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67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3 15:5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南京晓庄师院第一实小杨新富校长支教散记
                                                            姚建峰      卞如峰
        
      江苏省实施“千校万师支教工程”以来,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遴选千所优质学校、万名骨干教师与苏北农村千所薄弱学校实行“校对校”结对帮扶、对口支教,此举旨在全面提升苏北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全国优秀教师、南京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材编委、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校长杨新富,怀着对苏北农村教育的深深挚爱之情,义无反顾地以普通教师身份来到淮安市楚州区这一条件艰苦的地方支教。

                                                                       忠实的教育工作者
        杨新富,中国共产党的一名普通党员,他在教育这块园地里,已经辛勤地耕耘了37个春秋了。“用激情和热爱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是他的教育信念。37年来,他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以饱满的激情和赤诚的热爱,在教育的天地里,不断追求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从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到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校长、书记,身份变了,他教书育人的忠诚和热情却与日俱增,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前列。
        他几十年如一日,工作勤奋、勇挑重担,时刻追求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他热爱学生,全面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把提升学生的素质作为崇高职责,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他待人真诚、乐于助人、有求必应,为年轻教师的成长发展殚精竭虑,无私奉献。杨新富老师多次受到区、市、省的表彰,他先后被授予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南京市三级“星星火炬”奖章等荣誉。江苏省实施“千校万师支教工程”之后,他又怀着报答家乡养育之恩,义无反顾的踏上了支教之路。

                                                               结草衔环的赤子
        杨新富只身赴淮安楚州去支教的行为引起了不小轰动,起初令人费解,但是他在顺河镇近一年的支教生活里,让人们认识了他,走近了他,了解了他,逐渐排解了心中的疑惑,更激起了人们对他无比的仰慕和敬佩。
        “淮安是我的故乡,淮安师范培养了我,能有机会回家乡支教,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权且当作对故乡的点滴回报。”
                                                                                                                                                                                                             ——杨新富
        杨新富校长已是知天命的人了,但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岁月沧桑留下的痕迹,相反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和善的笑容,这种笑容折射出他内心的豁达、人生的乐观,他的笑是那么朴实真诚,是那么富有感染力,具有一种强烈的亲和力。正是因为这种笑让我们感觉到他的平易近人,我们走近了他。
        初识杨校长是在他刚刚到楚州顺河的欢迎支教老师的晚宴上。席间,他用“流利”的楚州方言跟我们交流起来,在我们惊诧之时,他又学了一两句楚州小商贩卖货时的吆喝声:“白菜、白菜,新鲜的大白菜,哪个来买……”、“卖拖鞋(孩)了,六块钱一双,快来买啊!”他地道的楚州方言,让在座的每一个人,笑得前俯后仰、合不拢嘴。在我们惊叹他楚州话说得如此之“标准”,惊讶他为什么会说楚州话时?杨校长道出了原委,他真诚地说:“我是个地地道道的淮安人,是淮安师范培养了我,一毕业就离开故乡,阔别母校已经三十年了。这次正好江苏省实施‘千校万师支教工程’,我积极报了名,能回到家乡支教,就算自己对家乡的点滴回报吧!”我们收敛了笑容,心中对杨校长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突然有一位老师询问:“杨校长,您作为一把手校长出来支教,那您的学校管理工作是如何安排的呢?”杨校长笑着说:“哦,我来支教是得到南京建邺区教育局批准的,我们学校的几位副校长年轻有为,我想放手让他们去管理,给他们一次锻炼的机会,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有什么重要事情,他们也会打电话跟我商量的。”多么谦逊、多么大度,多么有远见,多么让人敬重的一位老校长!

                                                                学识渊博的智者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更新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杨新富
        杨新富校长是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智者。一次在办公室,耳畔突然响起悠美的钢琴声,是著名钢琴家贝多芬谱写的《致爱丝》。怀着好奇,循声来到了顺河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原来是杨校长在弹奏。只见他十指在琴键上不停地跳跃,动作是那么娴熟,感情是那么投入,浑然不知有人站在他的背后。一曲完了,他又弹唱了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浑厚的男高音富有磁性、颇有韵味。曲终,他略作停顿,似在回味,让人情不自禁鼓起掌来,他一惊回过神来,谦逊地笑着说:“现丑了!”其实,他所说的“丑”,不就是艺术之精华吗?
        随着与杨校长相处的深入,越发觉得他才华横溢,教学功底全面、扎实。他为全区中年级语文老师开的公开课《三顾茅庐》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他的教学语言规范、生动、丰富,他的思维敏捷、课堂驾驭能力很强,他的朗读极具感染力。在执教一年级《小池塘》时,杨校长表现出了很强的绘画功底,课堂绘画构思精巧,形态准确、线条流畅、造型生动。他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总能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他的课堂真是师生互动热烈和谐、动静张驰有度、书声此起彼伏,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愉快。
        一次出去楚州区顺河镇开展语文教研活动,大家探讨顺河中心小学青年教师赵小云的公开课时,遇到一个问题需要查证《语文课程标准》,一时间到哪儿去找呢?没曾想,杨校长从容取出,边取边笑言:“这东西,我可是走到哪带到哪”。翻开他使用的《语文课程标准》,只见空白处密密麻麻地做了蝇头小楷字样的笔记。看着看着,我们的内心不平静了,这些何止是文字,分明是一位专家对教育的执著之情,挚爱之意啊!
        杨校长善于总结、擅长提炼,他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方法升华为一篇篇教学论文,一本本教育论著。论文《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论文《苏教版(国标本)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系列文章四篇(《教学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论文《培养学生有目的阅读的习惯》(《教师之友》)、论文《降低要求提升质量》(《江苏教育》)、论文《让拼音学习有趣起来》、《寻找开启阅读王国大门的金钥匙》(《人民教育》)、少儿读物《成语通》系列丛书一套(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小学生素能作文《看图写话》(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论著《教材解读与教学策略》(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小学口语交际优秀课例》教学录像10 集由中央电教馆音像教育中心出版发行……
        看到他卓越的教学、教研成果,我们真的感动于他对教学的执著,更感动于他对生活的热爱。他不断地追寻、不断地超越,成就了今天丰厚的文化素养、高超的教学艺术、风趣智慧的语言,浑身散发出人格的魅力和智慧的光环。他真正做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

                                                             甘为人梯的长者
        “奉献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快乐,奉献让我实现了人生价值,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杨新富
        杨新富校长积极响应“江苏省千校万师支教工程”,踏上了支援苏北农村教育的大地,来到楚州区顺河镇,他体验着生活环境的艰苦,体会着工作环境的调整与角色的转换,他感受到了乡村孩子的淳朴,感受到了乡村教师的热情,更领悟着支教的快乐和人生价值的美好……
        刚到楚州区顺河镇中心小学,杨新富校长各方面都觉得不太习惯,但他能克服多种不便,很快地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杨校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支教工作中。在顺河镇中心小学他承担着具体教学任务的同时,他还热情地关心着每一位青年教师的成长。在学校的安排下,他每周都去听青年教师的课,每听完一节课,他都会抽出时间和青年教师作细致、推心置腹地交流,他还经常到顺河镇的村小去参加教研活动,指导村小的青年教师备课、上课,他为青年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在学校、镇开展的教研活动中,他更是悉心帮助年轻教师备课、试教,牺牲了自己大量的业余时间,保证了青年教师公开课的教学质量。顺河镇何桥小学杨倩芹老师、顺河中心小学周晓芳老师在他辅导下,参加“区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课评比”分别获一、二等奖。顺河中心小学沙萍老师在他指导下,在顺河区第十四届小语年会上献课,获得了听课老师的好评。随后有不少年轻教师慕名拜他为师,他都一一收下。杨校长不仅辅导青年教师上课,还热心帮助青年教师修改论文,甚至亲手帮助老师们制作教具。老师们深受感动,大家都说:杨校长真是一位平易近人、甘为人梯的好校长!
        杨校长不但关心农村的年轻教师,更关爱乡村一群群淳朴的孩子。他蹲点支教顺河中心小学四(3)班,每周他都给这个班的学生上两节语文课。他上课的内容重点是阅读训练、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等。为了丰富这些孩子的阅读内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杨校长自费一千多元为四(3)班的78个孩子每人购买了一本不同的《少儿读物》。杨校长要求他们每天读熟一篇文章,每周写一篇读后感。一本书读完后,再相互交换着阅读。近一年来,四(3)班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杨校长是真正的小语专家,他将自己多年积淀的教育教学经验,通过一场场教学讲座无私地传授给了顺河镇、楚州区的语文老师。他举办过《低年级学生习惯培养》、《汉语拼音的教学策略》、《苏教版识字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策略》等专题讲座。他还先后被应邀到楚州区施河镇、宋集乡、淮城镇和楚州实验小学、新安小学、鱼市小学等多所学校开展教学专题讲座。在楚州区教研室盛情邀请和安排下,杨校长多次为参加区级小学语文优课评比的选手或执教区观摩研讨课的老师的课堂教学作精彩点评。他还为全区各个学阶的语文教师作过《苏教版小语教材的编写及教学策略》、《各学段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的策略》等专题讲座。杨校长的讲座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操作性强,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和好评。每次讲座后,都会有很多一线教师通过发邮件,打电话向他请教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不管有多忙,他都一一回复,耐心解答。杨校长在楚州区的乡镇、学校讲课,举办方为了酬谢他,送他讲课金和礼品,他总是拒绝接受。
        杨新富校长还被南京建邺区教育局委任为建邺区赴楚州支教组的组长。作为支教组长,他十分关心各个支教点教师的工作、生活、思想状况。还几次邀请楚州区教育局领导到各个支教点去看望支教老师,帮助他们协调工作中的事情,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此外,他还经常用短信或电话的方式问候、鼓励支教老师,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2008年1月底,也就是学期结束阶段,在大雪将至时,杨校长给每一个支教点的每一位教师打电话,叮嘱他们抓紧完成手头的结束工作,尽快返回南京。2月27日下午,南京下着大雪,杨校长联系上了最后一位老师,确定所有的支教老师已经平安回到南京,他这才放心返宁。可是当天晚上,雪越下越大,杨校长被大雪堵在宁连公路上近40个小时。由于严寒的侵袭,回到南京后他的腰病就犯了,整个新年他都在床上躺着,直到正月初八。新学期一开学,他又克服困难回到了支教地。
        对杨新富校长了解得越多,越觉得他是卓越的,更是淡泊的。虽已是教育专家,却时时刻刻保持着“上善若水”的低姿态。正是因为有了他的无私奉献、真诚引领,苏北农村一群群热爱教育事业的年轻人,才怀揣着梦想,充实而又快乐地行走在语文教学的大道上,充满激情地向着教育的明天进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8-8-23 17:24:49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碰到好校长是种幸福
3#
发表于 2008-8-23 17:31:37 | 只看该作者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敬佩
4#
发表于 2008-8-23 18:06:09 | 只看该作者
的确敬佩!
5#
发表于 2008-8-23 21:20:48 | 只看该作者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6#
发表于 2008-8-23 23:14:34 | 只看该作者
无私奉献、真诚引领
7#
发表于 2008-8-24 18:34:15 | 只看该作者
正是因为有了他的无私奉献、真诚引领,苏北农村一群群热爱教育事业的年轻人,才怀揣着梦想,充实而又快乐地行走在语文教学的大道上,充满激情地向着教育的明天进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9 04:07 , Processed in 1.14820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