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联盟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盐城教师导航————最适合教师的网址导航课件学习选择盐城教师联盟旗下网站点此即送600盟币
查看: 112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谈如何应用心理规律教好小学数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7 21:1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刘锋旭
新课程改革实验,实行新课程标准,是以《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修改版)》为依据,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使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实践能力。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多给学生提供实践和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初步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并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在改革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同时,注重教学过程中心理规律的研究,按照学生的心理规律来安排教学,做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
一、合理安排,主动进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下列几种心理倾向:

1、喜新好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过多的重复讲价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从而导致教学秩序的不稳定,教学气氛的平抑。
我在教学中注意利用学生喜新好奇的心理。一节课开始时,作好必要的知识铺垫后,很快进入新课,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新的知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如教学工程问题时,我先让学生解答:“加工600个零件,甲要20个小时完成,乙要30个小时完成。如果俩人合作,多少小时可以完成?”再将加工的零件的总数分别改为300个、60个和1500个,当学生对加工零件的总数不断变化而共同完成的时间却始终不变的情况感到“新奇”时,我就引导他们分析其中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和基本解法。巩固练习后,我又逐步提出以下问题给学生思考和解答:(1)如果甲做5小时后,乙参加做,还要几小时完成?(2)如果俩人共同完成这批的4/5,需要多少小时?(3)根据算式:[1-(1/20+1/30)X3]除以1/30怎样编改上面的题目呢?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他们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2、喜欢动手。好动是小学生的行为特征之一。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在课堂上尽量提供学生“动”的机会,除了动脑、动口以外,还更多地使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概念,分辨优劣,决定取舍。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时,我不是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这一概念,而是先让学生计算一系列比的比值,进而通过观察,让他们找出比值相等的比,并把它们用等号连接起来,这样引导和点拨,使学生很自然地掌握了比例的概念。又如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时,我常常让学生动手实验,动手制作,动手剪剪、拼拼、画画,动手测量等,以充分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3、练习后渴望立即知道正误。学生往往有这样的心理,做练习时渴望把题目做对,急于想知道结果是否正确。针对这一心理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限制练习,练后即评“的方法。这样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紧迫感,提高了联系的效果,培养了独立学习的能力,避免了只练无评或这一课练,下一课评,造成学生互相抄袭作业、对得数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二、正确诱导,培养兴趣。

要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正面诱导,多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手段,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健康的、向上的学习心理。抛弃那些粗暴批评、训斥和讽刺挖苦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做法。不但要对学习好的学生这样做,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尤其要这样做;不但要对“循规“的学生这样做,对经常出现“越轨”现象的学生还要设法这样做。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我出了一道思考题:“某班原计划让1/5的学生参加打扫除,后来又有2个同学要求参加,这时参加的人数是未参加人数的1/3。全班共多少个学生?”一个学习较差、近来匝?笆?Ш芨行巳さ哪型??钦庋?獾模核?然?艘桓鐾迹?⑺得鳎禾饽坷锼挡渭拥娜耸?俏床渭拥娜耸??/3,这就是说,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4份,参加打扫除的人占总数的1/4。最后列式为1/4-1/5=1/20,2除以1/20=40(人)。在评论这种解法时,有些学生则认为该生以前表现不够好,因此这样做是不规范的,道理上讲不通的。而现实恰恰相反,这位学生虽然没有算出“1/4”,但他通过图解已经把“1/4”的道理说清楚了,这是动脑筋又动手的表现,对一个差生来说,这是一个可贵的“闪光点”。因此,我在课堂上特地把这种解法提出来,并表扬了该生学习上肯动脑筋,这对全班震动很大,此后该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曾在数学竞赛中获得三等奖。


有些学生回答问题时非常调皮,有时近乎是捉能人的,但是只要显示他是动脑筋的,我都尽量不去批评他。如一次教学扇形统计图,上课开始时,我请一个同学回答统计图分哪三种,说到第三种他愣住了。下面的同学纷纷要求回答,他急中生智说:“第三种统计图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统计图。”引得全班哄堂大笑。这时我没有批评的调皮,反而问大家:“大海同学聪明吗?”全班同学笑着说:“很聪明!”大海同学不好意思地坐了下来。

三、开展竞赛,激励先进。
逞强好胜是小学生的又一性格特征。在教学中正确地运用这一心理特征,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经常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解答。开始主动解答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不关心。后来我在思考题的下面写上1、2、3等等名次的序号,解答对的经老师批阅后,在名次序号的后面写上自己的名字。由于开展了竞争,使学生有了“出头露面”的机会,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后来学生发现了我写思考题,就立即簇拥到黑板前来争着做,以争取好名次。有的学生在学校里没能解出来,回家后继续废寝忘食地思考、解答,晚上经常有学生打电话,将解好的答案告诉我。

总之,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原则是“两多”,即学生的活动时间多,学生的活动的人数多。“两让”,即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两参与”,即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学生参与全过程。正如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所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觉到自己是发明、研究、探索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8-10-7 21:40:02 | 只看该作者
真希望多看些这样的好贴啊!
3#
发表于 2008-10-8 05:51:42 | 只看该作者
要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4#
发表于 2008-10-8 19:38:16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好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盐城教师联盟 ( 苏ICP备08008878号 )

GMT+8, 2025-4-27 18:28 , Processed in 1.12632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