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3 22:51:15
|
只看该作者
14安塞腰鼓 补充习题难点答案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课文主要写了安塞腰鼓的,火烈的舞蹈、巨大的鼓声、有元气淋漓的后生、变幻的舞姿。
2.
第一段:1~4:鼓响之前,后生的沉稳和安静.
第二段:5~17:腰鼓表演时,鼓声震撼人心,后生元气淋漓.
第三段:18~20:鼓声止息,世界恢复了平静
四.注意带点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这三个词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安塞腰鼓所蕴含的强盛的生命力.
2.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热烈、奔放的特点.
五.读一读,仿写句子
1.百十个要给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黄土高原上,黄土高原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 。
2.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威龙一样,是潇洒的身影;烈马一样,是奔放的豪情.
六.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你对安塞腰鼓有怎样的感觉,用几个词语表达出来.
激昂 热烈 动感
2.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多次.这样写的好处
着力强调,充分感叹,从强烈与视觉感受,到声音的震撼,到舞蹈的动作,再到心灵的搏击,层层深入,写出了安塞腰鼓的独特激情.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补充习题部分答案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照样子联想填空.
由婀娜多姿联想到柳枝的随风摇摆的样子.
由漫天飞扬联想到深秋里芦花的丝絮.
2.灞河柳 和 青海高原柳
最大差距表现在灞河柳在家乡水边极容易生长,而青海高原柳却要为保存生命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3.联系课文六、七自然段内容,简要地说说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付出了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这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树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 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又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4.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在这段话中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
这是作者运用对比,诠释生命与命运不同, 更突出青海一株柳与其他柳的不同
六.作者在文中不止一次联想到诗句,你知道这些诗词吗?
1
别董大
高适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
凉州词
唐 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2.
咏柳
碧玉装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条。
不知细叶谁栽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