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新课程改革将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与此相应,教师将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新课程中怎样教好数学课呢?这是一个挑战。 课改刚刚开始时,我们在教学中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老是套死“分数”漩涡中,依然“穿新鞋走老路”。几年走来,经过不断地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观念逐渐改变,教法、学法有所更新,在新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突破和创新。 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课堂形式:一种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这种形式主要包括三种情况: (1)老师一点一点地把知识嚼碎喂给学生,设计了一层又一层教学环节,学生跟在老师身后走,不敢越雷池半步,没有思考空间,只能随从。 (2)看上去有了启发提问,大量练习,游戏活动,学具操作,显得热热闹闹,但还是事先按照老师设定的框框运行,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实质上并没有跳出灌输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3)通过少数学生“灌”多数学生,教学时教师频频发问,为数不多的优等生就来“和”,表面上教学顺利,气氛热烈,实质上把大多数学生摆在“听众”席上,这种做法比教师的“满堂灌”的危害更大。这三种情况就是我们以前经常说的所谓的应试教育。 另一种虽然充分尊重了学生,但教师不提出任何要求,不作任何指导,失去了教师的应有作用和意义。这种教育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反思我们的新课堂,我们认为在“应试教育”与“以学生为中心”的道路上,应摆正教师的位置,合理处理应试教育与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系。 走进新课程,感悟新课程,反思新课程,一路走来,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走进新课程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