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次
| 内 容
| 课 时
| 教 学 目 标
|
1
| 原色与间色
| 2
| 1、认识红、黄、蓝三原色和橙、绿、紫三间色,掌握运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进行审美教育。
|
2
| 粉印纸版画
| 3
| 1、了解粉印纸版画的相关知识。能运用粉印纸版画的技法创作一幅粉印纸版画。
2、开拓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
3
| 点彩游戏
| 2
| 1、感知色彩空间混合的视觉效果,了解色彩空间混合的基本原理。
2、从游戏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其创造欲望。
|
4
| 生活离不开电话
| 2
| 1、初步了解电话发明、演变的历史,欣赏新型的电话,体验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便捷。
2、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动手的乐趣。
|
5
| 动物明星
| 3
| 1、通过学生主动探究、表现动物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大自然,喜欢动物,并树立直起保护动物的意识。
2、在查资料、看动物、说动物、画动物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
6
| 水墨画动物
| 3
| 1、通过不同墨色和笔墨干湿的综合使用来对动物进行造型,体验笔墨意趣,激发孩子对水墨画的兴趣。
2、了解尝试有变化的墨色用笔方法和渴笔的绘画技法在造型中的运用。
3、在用水墨艺术表现的同时,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
7
| 远古的动物
| 2
| 1、初步了解恐龙等远古动物的外形、生存环境,感受远古时代的神秘气息。
2、引导学生抓住恐龙等远古动物的外形特征,并用绘画形式把它表现出来。
|
8
| 想象中的怪兽
| 3
| 1、通过说说、看看、想想、做做、画画等方式,把握怪兽的形象特征,交流创作方法,在创作表现中发展个性。
2、学生通过大胆地想象创作,用彩笔勾画出怪兽奇特的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拓宽知识面。
|
9
| 动物面具
| 3
| 1、认识动物的头部特征,利用绘制面具的方式进行造型表现,学会运用剪、挖、贴、画、拼接等手段在各种材料上制作有趣的动物面具。
2、增进对动物的了解,培养人与动物的亲近感。
|
10
| 我和动物朋友
| 2
|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人和动物,发现身边的人和动物之间发生的动人故事,并绘画。
2、让学生在欣赏、讨论、游戏、表演、绘画、的有关活动中,更好地体验动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
课次
| 内 容
| 课 时
| 教 学 目 标
|
11
| 我做的动物明星
| 2
| 1、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动物。
2、变废为宝,培养学笺环保意识和想象力。
|
12
| 分分合合
| 2
| 1、在分分合合中感受点、线、面的变化,通过几何形的分解组合了解事物的可变化性。
2、掌握分解、重组的基本方法,创作具象或抽象的视觉作品。
|
13
| 亲昵
| 2
| 1、在活动中逐步理解“亲昵”的内涵,激发情感冲动,产生创作欲望。
2、以绘画的方法塑造动物、人物等主体形象,尝试用自己擅长的手法及喜欢的画面去表现主题、表达感情,画出所思所想,同时提高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
14
| 天外来客
| 1
| 1、欣赏影视或绘画作品中的天外来客,了解运用想像、大胆组合的造型方法。
2、尝试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表现奇思妙想的外星朋友,挖掘创造潜能。
|
15
| 小泥人
| 2
| 1、了解无锡惠山泥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学习小泥人的制作方法。
2、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引发对祖国文化传承问题的思索。
|
16
| 对称美,秩序美
| 2
| 1、了解对称知识,掌握镜面对称、平移对称及旋转对称的特征,并能区分各种对称图例。
2、能表现出不同形式的对称,并尽量展现特有的秩序美感。
|
17
| 剪纸
| 2
| 1、欣赏剪纸作品,了解剪纸的一般常识和中国民间剪纸的特点。
2、进行剪纸练习,学习剪纸的简单剪刻技法和创作设计方法,锻炼动手能力。
|
18
| 皮影戏
| 1
| 1、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
19
| 摸物背形
| 2
| 1、欣赏多种造型手法表达的绘画或泥塑作品,了解背形的基本方法。
2、通过触摸物休,训练学生形象特征的记忆能力和默写能力,积累学生的触觉经验。学习的能力。
|
20
| 你喜欢哪个手提袋
| 1
| 1、了解手提袋的用途及相关知识,会利用剪刀、胶及各种彩纸、废旧材料进行手提袋的制作。
2、展开合理的想象,让自己的手提袋富有个性,表现出独特的想法。
|
复 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