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88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批评教育与“超限效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4 13:4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妈妈……”女儿惴惴不安地站在我的面前,一看到她这个样子,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完了,肯定又遭受损失了!
    果不其然,我新买没多久的最新版《辞海》已经在女儿的不小心中变得面目全非。“妈妈,我不小心的……”望着书,我心中的火气腾地一下冒了出来。不小心不小心,我都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次不小心了了,我的一本《简爱》被她变成了了三本,跟了我快二十年的《红楼梦》也成了七零八落,作业本上一个又一个不该出现的错误……而这一切的一切统统只是一个不小心。
    我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了,噼里啪啦地训起了女儿,女儿刚开始还听着,随着我心中怒火不断地发泄,小家伙将头越来越扭向了一边。
    “够了,妈妈!”女儿大叫了一声,我一下子愣住了,够了吗?在我眼里,似乎还远远没有。“这次是我不对,您开始说我我认为您说得挺对的。可您不能总揪着这件事不放啊,说了一遍又一遍,而且连很久以前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翻了一个高。每当我做错了事,您总是这样,别人这样对你,你心里舒服吗?”看着女儿那激动的样子,我不由得反思到:是不是这个问题我处理的方式有了问题?
    晚上,翻开《关于心理学的100个故事》一书,《作家偷钱释心理》这篇文章一下子吸引住了我: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心理学上,管这种因刺激过多、过强和过久而引起的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书中介绍到,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联系到今天发生的事情,女儿的反映,是一个“超限效应”在生活中的典型体现。今天的事情,如果我能够冷静一点,换一种方式来处理问题,也许女儿会更容易接受。
    由这件事,我不由得想到作为老师的我们,在平时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中似乎也容易出现这个问题。学生犯了错误,我们往往习惯于不止一次地重复同样的批评:“你说这到底是因为什么?”“不好好做作业对吗?”“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就是不长记性!”初听批评,学生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错误而感觉内疚;可是由于老师批评起来没完没了,学生就会感到不耐烦,甚至与老师对立,最后干脆来一句:“我偏这样,你能怎么办!”学生一较劲,老师的工作就会很被动,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双方互不原谅,持续冷战!
    可见,我们对孩子、对学生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他们“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他们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更多精彩:请见内容定位互联网独一无二的网站:
巴西蝴蝶扇翅膀,美国会刮龙卷风。
多米诺教育网:http://www.dmnedu.com/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8-10-4 14:59:47 | 只看该作者
什么啊
3#
发表于 2008-10-4 18:00:42 | 只看该作者
好像是很有道理
4#
发表于 2008-10-4 18:30:39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5#
发表于 2008-10-4 19:58:5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6#
发表于 2008-10-4 20:11:16 | 只看该作者
言之有理哦!
7#
发表于 2008-10-4 20:26:1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在做广告吧
8#
发表于 2008-10-4 22:30:18 | 只看该作者
不太懂
9#
发表于 2008-10-5 05:44:19 |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8-10-5 07:35:09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9 04:40 , Processed in 1.1985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