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楼主: 刘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必须学会交流合作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8-6 07:34:18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教书育人观

我的教书育人观
  
一、 教书育人的涵义
  教书育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教书育人是指学校全部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都是为国家和人民培育人才;狭义的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分类的科学、文化知识、训练技能和技巧,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生学会学习;育人是指教师在教书过程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身示范,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进取的人生观、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
  "教书"和"育人"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教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育人的重要途径是教书。学校以教为主,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一方面将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各门学科教学之中,通过教书、传授知识来育人,另一方面通过以身示范、言传身教来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没有只教书不育人,或只育人不教书的教师,也要纠正只重教书,不重育人的错误倾向。
  二、教书育人的内容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重任,必须牢记它的内容:
  (一)将德育寓于各门学科教学之中。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的灵魂,为一切教育的根本。它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体现教育的社会性与阶级性。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始终将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共同育人。教师通过教书,传授各门学科知识将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新人。德育是灵魂、是影响人、塑造人的首要内容、重要内容,各科教师一定要将德育寓于各门学科教育之中。
  (二) 要向学生传授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人类今天巳处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信息化时代,知识信息量与日俱增,各种先进的传媒手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信息传输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巳多元化,范围无限扩展。为此,教师必须向学生传授当代最先进的、最前沿的文化知识。
  (三) 要向学生全面传授德智、体、美、劳的知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还要教给他们学会健身、学会思维、学会创新、学会审美、学会劳动等全面的知识,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
  (四) 要向学生传授法津、法规知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我国已进入依法治国的时代,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也必须靠依法治教来保证。广大国民的法制意识是社会主义法制化的基础。为此,教师必须向学生传授法律法规知识,使学生形成较强的法制意识。
  (五)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师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现实紧迫性和历史重要性。
  三、教书育人的要求
  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教书离不开育人,育人不能没有教书,因此,每位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必须牢记教书育人的要求。
  (一) 以真为本来教好书育好人。
  以"真"育人,实际上是科学育人。在教学上,要以真理育人,以客观的科学规律,客观的事实真相,正确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科学的文化知识来教育影响学生。掌握教育规律,按照规律育人。由此要求教师要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知识,摸索和掌握教育规律,按照规律来教书育人。
  (二) 以情感、热爱为教书育人的源头水。
  情感是教书育人的催化剂,教师的情感是教育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重任,体现社会主义的教育本质。
  (三) 结合学科特点来教书育人。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每门学科都有自己不同的内容体系和特点,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的内容,运用该门学科的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等特点对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四) 掌握教书育人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途径是实现目标的桥梁和大道。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必须掌握正确的途径。如:首先,要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教书育人;其二,要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三,要运用第二课堂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才干,锻炼学生的思想和品质;其四,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交朋友,沟通心灵,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方法是进行教书育人的办法和措施。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育人的模式。观念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形成的认识、概念、思想,是指导教师行动的思维理念。如教学方法、人才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技能等等。其二,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教师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和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三,把教书育人渗透到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去。第二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好天地,教师必须采用各种生动、活泼、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灵活多样地对学生进行教书育人。
12#
发表于 2008-8-6 07:35:50 | 只看该作者

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当代教师优秀品质”教师论坛实录

教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教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教师是应该背负无数凡人不具备的美德,还是应该轻装上阵,以特有的风格去完成自己幸福而有成就感的工作?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优秀教师的品质包括了哪些要素?

教师既不是“天使” 也不能成为“妖魔”

社会对老师的评价有两个极端,一个是“天使化”,而对应的一个词是“妖魔化”,两个都不好。天使化的结果是,教师形象不是蜡烛,就是春蚕,很悲壮。而且非此即彼,似乎不是蜡烛不是春蚕就不是好老师,老师必须用一方的牺牲换来一方的快乐,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教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不犯错误、处事高明的形象。我觉得某些传统品质,比如朴素、勤奋,不一定苛求每位教师全部具备。在现代社会,教师们未尝不可向漂亮、时尚、可爱等一些具有新时代印记的品质方向做些改变。

“心中有爱”是基本品质

教师的爱不是一般的爱,它高于母爱,母爱容易出现溺爱,而师爱是不放纵的理智之爱;大于友爱,友爱有时也求回报,而师爱却是不求回报的主动奉献;胜于情爱,情爱既求专一又自我,而师爱却是无私的博大的。

这种爱是教师实施所有有效的教育方法的基础。现如今,不乏“特级教师”和各种层次、类型的“优秀教师”,论教学技能他们是一流的,但在评选标准中常常缺失最重要的因素——教师的爱心。因为爱心无法“量化”,很难纳入评选的“客观标准体系”中去,所以人们对“优秀教师”的评断常常只是停留在短期内就能见效的“功利效果”——学生的各类考试成绩。但学生对这类教师的发自内心的评价却是:可敬不可亲!缺乏爱的教师似乎也能教出“高水平”的学生,但绝不是教育的全部。

爱心成就教师

我很喜欢莫小米的文章,她的书《左手握右手》里有一篇文章,说的是北方一个农村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大冬天老师把他的手浸在冰水里。后来他辍学流浪,堕落成杀人犯。被捕后他回忆,在流浪过程中受到过的种种屈辱,都没有小时候老师对他的伤害大。就是从那时开始,他的内心彻底冷漠了,想到的只是报复社会。莫小米在文章中讲,教师有时会成为人类灵魂的刽子手。什么时候?我想就是爱心缺失的时候。教师要教育孩子爱这个世界,尽管这个世界有许多不公。

再举一个例子,现在不少学校注重礼仪教育,学生见到师长要打招呼。但我发现当孩子很有礼貌地向碰到的每一个成年人敬礼时,一些教师面对孩子们阳光的笑脸,却面无表情,爱理不理。我觉得教师的冷漠非常可怕。冷漠的结果是什么?久而久之,学生脸上的表情也会变得冷漠。

爱心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师爱是纯洁无私的,每一位称职的教师都是打心底里爱孩子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流露着爱。我认为不爱孩子的人根本不适合当老师,哪怕他业务再精、专业再强,都称不上是一个优秀的教师。

有精神、有智慧、有情趣

有人说中国的教师有三长七短。“七短”因为时间关系我不一一列举了,单说“三长”。“一长”是我们的教师善于把本职工作与民族前途、祖国希望联系在一起,职业的理想很崇高;“二长”是我们的教师特别勤奋,无论假期还是休息时间都在参加培训。“三长”是指我们的教师善于驾驭课堂纪律,学生们坐姿端端正正,举手整齐划一。这一点对西方人来说难度很大,他们很佩服中国的老师能把学生训练成这样。但是反过来想想,我们的教师管学生管得太死了,有时反而起了反效果,真正好的教师完全不需要严管,学生自然对他服服帖帖。

那么,我所说的真正好的教师有哪些特征呢,我想至少包括3个方面。一是要有点精神。有了精神,教学工作再累也不会觉得厌倦。二是要有智慧。要有驾驭教学、驾驭学生的智慧。三是要有点情趣。教师是知识分子中的一员,本应有比较高雅的情趣。

珍爱健康 珍惜亲情

我希望我们的教师做到8个字:“珍爱健康,珍惜亲情”,而不是拼命往前走,最终迷失了自己。暑假里我听到一个消息,整个暑假都很难过。一位我们熟悉的教师突然倒下了,后来抢救过来,他的意识还清醒,看到领导就说:“东西(写了一半的工作报告)在电脑里。”他实在是太累太累,身体撑不住了。因此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健康是最要紧的。要重视教师的身体健康。

至于珍惜亲情,我以前曾在我的一本书《晚霞淡淡》中调侃张万化对妻子的呵护,他吃饭的时候给妻子夹菜,自己出差前,总要细细叮嘱妻子某件衣服放在第几个抽屉。人是需要亲情的,人生有了这些真实的细节才会如此美丽。我希望我们的新闻媒体在报道我们的优秀教师的时候,要多展现教师健康、阳光、向上的方面。虽然我尊敬那些舍家弃儿、呕心沥血,把全副身心献给教育事业的教师。但热爱生活的教师也是优秀教师,为什么非要让优秀教师“家破人亡”呢?

评价教师要有可行性

教师这个集天下美德于一身的职业,眼下正饱受社会舆论的攻击。但是平心而论,我觉得教师已承受了太多不能承受之重。有一次媒体问我:现在有人把老师叫做“教奴”,你怎么看?我的理解,这反映了教育的异化。教育本来是为人服务的,现在人成了教育的奴隶。这个“人”包括学生和老师,我们说以学生为本,但首先要以教师为本。

教师优秀品质的话题,既是老生常谈,又是历久弥新的话题。这个话题其实包含了两个问题:第一、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第二、什么样的人适合当老师?第一个问题从社会层面提出要求,第二个问题从个体的角度进行评判。关于教师品质的认定,我认为有一个可行性与超越性的问题,可行性指的是不能拿个别典型来要求全体,这对教师是不公平的。比如说话是否幽默,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人天生的气质。如果把是否幽默作为评价好老师的一项标准,那就缺乏可行性,有失公允。我甚至认为优秀教师更需要一些天赋和潜质。教师必须在理想和现实不能吻合的时候,仍然坚持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去做。

能赢得学生喜爱的教师,就是优秀的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我的理解是,能够做一个让学生喜爱的教师,就是优秀的教师。要让学生认可我、喜欢我,首先我得先去喜欢每一个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有为学生搭建舞台的理念和平等对待学生的心态。

在班级管理中,我通过实行全员班委制,针对学生个性和本身基础的不同,提供不同的班级事务管理机会,为每位学生搭建自主成长的舞台,发展每位学生的能力,成就每个学生。我坚持认为,并不是好学生才需要机会,而是很多机会使学生变得越来越好。

在学科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无处不在,有效交流需要教师怀有一种平等的心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搞一刀切,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给学生制订跳一跳就能达到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品尝成功的喜悦,体会合作的快乐,领悟成长的幸福。

优秀教师=爱心+责任+知识

无私的爱是实施教育的最佳支点。教师的爱心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在教育学生方面收获一片灿烂的阳光。郑某是我班的一名后进生,我以一个教师的倔强和母亲的情怀彻底改变了他。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现在还入了党。是爱心挽救了他,爱心,是每位优秀教师必备的首要素质。

其次,高度的责任感和广博的知识也不可或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反思,勇于“洗脑”、勤于“洗脑”,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一个在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中奋勇拼搏的弄潮儿。

一份关于好教师品质的调查显示 责任感排首位

概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700份,回收问卷6651份。调查对象涉及全省城乡不同职业家长1869名,城乡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1088名,城乡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3494名。
数据显示:
●学生眼中好教师最重要的三项品质是:责任感、善解人意、幽默感
●家长眼中好教师最重要的三项品质是:责任感、耐心细致、有爱心
●教师眼中好教师最重要的三项品质是:责任感、有爱心、有学识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有关数据作了进—步分析发现:

●除对责任感作为好教师的首要品质表现出较高程度的认同性之外(家长、教师认同度超过60%,学生认同度超过30%),对好教师的第二、第三品质,呈现出多元化的认识,而且这一点在家长、尤其是学生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
●家长对好教师品质的认定,更多地受孩子所处学段、家长自身文化程度、家长职业的影响,而较少受家庭收入、城乡背景的影响。与小学和初中学生家长不同,高中学生家长认为,教师最重要的第三项品质不是有爱心,而是有学识。

●学生对好教师品质的认定,与其担任班干部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从学段上看,小学生更重视教师公正的品质,而高中生更重视教师的民主平等品质;从性别上看,男生更重视教师的公正品质,而女生更重视教师的亲和力(如:善解人意、亲切感)。

●教师自身对好教师品质的认识,随学段不同,对“有学识”的重视不同,小学初中教师将“有爱心”置于“有学识”之前,而高中教师则反之,认为有学识更为重要。而从“学识”在好教师品质构成的排位来看,这一品质在教师本人的排序中最靠前,家长次之,排在第四位:而在学生的排位中,它则排在公正、民主平等、亲切等品质之后。
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传统美德开始退出教师最重要品德行列。我们注意到,家长、学生选择诚实、朴素、勤奋等作为教师最重要品质的,不到1%,而选择朴素品质的,更是少到0.5%。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尽管对传统美德的认同度低,但在家长和教师眼中,传统美德的认同度仍高于对教师外在形象(漂亮、时尚、可爱)的重视:而在学生这一方面,情况正好相反,对这一组的认同度则比较高,达到5%。



●家长眼中其他一些构成好教师的重要品质还包括:公正、民主平等、大胆创新、鼓励人、有学识、有才华;从学生这一方看,这些品质包括:公正、民主平等、亲切;而教师这一方,我们注意到,则相对集中在公正和民主平等两项品质上。

●家长文化程度从小学到本科,随其受教育程度提高,首选品质为责任感的比例不断提高,而从本科到博士文化家长,选择责任感的家长比例却不断降低。另一方面,本科及以上文化的家长,随着学历提高,将有爱心作为教师首要品质的家长不断增多,博士家长选择有爱心作为好教师首要品质的比例最高。
13#
发表于 2008-8-6 07:40:52 | 只看该作者
是呀,学习不能流于形式
14#
发表于 2008-8-6 13:23:5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15#
发表于 2008-8-6 13:58:00 | 只看该作者

厉害

做这样的好教师真累啊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8-6 22:20:21 | 只看该作者
谢了
17#
发表于 2008-8-6 22:43:17 | 只看该作者
我校的集体备课完全流于形式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05:16:57 | 只看该作者
流于形式就毫无意义了
19#
发表于 2008-8-7 18:56:37 | 只看该作者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8-8 14:11:42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7 03:26 , Processed in 1.1637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