺乏挥洒自如的大气。
与试上相比,本节课课件内容减少了一些,学生操作、探究的空间扩展了很多,更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更重视课堂的生成。但整个教学流程仍沿着课前的预设步步为营,灵动性不足。
二、教师课堂应变能力有待增强。
如解答“把4个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时,有部分学生回答1/2,有部分学生回答2/4。对这个环节的处理,我是让学生回顾了两个分数的意义,再对照课件分的过程进行辨析,使学生从理性上认可了正确答案。但仍有少数学生缺乏足够的感性认可。虽然在后面学习6个桃、8个桃的1/2过程中,进一步突破了这个难点,但个别思维速度较慢的孩子认识还是比较模糊,以至在后面认识8个桃的1/4时,又错误地理解为2/8
其实身边随处都是数学。如果当时,我让不认可1/2的学生,两人一组上讲台,分一分四只粉笔,说说分的过程;或者举个例子“四个同学分成两组坐在两张课桌上,每张课桌坐的学生是总数的几分之几?”、“6个电风扇叶片,平均分成两份装在两个吊扇上,每个吊扇上面的叶片是这些扇叶的几分之几?”等等;再让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我想学生思维会更活跃,积极性、主动性会更高,根本不需要再生硬地分6个桃、8个桃,这个难点就可以得到更好地突破。
【个人感想】:
这次研究课教学,留给我最深切的感受是:仅靠收集的资料,一个人闭门苦思出的教学设想,再完美也只是纸上画饼。任何教学设想,只有经历了课堂的检验,才能成为符合实际、有价值的教学设计。而一名教师的成长更离不开课堂,只有通过深入地课堂观察,不断地课堂实践,深刻的课后反思,我们才能逐渐实现专业成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09:10:54 | 只看该作者
附再教教学设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3#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09:11:42 | 只看该作者
附再教配套课件:





[ 本帖最后由 jsjfxx 于 2009-4-30 09:1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4#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09:13:46 | 只看该作者
供学习参考,
5#
发表于 2009-4-30 14:34: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6#
发表于 2009-5-2 21:07:31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在教学这段内容时,都要把分数的意义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我经过实践学生学习的效果较好
7#
发表于 2009-5-2 21:08:44 | 只看该作者
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书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6 21:51 , Processed in 1.17162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