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交流合作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的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系统的训练有助于人们学会彼此如何交流,如何在共同的任务中彼此合作。”因此,教师必须学会交流合作。 那么,什么是交流合作呢?交流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的目的而进行交往与联合,为达到共同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教师的交流合作对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交流合作与创新意识,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交流合作决定创新意识,有了交流合作的存在,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师。同时,创新意识反作用于交流合作,有了创新意识的具备,才能积极推动教师间交流合作的开展。 学校里的教师,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都应该承担对学生成才指导与成人引导的两大任务。我们知道,教师教书育人这一目标的实现,单凭教师个体的劳动是不能达到的,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相互交流,共同合作,不断努力。只有在相互的交流与合作中,新的观念与新的思路才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因此,学会交流合作是教师创新意识产生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创新意识的产生离不开教师间的交流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