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三种课型均要写教案。 3、教案中的“教学过程”部分,要能清晰反映出教师教和学生学双边活动内容。 4、教案中的“教学反思或教后感”,每学期不少于20次。 8、学期备课,课时数不得少于课程计划设置的总课时数的80%。 9、教龄在三年以上的教师教案详案率不得低于30%,三年以下的教师详案率不得低于50%。 10、上课所需的小黑板、挂图、模型、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准备工作必须在课前完成。 11、要按备课的教案上课,上课内容要与备课内容基本一致。 12、上课时教师独自用时不得超过15分钟,剩余时间用于学生个体独立学习和生生互动。 14、新授课均要有板书,板书的内容主要有课题、知识、方法及注意点等。 15、每节课至少要安排5分钟当堂书面练习(音乐、体育等技能学科除外)。 16、要积极实施教学评价,对学生的答问或反馈要有诊断性评价,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要有激励性评价。 17、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得满堂讲和满堂问,要利用尝试、自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 18、要规范组织教学,维护好教学秩序,做到学生不听课,教师不开讲。 19、课堂上不得出现齐问齐答、过多重复和随时插话现象。 21、课堂上不得做诸如抽烟、接打手机、看课外书报、会客等有损教师形象的事。 22、作业分课堂作业与家庭作业两种。语文、数学、英语既要布置课堂作业,又要布置家庭作业,其他学科只布置课堂作业。 23、课堂作业的内容主要是教材中的配套练习,课堂作业必须在课内完成。 24、一至三年级家庭书面作业总量控制在30分钟,四至六年级家庭书面作业的总量控制在1小时(语、数、外用时各占三分之一)。 25、家庭作业的内容要做到精编精选。内容可从三方面选取:重要的旧知,新知中的重难点和易错点,知识的综合、拓展与延伸。 26、作业布置后均要批改。课堂作业的批改要在当日内完成,家庭作业的批改要在次日内完成(作文要在一周内批改结束)。 27、订正要在批阅当天完成,订正后教师要再次批改,提倡面批(作文订正每次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进行二次作文)。 28、教师要有专用家庭作业记录本,用于设计家庭作业和记录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 29、不得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写批改日期、作业得分或等次。 30、辅导的对象重点是学困生,学困生人数不得超过班额数的15%,要建立学困生学业水平转化档案。 31、辅导的内容既要重知识和方法,又要重习惯、态度与情感。 32、辅导的方式应采用个别化教学,不得上大课。每周对每个学生至少要辅导1次。 33、辅导的结果要能准确刻画出每个学生的变化情况。可用公式“学生考分与班均分差值÷班均分×100%”计算出每次考试结果,然后对每个学生多次考试的结果进行跟踪比较,最后作出定性描述。 34、辅导学生不得占用本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上课时间。 35、按教学进度组织考试,单元考试前要安排2-3课时的复习,期末考试前要安排1-2周的复习。 37、阅卷要严格依据评分标准,不得擅自从宽、从严量分。 38、要认真上好试卷讲评课,还要安排适量的课时弥补考试中的不足。 39、做好考试后的质量分析工作,反思教学的得与失,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