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学科专业素养(80分)
一、填空(每题2分)
1、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约是7.0的最大两位小数是( ),最小两位小数是( )。
2、某月有五个星期三,但这个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都不是星期三,这个月的 1 日是星期( )。
3、月历上小明生日那天的上、下、左、右四个日期数的和是60,那么小明的生日是这个月的( )日。
4、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是:胜1场记3分,平一场记1分,负1场记0分。一支中学生足球队参加了15场比赛,负了4场,共得29分,则这支球队胜了( )场。
5、某人做长途步行运动,早上9点出发,每小时行6千米,且每走1小时,就休息15分钟,则他在( )时( )分可以走21千米。
6、有一大捆粗细均匀的钢筋现要确定其长度,先称出这捆钢筋的总质量为 m 千克,再从中截取5 米长的钢筋,称出它的质量为n 千克,那么这捆钢筋的总长度为( )米。
7、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经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24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为( )元。
8、南北朝时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 位的π 值(约5 世纪下 半叶),给出不足近似值 3.1415926 和过剩近似值 3.1415927,还得到两个近似分数值,密 率( )和约率( )。
9、希望小学有一个长方形花圃,在修建时,花圃的长和宽分别增加了3 米,这样面积就增加了60 平方米。原来花圃的周长是( )米。
10、直径2 米、高1 米的圆形餐桌上,铺了一块正方形台布,台布的四个角正好触到地 面,这块台布的面积是( )平方米。
11、把分别标有0、3、4、5 的四张卡片放在口袋里,任意取两张,两张卡片上数字之和不小于7 的可能性是 ( )
12、算“24 点”是同学们喜爱的数学游戏,请用“4、4、10、10”这四个数组成一道结果为24 的算式( ) 。
13、有1、2、3、4数字卡片各一张,每次取两张组成一个两位数。其中能被2整除的有( )个。
14、五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刚好可拼成一个如图的大长方形,小长方形的宽与长的比是( ),大长方形的宽与长之比是( )。
15、如果把1、2、3、4、5、6、7、8这八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四位数,那么两个四位数相乘使积最小的那个算式是( )。
二、判断(10分)
1、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 )
2、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量与计量”的内容并入“统计与概率”或“数与代数”等领域。( )
3、《课标》中,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虚拟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 )
4、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应用题”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中,结合“数的运算”抽象和理解数量关系。( )
5、新课程从第二学段(4——6年级)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 )
6、x,y(x,y不为0)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若3x=5y,则x,y成反比例。( )
7、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增加3米,它的面积就增加9平方米。( )
8、从一副54张的扑克牌中,每次抽1张,抽不到“红桃”的可能性是13/54 。( )
9、一个质数与比它小的每一个非0自然数都互质。( )
10、任意向上掷3次硬币,有2次正面向上,1次反面向上,那么第4次掷硬币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是2/3。 ( )
三、选择(10分)
1、“综合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次。
A、一 B、二 C、三 D、四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
3、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 )的教学。
A、概念 B、计算 C、应用题
4、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 )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A、自我评价B、相互评价C、多样评价
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 )不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A、动手实践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适度练习
6、用一根电线截成两段,第一段占全长的4/5,第二段长4/5米,这两段电线相比( )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两段一样长。
7、某个月里有三个星期日的日期为偶数,经推算这个月的15日是星期( )。
A、二 B、三 C、六 D、日
8、一种电器第一次涨价20%,第二次按涨价后的价格又降价20%,这时这种电器的价格比第一次涨价前的价格( )
A、提高了 B、降低了 C、没有变化 D、不能确定
9、在有余数的整数除法算式中,商是x,除数是y(x,y均大于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被除数最大为( );假设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都不相等,则被除数最小是( )。
A、xy+x-1 B、xy+y-1 C、5 D、7
10、下面是几个角的度数,不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的角是( )的角。
A、15° B、 105° C、 135° D、25°
四、解答题(每题6分)
1、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5倍,15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问:现在父子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2、现有大、小油瓶共50个,每个大瓶可装油4千克,每个小瓶可装油2千克,大瓶比小瓶共多装20千克。问:大、小瓶各有多少个?
3、售货员把29个乒乓球分装在5个盒子里,使得只要顾客所买的乒乓个数小于30,他总可以恰好把其中的一盒或几盒卖出,而不必拆盒。问这5个盒子里分别装着多少个乒乓球?
4、龟兔赛跑,全程5.2千米,兔子每小时跑20千米,乌龟每小时跑3千米,乌龟不停地跑;兔子边跑边玩,它先跑了1分钟后玩了15分钟,又跑了2分钟后玩15分钟,再跑3分钟后玩15分钟,.......那么先到达终点比后到达终点的快多少分钟?
5、1994年“世界杯”足球赛中,甲、乙、丙、丁4支队分在同一小组。在小组赛中,这4支队中的每支队都要与另3支队比赛一场。根据规定:每场比赛获胜的队可得3分;失败的队得0分;如果双方踢平,两队各得1分。已知:
(1)这4支队三场比赛的总得分为4个连续奇数;
(2)乙队总得分排在第一;
(3)丁队恰有两场同对方踢平,其中有一场是与丙队踢平的。
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推断:总得分排在第四的是____队。(说明原因)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20分)
案例描述:《平行四边行的面积》教学片段
教师演示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随着演示活动的进行,教师随即提出以下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是沿着什么将平行四边形剪开的?
生:高。
师:我们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了哪两个图形?
生:(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
教师把三角形平移到梯形的另一面(并大声强调了几遍——“平移”这个词),拼成一个长方形。
师:这个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样?
生:相等!
师:为什么?
生:面积既没有多也没有少。
师:很好!那长方形的长、宽分别对应着原来平行四边形的什么?
生:长方形的长对应着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高对应着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
师:现在你能说出如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吗?
生: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为了强调可以沿任意一条高剪开,老师又重复地操作了一遍,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直角梯形,转化成长方形。由于问题的提问与前面相仿,笔者不再赘述)
教师又出示了大量变式练习进行提问与训练,学生进入习题操练过程……
问题探讨:
1、从提问目的、层次、开放上分析上述教学你认为怎样?
2、这样的教学是否表明学生们已经很好地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方法?
3、这样的教学与新理念比较你认为怎样?
第三部分教学测评(20分)
根据下面课题,设计一份学生作业,要求学生能用15分钟完成,符合练习题规范,能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精神和要求,能体现人文性、差异性、开放性、应用性等原则,并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