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64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流水一样的教育情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8 15:0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阅读《优教 优学》散记



当我第一次拿起这本书时,就被这样精悍的字眼深深吸引,因为这不正是我们教师最需要的教学技能和最理想的教育境界吗?曾经沧海难为水,如今垂手可得在眼前了。读书是需要心境了,我把这本书小心翼翼的收藏在自己的抽屉里,等我虔诚做好阅读的准备时,再潜心走进这本书的世界里。
在远离喧嚣的深夜,我静坐在书香盎然的陋室中的小床上,斜靠着床栏,开始走进曾经的老局长---刘水的教育世界,走进《优教 优学》。
《优教 优学》分为五个大章节:一、所求与所选;二、善导的策略;三、精讲的策略;四、会学的策略;五、巧练的策略。
每一个章节中详细分为具体的小章节。概念与实例紧密结合,经络清楚,实例典型,表述详尽。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浅显易懂,很适合我们一线教师阅读,可操作性强。 给予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有着很强的指导性和实战性的帮助。
虽感受颇多,但水平有限,现结合实际教学中感受来谈我学习《优教 优学》的最深的学习体会与收获。
教师通过优教达到有效教学,这是编者的所求,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更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那么什么的教学才能达到有效教学呢? 目前现实中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离这样的境界还有多远?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我扪心自问。
这本书阐述的精髓告诉我,要实现优教的目的,我们的教师除了精心设计教学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呈现自己的教学思想与设计的时候,必须放开自己的思想和手脚,摆脱约定俗成的主讲人的枷锁,还给学生真正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真正做到“善导,精讲”,而不是所有的一切都是由老师来包办代替。
书中阐述:“教学之功,贵在引导,引导的核心是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启示和点拨。教师的引导能够保证学生在有意义的探索,从而避免学生盲目的瞎猜和无效的活动,这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关键。”
所谓“善导”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导之过程有序而不杂乱无章,导之方法科学而不费时低效。导之关系和谐而不生硬造作,概而言之,就是导之有效。
正如我们的教育前辈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诱导前面的“相机”至关重要。因为“相机”决定教者诱导的时机是否运用的恰当。滞前滞后都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教育方式。
同时,“诱导”的内涵决定有效教学的优劣。这也就是我们书中倡导的教师要做到有效教学必须要实现“精讲”的目的。
所谓“精讲”就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要言不烦、一语中的;要规范准确,不含糊其辞;同时要有较强的形象性和幽默感。
由此深思,怎样才能实现相机诱导,给孩子创设一个海阔任鱼跃的语文课堂磁场?
教者必需要还给学生的是,凡是学生能动口的尽量让学生动口,凡是学生能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实践,凡是学生能观察的尽量让孩子去观察,凡是学生能总结归纳的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
一句话,凡是学生自己能发现解决的问题一律由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这也是我们新课标中倡导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落实。
我们教师作为“相机诱导”的角色主动者,体现在什么样的情境之中呢?
当学生思维处于封闭状态时,教师应加以引导;当学生思维堵塞时,教师应加以梳通,当学生思维模糊时,教师应加以点拨;当学生思维散乱时,教师应帮助梳理。
概言之,课堂上教师每一次的启发与点拨,都应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通畅活跃,理解更加多元深刻,真正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从而真正实现优教优学的目的。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优教的教学策略无疑是我们一线教师最好的典范。比如他在教学《小稻子秧脱险记》时,文中讲到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当他请一位学生站起来读这段话的时候,声音很响亮。于老师走到他面前,摸摸该生的脑袋笑着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产品,我再给你喷洒点。”同学们都笑了。该生不好意思地抓抓头,心领神会地重新拿起书,垂头丧气地读了这段话。
再如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时,当学生对文中描述的真实性进行质疑的时候,孙老师并不草草而过,或直接给一个答案,而是急中生智的把学生的难题抛给了学生,借机引导孩子去探究想象,在教师一步步循循善诱中,孩子们的疑惑在自主探究中被一层层的揭开了面纱,达到茅塞顿开的新天地。
实际教学效果显示,这样的两则教学实例,是《优教优学》中“善导”和“精讲”的最有力的见证。也是我们一线普通教师最好的垂范。
当我轻轻合上《优教优学》这本书,思绪依旧飞扬,此时周围已经万籁俱寂,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梦乡,唯有轻轻的风声轻抚窗棂,我借着台灯的希望理想之光,凝思这本书的封面,偶然间,出现了这样一幅沁人心脾、愉悦心智的优美画面:那绿色的封面不正象征着那---探究教育真谛的知识海洋吗?那一条条白色的条纹不正象征着这本书给予我们教育心灵上掀起的一道道追寻教育精髓之波吗?而这样的封面意蕴和不正和本书编者----刘水先生的名字如此巧妙的融为一体吗?
此时,我仿佛霎时间领悟了刘水先生写这本书的真正良苦用心,真正读懂了这位未曾谋面的离开了一线教育岗位多年老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情怀。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我想起了这样的诗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是啊,正如这本书意义。但为了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真正实现生命教育的初衷,我们教师必须甘于寂寞,拥有流水一样荣辱不惊、从容淡定、执着前行的教育情怀,才能使我们教育之路充满光明。
这本书永远是我无声的老师,但无论何时,这种无声胜有声!
感谢刘水先生,您的名字,您的书,您看似无痕其实精心设计的封面,您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在这我走近您的那一刻,是如此畅快淋漓的润泽了我贫瘠、荒芜的教育思想。
也许我现在还不可能拥有大师的从容与睿智,也许我离优教优学的境界还很远,但是在《优教优学》的指引下,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达到有效课堂,实现优教优学的境界一定不会太远,我坚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8-8-28 16:24:34 | 只看该作者
为了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真正实现生命教育的初衷,我们教师必须甘于寂寞,拥有流水一样荣辱不惊、从容淡定、执着前行的教育情怀,才能使我们教育之路充满光明。
3#
发表于 2008-8-28 21:12:10 | 只看该作者
一、所求与所正如我们的教育前辈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诱导前面的“相机”至关重要。因为“相机”决定教者诱导的时机是否运用的恰当。滞前滞后都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教育方式。
选;二、善导的策略;三、精讲的策略;四、会学的策略;五、巧练的策略
4#
发表于 2008-8-28 21:41:59 | 只看该作者
无声胜有声
5#
发表于 2008-8-28 21:56:52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还不可能拥有大师的从容与睿智,也许我离优教优学的境界还很远,
6#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11:07:3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7 19:45 , Processed in 1.1669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