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部分 (100分)
得 分 评卷人 复核人
五、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40分)
根据提供的课文《绿》(隶属苏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为新授课用一课时教学,据此请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本课的预设教学目标,并简要说明理由。(10分)
教学目标:
理由:
2.写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并作简要分析。(10分)
3. 注意:本题为选答题。申报中级职称者选答甲题;申报高级职称者选答乙题。
【甲】请你为本课设计主要教学流程,并简要说明设计意图。(20分)
【乙】请你为本课设计一个学生活动,并简要说明设计意图。(20分)
得 分 评卷人 复核人
六、解题(40分)
1.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文名句。(6分)
古典文学一如陈年佳酿,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春水满泗泽,王湾在北固山下,见证“ , ”的壮阔;夏意醉原野,辛弃疾流连于乡间,品味“稻花香里说丰年, ”的欣喜;秋风送闲雅,陶渊明结庐在人境,享受“ ,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冬岭秀松柏,孔子伫立于天地间,感悟“ , ”的深邃。吟诵时,山川有意;凝眸处,草木多情。
2.12岁的徐州少年邵帅主动承担了照顾患病的母亲的责任,其捐髓救母的事迹感动着社会各界。请你写上一段话,表达对其举动的钦佩和称颂。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4分)
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试题。(10分)
柄柄芰①荷枯,叶叶梧桐坠。
蛩②吟腐草中,雁落平沙地。
细雨湿枫林,霜重寒天气。
不是路行人,怎谙秋滋味。
【注】这是宋江兄弟逃离宋家庄时(四更之后),作者安插在小说中的一首诗。①芰:jì,古书上指菱。②蛩:qióng,这里指蟋蟀。
(1)请描绘出首联中展现的场景:
。(2分)
(2)结合全诗,请你品味“秋滋味”的内涵。(2分)
(3)【名著联动】
①请简要说出宋江兄弟二人逃离宋家庄的原因。(2分)
②文学作品中有不少关于“逃离”的情节,如 (国籍)的 (作者)笔下的汤姆•索亚选择了逃离教会学校。请你对汤姆•索亚的“逃离”作出自己的评价。(4分)
4.注意:本题为选答题。申报中级职称者选答甲题;申报高级职称者选答乙题。
【甲】阅读下面的两个文段,完成试题。 (8分)
文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节选自《出师表》)
文二: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尝从人寄食,人多厌之。尝就南昌亭长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①,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觉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既贵,酬以千金。 (选自《智囊》)
【注】①蓐食:坐在草席上吃饭。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深入不毛
③吾哀王孙而进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躬耕于南阳 信钓于城下
B.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吾必有以重报母
C.韩信始为布衣时 不为具食
D.奉命于危难之间 人多厌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信既贵,酬以千金。
【乙】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试题。(8分)
卢钧,字子和,系出范阳,徙京兆蓝田。举进士中第,以拔萃补秘书正字。从裴度为太原观察支使,迁监察御史,争宋申锡狱知名。迁给事中,有大诏令,必反覆省审,驳奏无私。拜华州刺史。关辅驿马疲耗,钧为市健马,率三岁一易,自是无乏事。
擢岭南节度使。海道商舶始至,异时帅府争先往,贱售其珍,钧一不取,时称絜廉。专以清静治。贞元后流放衣冠,其子姓穷弱不能自还者,为营棺槥还葬,有疾若丧则经给医药、殡敛,孤女稚儿,为立夫家,以奉禀资助,凡数百家。南方服其德,不惩而化。又除采金税。华、蛮数千走阙下,请为钧生立祠,刻石颂德,钧固辞。以户部侍郎召判户部。
俄而兴士五千戍代北,钧坐城门劳遣,帷家人以观。戍卒骄,顾家属不欲去,酒酣,反攻城,迫大将李文矩为帅,钧仓卒奔潞城。文矩投地僵卧,稍谕叛者,众乃悔服,即相与谢钧,迎还府,斩首恶乃定。诏趣戍者行,密使尽戮之。钧请徐乘其变,而使者不发,须报。时戍人已去潞一舍,钧选牙卒五百,壮骑百,以骑载兵夜趋;迟明至太平驿,尽斩之。即拜检校尚书左仆射。
大中九年,召为左仆射。钧宿齿,数外迁,而后来多至宰相。始被召,自以当辅政,既失志,故内怨望,数移病不事事,邀游林墅,累日一还。懿宗初,复节度宣武,辞不拜,以太保致仕。
钧与人交,始若澹薄,既久乃益固。所居官必有绩,大抵根仁恕至诚而施于事。玩服不为鲜明,位将相,没而无赢财。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惩而化 惩:责罚,处罚 B.戍卒骄 骄:骄傲
C.诏趣戍者行 趣:催促 D.钧请徐乘其变 徐:慢慢地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表现卢钧廉洁、澹薄名利的一项是( )(3分)
①有大诏令,必反覆省审,驳奏无私 ②贱售其珍,钧一不取
③请为钧生立祠,刻石颂德,钧固辞 ④稍谕叛者,众乃悔服
⑤邀游林墅,累日一还 ⑥位将相,没而无赢财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既失志,故内怨望,数移病不事事。
5.阅读下面文章,完成试题。(12分)
六 床 病 人
江 兰
⑴她无力地躺着,脸和身体都明显有了变化。忘了这是第几次认真地注视她,仿佛多年前,她在小小的摇篮旁注视着我。
⑵她的眼皮有些松弛了,眼睛被拉扯成三角形,外眼角向下耷着。脸上布着淡淡的褐斑,并不密集。身体很瘦弱,然而腹部略有突起。
⑶之前的60年,她有着各种身份:丫头、梅梅、老师、妈妈、老张、老伴、外婆。此刻,她只有一个称呼:六床病人。
⑷医生细致地询问病情,对每次询问,她都一脸茫然。是身体里的秘密机关已经衰败到她无法察觉的地步,还是她从来都没关注过它们?
⑸医生转身问我:“她从前做过什么手术?”
⑹“从前,从前......”我反复念叨着。从前,我们在哪里?
⑺家乡的小砖房,一年四季潮湿漏雨。没有自来水,到街道唯一的自来水打水处提一分钱一桶的水。她长年不吃早饭,只为省一点钱给孩子们买点儿营养品,尽管他们仍然瘦弱多病。她经常在半夜三更惊醒,抱着发烧的孩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奔向全县唯一的医院,然后整夜地陪着孩子打点滴。那是一个男主人长期在外地工作的家,一个有两个幼小孩子的家。家的外面,有一个毕业班的孩子们在注视着她。
⑻她天性乐观,在房前屋后开垦几块空地,种了多样新鲜蔬菜。生长蓬勃的各色蔬菜,给了我们许多乐趣和希望。在最艰苦的日子里,我们总能吃上鲜嫩的白菜、生脆的小黄瓜和柔软的茄子。她在县城唯一的书店里给我们买《科普大全》、《儿童文学》、《365夜故事》。夜幕降临,孩子们在她悦耳的故事里入睡。每到星期六,学生们聚集在简陋的屋檐下,听她讲解着一道道难题。她是那么美丽,衣衫整洁而别致,皮肤白皙,眉眼如画。
⑼有时候,她也暴跳如雷,我的任性和一味沉迷于绘画常引发她的怒火。还有,因为我参加同学生日会的晚归,她拿衣架抽我的大腿,大声地吼叫:“你知道我养你们容易吗?我一个人!”
⑽“想起来了吗?”医生问。
⑾我茫然。印象里,她总是健康快乐的,像是钢铁不能摧垮,怎么会生病、甚至做手术?
⑿“两次生孩子都是剖宫产手术。”突然,她小声地说。
⒀医生顿了片刻,点点头,无语。
⒁点滴打上了,每天四瓶。医生拿来表格,各种表格,密密麻麻。
⒂人的一生,五分钟就在一张表格上填充。身体的秘密,也在各种细致的检查后一点点显露:脑部梗塞、肾囊肿,也肌缺血、贫血。
⒃我认真注视着她。这个与我有着非同寻常关系的女人,曾经也是曼妙的女子。几十年的岁月仿佛形成一个断层,中间有多少悲欢离合啊,依稀记得的却只有她的美丽和美好。
⒄那些断层中间的日子,或者就是我们成长的故事。
(选自《广州日报》有删改)
①文中的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②第(4)段划线句中,母亲为什么对医生的询问“一脸茫然”?(3分)
③联系上下文,如何理解(16)段中加点词“断层”的含义?(3分)
④读完本文,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分)
得 分 评卷人 复核人
七、命题(20分)
1. 根据提供的课文《绿》,命制一道阅读分析题。(10分)
要求:自己确定命题角度,如主要内容、表达手法或语言特色的分析等,可以含两小题。
(1)题目(4分):
(2)答案及评分标准(6分):
2.试题分析(10分)
(申报中级职称的教师做【甲】题;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做【乙】题)
【甲】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展示中国发展新貌,荟萃世界文明精华。4月30日晚,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会上,中外艺术家联mèi登台,奉献了一台精采的大型文艺晚会。整台演出分《相约上海》《江河情缘》《世界共襄》《致世博》四个章节,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表现了新时代中国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上海世博会的真诚祝愿,表达了人类团结一心、携手面对未来、共建地球家园的美好心声。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荟萃( ) 联mèi (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举世瞩目”的意思是 。“世界共襄”中“襄”的意思是 。
(4)画线的两处文字,运用了一种相同的修辞方法: 。
答案:(1)荟萃(cuì)联(袂)(2分) (2)精采 精彩 (2分)(3)全世界的人都关注着,形容影响很大。(2分) 成就,完成。(2分) (4)对偶(1分)
【乙】请说出这两幅画的寓意,并将“裁员”“减薪”两个词恰当地填入下面横线处。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面临经济衰退导致赢利下降甚至亏损的困境,中国企业往往首先想到的是 ,德国企业可能更倾向于 。
寓意:
中德文化对比
自我意识 生活方式
答案:(1)这两幅画的寓意是,中国人忽视自我,倾向集体生活 (2分) ;德国人重视自我,喜欢独立生活(或:个体生存) (2分)。
(2)减薪 裁员(1分)
试题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